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和他的故乡
一天和朋友聊天,她说到人一旦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像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那样会相互越长越像。和谁像?我不禁问。是和一个地方的人越长越像吗?不,朋友说是和城市,和生活的地方像。这话也许有道理,自古就有人说一方土养一方人嘛,但是如果有人如我,活一辈子漂一辈子,到如今已住过五个城市,我是说住至少一年以上,(旅行,短住小住都不能算)那又该会是什么样呢?
我立刻打开我的大脑,在记忆的海洋里搜寻我所有认识的人。我发现,如果我们硬要把人和城,或地方捆绑在一起的话,一个人的童年,或者说延续到青少年,这一段时间对人的影响应该是最大,最长久也最本质。我认识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在异乡,甚至异国生活十年,二十年,但到了,北京人还是北京人,四川人还是四川人,无论说话口音还是饮食习惯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虽然不排除入乡随俗后的小调整,略微的小变化。让人吃惊的是,甚至有些人出来漂的时候不过十几岁!
乡恋,乡情,就不说了,最后落叶归根,差不多就是异乡人的终极理想。就算不能真正地回到出生地地方,(从现在的情形来看,这太难了),扒点边也行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林语堂。他在他七十一岁的时候,(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的的那年)应邀回到了台湾。蒋介石特批在阳明山上给他一块地,让他安家。就这样林语堂在这风景如画的阳明山的半山腰,仰德大道二段一四一号,林语堂自己亲自设计,并请来台湾最好的建筑师,为他施工,在那里为自己建了这幢独立的小院。他在这里住了十年,并且,根据他的遗嘱,死后就安葬在这故居的后园。他花了很重的心思为自己找到了这样一个归宿。
据说这座别致的小院既有中式的屋檐、蓝色的琉璃瓦、四合院,又有西班牙式的螺旋形圆柱和设计风格,可以说是中西合璧之作。到这参观的人无一不被这“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中有月”的独特设计感叹。殊不知林语堂的灵感全来自他童年挂在他家墙上的一首李白的诗,它如今也紧贴在他自己的家里: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有人说当你漫步在林语堂故居,稍有留意就会发现诗里描绘的所有的景致在这都有呈现!原来林语堂少小离家,周游了世界,漂泊了一生,到老了实现的不过就是自己童年的一个梦!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多么令人羡慕的境界!
从某种角度说,尤其是想想他当年的同事,鲁迅,陈独秀,徐志摩,周作人,闻一多……,林语堂真是有福之人,想来他必定是得到了上帝的特别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