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1)
2019 (335)
2021 (126)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世界文明秩序的基石是全球化贸易体系。川普主义的本质并不是消灭全球化,而是全球化的成本与收益的分配比例的调整。美国是全球化贸易体系的平台的建设者,维护者,参与者,和主要消费者,各个大小电商(经济体)本来是应该围着美国转,交足入场费的。但是也许是为了赔本赚吆喝,也许是为了为世界人民服务。美国一致是亏本运营全球化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美国的深蓝地区,东北部山丘地区,和西岸狭长沿海地区,都比不上中西部,东南部,乃至西南部的平原地区,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去自给自足。这两大地区更多是依赖贸易发达的地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和支持者。或者说是美国的电商。但是整个电商平台的维持,却是由整个美国负责支撑的。对于平原三大地区而言,就等于是出了本钱,却没分到利润。美国亏本其实更确切地说是美国平原三大地区亏本。所以这些地区总体来说更为倾向反全球化,支持美国第一的红区。
蓝区要想继续获得红区在全球化方面的配合,就必须分润更多给红区。比如更多外贸订单,更多贸易带来的工作机会。而调高关税是必然的选择之一。
而在另一头,全球化大资本深层官僚政府,也要维持中国的奴工经济,作为全球化贸易的重要支撑点。而中国对台湾的蠢蠢欲动,其实很多时候未必是不自量力的蠢动,而也是一种要挟。
抛开中国没有足够的军事能力攻打台湾,即便能够攻占台湾,也只能是起到自杀炸弹式的破坏。而不能对中国本身发展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因为大中国主义的最高境界,就是取代美国称霸世界。
问题是美国是如何称霸呢?可不是像北京一样,在势力所及范围内,大搞真正的殖民统治,派遣官员,搞向中央输血的政治中心经济。当年大英的所谓殖民地统治也远没有这么严厉。对比一下伦敦对香港和上海租界的通知,以及北京对广州满洲的通知,就可见一斑。而美国的所谓世界霸权就更软弱。核心价值是和气生财。维持一个世界大卖场。保障大家和和气气地做海商,而不要做海盗。
中国显然替代不了这个角色,无论是能力,经验,心态斗完全不具备这种仲裁者而不是命令者的定位。所以中国不可能建立一个全球贸易体系,更别说有可比性替代性的水平的新体系。中国所能做到做到就是破坏现有体系。比如在台海南海的动作就只能有这种效果。一旦兵凶战危,那么东亚就从全球贸易中彻底脱钩了。
如果中国只想自己脱钩,只要贸易战死硬到底。或者干脆主动禁海闭关就好了。和平分手也正中川普心意。但是显然中国其实自己对全球化贸易的依赖性远大于美国。因为在过去的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得益更多。现在的矛盾是,如果随了川普的意思,中国从全球化中的收益会大幅度下降,但是还有不少。但是毕竟大不如前。中国自然不甘心。但是和川普硬顶,同样会遭到沉重打击。所以中国希望是斗而不破。希望以斗争的两败俱伤,来威胁美国不要斗争。但是从美国债台高筑的状态来看,美国肯定不会继续以前的全球化分配方案。
中国在经济方面对此基本上是束手无策。那么在台海制造摩擦,把东北亚和东南亚也拉入局。不能直接打击美国,打击美国的小弟也是一个博弈的办法。但是副作用也就是把更多的相关方推向美国。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小概率的破坏可能,店家更乐意用某种买保险或者交保护费的形式来规避麻烦。但是如果大概率的破坏可能,则雇佣保镖或者警察狠狠打击更合算。最近日本重申台湾有事,日本有事的准备介入台海纠纷的表态,就是如此。既然好说歹说都要抗日,都要破坏贸易线,那么就打打看吧。而中国的反应也真是色厉内荏。居然找个领事来威胁斩首日本首相。
真要威胁也要实际行动一下。比如试验一下什么精准刀片导弹什么的。要知道当年德国在全面开打之前就已经领先欧洲实施军训和军工加速。并且对捷克奥地利之类小国大打出手。日本更是早就和中国各军阀摩擦不断。俄国出兵乌克兰以前就周边打了几个小国。而中国却连缅甸电诈营地都等着美国出手。最多也就到香港绑架个书商什么的。这种既显示不了武力,更锻炼不了武力的样子,一天到晚说什么武统台湾,斩首日本,实在没啥意思。起码打通缅甸阿富汗,争夺多个出海口和海军基地,要比攻打台湾容易,也更有意义。哪怕打越南,起码打掉最佳替代竞争对手。毕竟打下台湾也许出门方便一点。在世界各地多有基地,才是出远门的本事。而且在这些边角地区动手,也更符合保镖一路一带不是。更不容易引起直接与大国的军事冲突。是锻炼队伍,检验装备的必由之路。
然而这都没迈出去一步,就整天幻想一口吃个胖子。实则是让无数粉红泡泡破灭梦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