笑伴人生

愿我们旅途中的欢乐常伴人生.
正文

加拿大洛矶山探奇

(2008-04-22 16:42:04) 下一个

很早就听朋友介绍过加拿大洛矶山如何的美丽迷人 . 每当我看到有关那里的风景照片时 , 总是按耐不住想前往一览其真面目的激动心情 . 去年九月下旬的一次出差使命终于让我有机会了却我这多年的愿望 .

在加尔各利 (Calgary) 办完公差后 , 我一早便驾车沿着加国的一号省际公路西行 . 不久便感觉路边的树林越来越茂密 , 山峰也越来越险峻 .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我便进入了班芙国家公园 (Banff National Park). 为了对公园有个整体了解 , 我先来到了位于班芙大道上的访客中心 . 在和工作人员说明了我仅有一天的时间在此停留 , 希望给我介绍几处最有魅力的景点后 , 这个碧眼朱唇的中年女士的脸上立刻呈现出为难的表情 . 我正觉奇怪的时候 , 她转身递给我一份小册子 , 并带着很自豪的口吻说 : “ 这上边所列的十几处风景点都非常迷人且各有特色 . 但你一天绝对不够 . 你自己掌握时间争取多看几处吧 .” 接过小册子 , 我也来不及琢磨这女士究竟是在和我卖关子呢 ? 还是因为每个人的欣赏口味不同而确难回答 ? 匆忙道谢后我便边走边考虑着我的第一个目的地 .

由于加拿大是个冰川之国 , 而且我也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走在冰川上的感觉 , 所以我决定先去探索冰川的奥秘 .

我沿着据说是世界上风景最美丽的冰原大道从班芙北行 . 道路两侧峰峦叠嶂 , 有的山峰看似行进中的军舰 , 势不可挡 ; 有的却宛如一对情侣在大庭广众面前挤眉弄眼 ; 还有几座山峰像是手拉手沉浸在圆舞曲的欢乐中 …… 因为这里海拔较高 , 很多山峰的顶端被积雪覆盖而终年不化 . ( 图一 )


在一些坡度较平缓的半山腰上长满了绿草或松柏林 . 从远处望去 , 绿油油的镶嵌在崇山峻岭中 . 由于此时已是晚秋之际 , 很多山脚下的白桦树叶已变黄 , 在秋阳的照耀下分外夺目 . 在眼前这蓝天 , 白云 , 青山 , 绿草与黄叶等组成的彩色画卷前 , 我几次想停下车来慢慢欣赏这大自然的娇媚 , 或静静阾听白桦树叶在秋风吹拂下发出的窃窃私语 . 然而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看几处名胜 , 我不得不赶路 .( 图二 )


不久 , 我来到了位于佳士伯国家公园 (Jasper National Park) 的哥伦比亚冰原 (Columbia Icefield). 这个著名的冰原面积有 320 平方公里 , 是洛矶山脉中最大的 . 这里平均海拔三千米 , 年平均降雨量为七米 , 其最深处约为 360 米 . 由于冬季的积雪在夏季不能全部融化而年复一年的积累起来 . 当其厚度达到 30 米时 , 底部的积雪因受压而成为冰层 , 其厚度随着积雪的增加而变厚 , 同时由于重力而向山下滑动 . 这便形成了冰河 (Glacier).

我买了张上冰原的旅行票 , 很快便乘上下一班的旅游车 . 这是一种经过特别改装的大型遊览车 , 由直径近两米的四个轮子驱动 , 在颠簸不平的冰河上爬行 . 不一会便来到了冰原的下端 . 我一跳下车便立刻被上方的阳光和下边的冰层反光而刺得睁不开眼 . 过了一会待眼睛逐渐适应后才发现脚下完全是光滑的冰面 , 其间有很多裂缝 , 可以看见融化的雪水在下边潺潺流动 . 据导游讲 , 在裂缝最下端的雪水是 150 年前的降雪融化的 , 也是最纯净的 .( 图三 )


听完导遊介绍 , 我不禁在想 : 我们今天的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矿物燃料 , 导致了严重的温室效应 , 不仅使得全球气温升高造成冰原的萎缩 , 也同时破坏了大面积的森林 . 很难想象当 150 年后我们的子孙在饮用融化自受到今天污染的降雪时会对我们有何评价呢 ? 更难想象的是 : 照现在这样的污染速度 ,150 年后这个冰原是否还会存在呢 ? 带着这些无解的疑问 , 我不知不觉中已攀到了比其他人都要高的位置 . 站在这数万年前便形成的巨大冰原上 , 俯看着山脚下身着五颜六色的人们 , 犹如蚂蚁般大小的左右移动 , 我又深深感到我们人类的渺小以及人生的短暂 .

从冰原上下来 , 我驱车沿原路返回班芙国家公园 , 准备去公园中最著名的湖中之王 ----- 露易斯湖 (Lake Louise).

来到露易斯湖时已过了中午 , 感觉肚子在发出饥饿的抗议 . 于是停好车后 , 我便径直奔向湖边的城堡大酒店 . 透过酒店餐厅的大玻璃可以看到露易斯湖在秋阳的照耀下所展现的风姿 . 在室外湖光山色的诱惑下 , 尽管是丰盛的海鲜自助餐 , 却不能吸引我要细嚼慢咽的去品滋琢味 . 几分钟后 , 我便提起像机冲出酒店直奔湖边

跑到湖边的草坪上 , 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 : 碧绿色的湖水在三面山峰的簇拥下宛如一面明镜 , 将湖对岸的维多利亚山峰上的白色冰川清晰地倒映在湖面上 . 两侧的山峰因相对较低而有绿色植被复盖 , 恰好与中间较高而被冰雪笼罩的白色山峰在湖边明显的相交成个 V 字型 , 清澈见底的湖水又准确的将 V 字相反的倒映出来 , 形成了一幅湖光山色争奇斗艳的绝妙画卷 . 连我这个走遍过世界上很多名山大川的人也不得不为之倾倒了 !

忽然 , 在我右前方的一辆双轮木车上怒放的一盆鲜花引起了我的注意 . 我立即跑过去 , 用其做为近景将整个露易斯湖摄入了镜头 . ( 图四 )


在湖的右侧 , 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一直伸向维多利亚冰川 . 我也加入了众多远足探幽的人们 , 在松柏灌木之间穿行 . 不一会我来到了一处自林木之中伸向湖岸的凸石之上 . 从这里右视可清楚地看到维多利亚冰川在蓝天和白云缭绕下的妩媚动人 ; 再向左看 , 是城堡大酒店耸立在一片绿茵环抱中的雄伟壮观 . 而眼下的湖面因光线射角的不同所产生的光差 , 使得原来看起来呈深绿色的湖水变成了浅蓝色 .

早在一八八二年的夏天 , 一个名叫 Tom Wilson 的白人第一个被当地土著带到这个当时被称为 ” 小鱼湖 ” 的湖边 . 他被这里的景色震撼后 , 随即更名此湖为 ” 绿宝石湖 ”. 一百年后 , 尽管 ” 露易斯湖 ” 又取代了旧名 , 但其无与伦比的风韵卻始终如一 . 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万遊客来此观光 , 是加拿大的第一名湖 .

被称为露易斯湖之姊妹湖的茂林湖 (Moraine Lake), 彼此相距只有十分钟的车程 . 当我第一次看到湖水时 , 我那还没有平静下来的心再次被震撼了 : 水晶般蔚蓝色的湖水镶嵌在十座高耸的群峰之中 . 这其中有加拿大的第三高峰 ----- 海拔 3,540 米的神殿峰 (Mt. Temple). 其峰顶上的冰川在云层的环绕中时隐时现 , 湖的四周长满了高大的松柏 , 带有点凉意的空气中掺有一股清新的松香味 , 使人感觉心旷神怡 .

我的左边有一条小径指向一座约二 , 三十米高的岩石丘 . 站在丘顶可以俯瞰湖的全貌 . 在我正准备攀登时 , 一对年约十一 , 二岁的姐弟从身后跑来 . 看起来象是弟弟的男孩儿在向其金发碧眼的姐姐挑战 , 看谁先登上岩顶 . 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体力 , 我立即对男孩儿说 : “ 我们一起比赛 , 好吗 ?” 男孩儿看了我一眼后爽快地答到 : “OK!” 于是 , 我们三人便快步向岩顶跑去 .

大概过了一半儿多的路程 , 我的体力有些渐渐不支 , 眼看着男孩儿超过了我 . 回头看着逐渐追上来的女孩儿 , 我咬了咬牙 , 奋力保持着第二名的位置 . 快要接近岩顶时 , 我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了 . 在迈上最后一个台阶时 , 小女孩儿终于与我同步到达并大声高呼 :” 我们並列第二 !” 这时的我只剩下点头的力气了 ……

我找到一块可以俯视湖面的岩石坐下 , 边擦拭额头上的汗水 , 边急切地品味着眼前的一切 : 宁静的湖水湛蓝晶莹 , 十座山峰毫不失真地倒影在湖面上 . 一叶小舟自远处缓缓驶近 , 其船尾产生的涟漪使得湖面上的两座山峰的倒影开始微微有些变形 . 我于是在想 : 如果小船上有位姑娘手持一把红伞将会怎样点缀这湛蓝色的湖水呢 ? 如果红伞的数量增加几把 , 又会怎样优化眼前的景色呢 ?( 图五 )


不知不觉中 , 夕阳的身影已隐没在山峰之后 , 满天的彩霞将天空映照得火红 . 几只苍鹰盘旋在高空 . 湖面上的倒影也随着光线的变化而跳动着 . 在这富有诗意的氛围里 , 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 : “ 落霞与孤鹭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这不正是眼前的生动写照吗 !

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 , 我步上了下山的小路 . 当我开车驶回班芙小镇时 , 已是繁星满天了 . 小镇上灯火通明 , 人来人往 . 我这时才注意到 , 这座美丽的小镇很象欧洲阿尔卑斯山麓的某个城市 . 木制的房屋有很多哥德式尖顶 , 经常可见马车载着遊客在街道上驶过 . 马蹄的踢蹋声与汽车的轮胎声夹杂在小贩的吆喝声中 , 组成了一曲别致的交响乐 . 在经过访客中心时 , 我下意识地拿出了早晨领取的遊览小册子 , 看着上边列出的很多尚未涉足的景点 : 披头湖 (Peyto Lake), 弓湖 (Bow Lake ), 硫磺山 (Sulphur Mountain), 天然桥 (Natural Bridge), 天堂谷 (Paradise Valley) 等 , 我不无遗憾地自语道 : 我一定会再来的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