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鲜为人知的救灾故事 (告慰在天上的外祖母之灵)

(2008-05-22 21:44:58) 下一个
原创/庭柯

上海人称外祖母为外婆。我的外婆是我唯一在一起生活过的祖辈亲人。虽说她已归天好多好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常却时常出现在和家人交谈中,出现在路边偶见胖胖而又慈祥的老奶奶身影中;有人默祷常让我想起外婆闭眼谢饭时喃喃自语的模样。总而言之,外婆是一位平凡的中国女性,一位受到儿女敬重的母亲,她和我的生命有着血脉相承, 我是她的后代。

然而,这位朴素的妇女却有过一段为人鲜知的故事。从小就听妈,姨和舅们谈过外婆曾出过一次国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位普通中国女性能出国门,算得上是件稀罕的事。虽说她的儿女常用此和她揶揄开玩笑,但她自己从不提及也不和孙辈们详谈这段过去,那段是外婆年青婚前的过去。而那个故事却连着中国红十字医疗队第一次奔赴海外救援地震的历史,那个故事也是一曲人间大爱的颂歌。

外婆出身清贫,由于当时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她没像她的弟弟们受到父母的加倍重视和栽培。父母对她听之任之,于是她逃脱了裹小脚的命运,钻出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禁锢传统,在教会的免费教育里长大。她从没对女红感过兴趣,倒如同一双大脚无拘无束的,她努力学习,接受着开明思想。或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缘故,她选择了一条自立自强的道路。毕业后她经人介绍,先去了宁波的一家医院当幼儿园老师,随后又在医院里学医。或许她的勤奋和好学令人印象深刻,不久她便派去上海红十字医院(今华山医院)当一名实习医生。现在算来外婆当年二十出头,应该是风华正茂的年岁。

1923年9月1日,也就是外婆在医院实习的阶段,日本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关东平原发生了强烈的7.9—8.2级大地震,接踵而来的是火灾和海啸,所有这些酿成了一场难以想像的浩劫,近15万人罹难,4百多万人受灾,物质损失达55亿金日元。日本红十字会开始向各国红十字会呼救,北京红十字会立即响应,再由上海红十字医院从事筹备工作。赴日医疗救护队由该院院长牛惠霖亲自率领出发,他通知了还在当实习医生的外婆一同前往。那年外婆还没有结婚,一无牵挂,义不容辞,就毅然成行。她是队里唯一的女医生。中国医疗救护队一行26人,除医生外还配备了男女护士,事务员,炊事员,工友和翻译,一切供给自行解决。

救护队所乘的船只从上海出发开往横滨。我姨曾记得外婆的回忆:脚底踏上的土地是发热的,人站在的大地是颤抖的。据报道面对秫目惊心的灾情,救护队工作困难万端。外婆除了救灾还担任起产科医生。“人民日报”曾转载日本的“读卖新闻”时有过这样的报道: “劫后余生的灾民,流离失所,啼饥号寒。而母亲腹中蠕动着的婴儿,仍一个一个不择时机地降生到这片瓦砾焦土上……产科医生刘美锡不辞辛劳,夜以继日,聆听着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以自己温暖的双手,把这些在灾难中诞生的婴儿接到人间。时到今日,在美丽的日本国土上,还可能有这么一些年迈的公民,在他们的身上曾倾注过这位年青的中国姑娘赤诚的爱。......在苦难的日子里,这些婴孩的母亲,只能用如泣如诉的语言和深情的目光,表达一颗颗感激的心。”

外婆的儿孙们一直只能从报道中去想像她当年在关东大地震中所表现出的救死扶伤的英勇和人间关爱的精神。而今天,当我淌着眼泪看着电视上成批成批的抢救队和医疗队奔赴汶川,我就看见了外婆当年的身影;当我知道日本及各国救护队开往四川时,我心中有股暖流流过,这不仅仅是回报,不仅仅是感恩,这是人类中的大爱----人间最美好的精华。我想告慰在天上的外婆之灵:当人类再次面临大自然的无情和威力时,人与人之间传递的依然是情,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依然是爱。

中国医疗救护队救灾后回程前,队里的六名医生受到日本红十字总会会长的接见并共进茶点,会长在表示感谢和鼓励后,邀请中国医生加入日本红十字会。这在当时日本医务界是一种崇高的荣誉,会长还邀他们一起合影留念及颁发影册和纪念勋章。上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西医尚在草创阶段,进口西药费用昂贵,但中国赴日救护队,免费为灾民医疗,给药确实难能可贵,对于中国医疗救护队的工作,日本大正15年内务省发行的《大正震灾志》中留下了这样的记录:“中国为最近之邻邦,具有同类文字,国际关系也颇密切,故对我们遭受之灾害,不认为是旁人之事,给予我们最大的同情”。关东大地震让日本国民有了法定的9月1日“防灾日”,用这个日子来纪念1923年的一次浩劫,一个悲剧,一场空前的灾难。这次我看见一张照片大为感动,照片里的日本救护队列队为两位在四川大地震中罹难的中国死者送行致意,表达了对人最后的一份尊重。八十五年过去了,弹指间,多少事?当同样的灾难降临到不同的国家,不同国家里的善良人们却做出同样的壮举,珍重生命!

外婆唯一的一次出国是为了去救灾。她带着历史的佐证随着中国医疗救护队回到了上海,仍在红十字医院担任医生直到她结婚养儿育女。但艰辛的生活继续在磨练她,外婆中年就守寡,于是她带着儿女回到了家乡杭州,让她的父母帮着带孩子自己在浙江大学任校医。但不久后爆发了抗战,一介平民的她再度拖儿带女,颠沛流离,逃难到宁波,在郊外医院行医,她的敬业颇受当地人的尊敬。她含辛茹苦,看着儿女们个个大学毕业。当他们成家立业后,外婆才回到上海含饴弄孙,安度晚年。儿女们敬重他们母亲的坚定信仰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带着全家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孙辈们见到过的她却是一位热爱生活,慈祥和蔼,时常祈祷的奶奶和外婆。儿孙们不知道关东大地震对外婆一生产生过什么影响,因为她从不夸耀这段历史。外婆接过无数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大家都知道她珍爱生命。或许是母亲的言传身教,她的一半儿女继承她的职业从事医务工作,她孙辈中有一半也从事医务工作。我想告慰在天上的外婆之灵:她的同胞们如今众志成城,成为一支大军携手并肩,一同抗震救灾;她的儿孙们也加入在这支大军里,在各地用着不同的方式支援着这次四川大地震中的灾民和孩子们。

外婆当年带回来的救护队赴日的像册,勋章和合影留存无几。在动乱的年代里,外婆亲手撕了合影,送进了火堆。如今这张复印再复印的相片在报上已看不清她的脸,能分辨的是她穿的裙衫因为她是唯一的一个女性。但我认为像册,勋章和合影已不再重要了。外婆的那段过去是她人生中的一段历史,她的历史在对她的儿孙们来说就成了故事,再过几代又从故事变成了传说……。我希望传说中的主角永远是一位平凡普通的中国女性,她充满信仰,热爱生命。她的名字是刘美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静水子 回复 悄悄话 感动!小诗一首以志。

感对酒当歌‘一个鲜为人知的救灾故事’
Feeling for Duijiudangge’s ‘An unkown story of emergency service’
20080523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近15万人罹难。中国红十字会响应日本红十字会求援,派中国医疗队牛惠霖,刘美锡等一行26人往救。汶川震后,日本救护队也迅速赶至,对中国死者列队致哀。

啼饥号寒难民痛,产妇目谢言未通。
汶川一震东邻紧,恩仇笑泯为大同。
youli 回复 悄悄话 敬礼!!
群思 回复 悄悄话 敬礼!!
crismum 回复 悄悄话 了不起
扬子江酒店 回复 悄悄话 时光流逝,不变的是情,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谢谢你的分享,你外婆是个好人,正是千千万万象你外婆这样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中国一定会更好。
wang0376 回复 悄悄话 向老前辈致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