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什么是文化?

(2008-02-05 12:50:21) 下一个


文化的困惑?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一直让我困惑的问题。尤其是到国外生活以后,这个问题就似乎更为凸现的整日摆在眼前。打开报纸,走进网络,坐在电视机前,文化似乎无所不在。人们乐此不疲的谈着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国文化英国文化,民间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服装文化性文化,铺天盖地的塞满人的空间。走到大街上,走进商店,坐在公共汽车上,你随处可以看到人们的不同,白人黑人印巴人中国人,每一种人都带着自己文化的标记,你总会禁不住会想文化到底是什么?

星期天听了余秋雨在世纪大讲堂的演讲《世界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在演讲的开始之前,应主持人曾子墨的要求,他首先对“文化”这一概念下了这样的定义,他说: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加上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心理习惯这话真让我茅塞顿开,他这一定义就像是给了我一把钥匙,一下子就开启了文化概念之门,让我在瞬间就自我解答了几乎所有的疑问,这让我兴奋不已,并且久久回味遐想。在此我非常想把这两天在脑子里转悠的念头记下来,与大家探讨。

首先它让我走出了一个误区。当我们脑子还是一张白纸,周围的人就对我们说要学好文化,做一个合格的有知识有文化的革命接班人,就总是听人说谁谁很有文化,谁谁没文化;更有甚者,还会说推广文化传播文化展开文化等等。这在以前,在当时的那个氛围下,一般的老百姓,诸如我之辈一定不会对“文化”这一词产生任何质疑和困惑,在那时文化是一种很具体很明确的东西。但后来脑子里有了点东西,开始想事儿了,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可是究竟怎么回事自己也说不清楚。其实,事实上,只要有人,只要有现行的社会形态存在就有文化。文化就像是空气无所不在。都市有都市文化,乡村有乡村文化,原始部落有原始部落的文化。人只要活着就会按照自己的精神价值取向建构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自己的文化。我们谁也没有资格在异文化面前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当然也没有必要有自卑感。这里没有好坏之分,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你喜欢不喜欢之分,你适应不适应之分。所以以后我们再也不要说谁有文化谁没有文化这样低级的评价。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文化的人,只要他生活在某一特定的环境和人群中,他就一定有他自己的文化,带着他自己文化的特质。

第二,不同文化的形成,最根本的还是精神价值的形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微妙的的过程,这也是不同宗教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统治者死命抓住不放,拼命下功夫的重要原因。 一旦造就了人们的精神价值取向,统治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写几大本书也并不一定说的清楚,何况我还远远不具备这样的底蕴和能力。我只想选择一个小的角度,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与事开始,推论一下精神价值的形成精神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心理习惯的形成。

我常常试想,如果一个家庭有五个孩子,他们有共同的父母,有共同的生物基因,但在他们出生以后被送到五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国家,比如一个送到英国,一个送到印度,一个送到伊朗,一个送到阿根廷,一个留在中国。等他们长大成人以后毫无疑问这五个孩子会完全不同。如果他们无一幸免地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那差别会尤其巨大。他们一定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一定带有完全不同的文化特质,这毋须质疑。但是隐隐之中,我总觉得人的许多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我假设这五人在长大成人之后相聚,哪怕他们讲着不同的语言,穿者不同的服饰,吃着不同的食物,他们一定会在某一点或两点是惊人的相似。

而另一种情况是,五个孩子在一个家庭环境中一起长大,甚至从小上同一所学校。他们一旦垮出家门,就会遇到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同学不同的朋友;他们会有不同的兴趣,会看不同的书,不同的兴奋点会指引他们去关注不同的事物。再长大,他们会考不同的大学,选择不同的专业,建立不同的社交圈,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可能各奔东西,可能分散全世界,他们各自找到自己的归宿,建立自己的家庭。毫无疑问,无论怎样他们会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他们可能都喜欢吃同样的东西,性格都比较内向,待人接物都很实在,等等。但是一旦深入了解,你会惊奇的发现他们深层次的喜恶爱好是如此的不同,对世界的认识会如此的不同,甚至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诠释着完全不同的文化符号。

第三,我想说的是,在如今的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难以逃脱被影响被同化的危险。虽然所有特定的文化中永远都会存在共性与个性的差别与交融。在精神价值建立的漫长过程中,各种文化,尤其现在,比如中西文化,在强大经济的冲击下明显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向往更自由的更人性化的更和谐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呼吁着交流,渴望着全球化国际化。但是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我文化的价值,更愿意坚持文化自我。事实上这并不矛盾,就像我们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保留个人个性自由的权利,同时了解遵守社会公共的秩序。

龙应台说了一句给我印象很深的话,她说,所谓国际化就是一种知己知彼。知己,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安身立命,生死不渝的价值;知彼,能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文字,讲得通的逻辑词汇区呈现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典章礼乐。国际化不是把我变得跟你一样,而是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我的不一样。龙应台还举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她说台北市有五十八家星巴克咖啡店,只有一家紫藤庐茶馆。国际化不是让星巴克进来取代紫藤庐,而是把自己敞开让星巴克进来,而同时又知道如何让紫藤庐的光泽更加温润优美,如何让别人更知道紫藤庐的不一样。星巴克越多,紫藤庐就越重要。

她把我的意思说到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angbinji' 的评论 : 再次看到你的留言十几年都过去了。记不得当时的心情了,但是今天想对你说的是,要感谢你当年的留言,学海无涯,你先走了好多步,所以处世不惊,而我,步各位的后尘,才得以略知一二。有一句话不知是谁说的,大意是,15岁就该了解的事50岁才懂,这样的人生肯定不一样。这话当然厉害,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到了50岁还想学习,思考,这样的人生也好过什么都不想。
fangbinji 回复 悄悄话 余秋雨算什么?美国社会学家几十年前就对文化作出了定义。余秋雨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作者如果能看一些西方社会关于多元化文化论述的书,就用不着余秋雨来顿开茅塞了。而作者所以长期对这个问题困惑,是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几乎鲜有人做此方面的研究,更缺少这方面的专述。其实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学者钱穆,还有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些社会学家对此都有一些精辟的论述。近代思想家顾准,李慎之也有相关的研究。只是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以后,到国外谋生才凸显这个问题给自己打来的困惑。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至今还没有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自己,理解中国文化。中国的真正崛起有待于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普及,这其实是一个很困难的研究课题。
fangbinji 回复 悄悄话 余秋雨算什么?美国社会学家几十年前就对文化作出了定义。余秋雨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作者如果能看一些西方社会关于多元化文化论述的书,就用不着余秋雨来顿开茅塞了。而作者所以长期对这个问题困惑,是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几乎鲜有人做此方面的研究,更缺少这方面的专述。其实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学者钱穆,还有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些社会学家对此都有一些精辟的论述。近代思想家顾准,李慎之也有相关的研究。只是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以后,到国外谋生才凸显这个问题给自己打来的困惑。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至今还没有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自己,理解中国文化。中国的真正崛起有待于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普及,这其实是一个很困难的研究课题。
娓娓 回复 悄悄话 星巴克和紫藤庐的对比太形象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