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谷

李廣德教授,中国作协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湖州市作协主席。退休。
正文

琐忆两个母亲

(2007-06-07 11:36:35) 下一个

人类社会有许多节日,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而母亲节是最为人性化,也最令人们重视的。我和读者朋友一样,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总会自然地想到母亲,回忆母爱的种种表现,以及母亲的许多趣事,作首小诗或者写篇文章,为母亲献上一瓣心香。

一、慈母手中线

那年我15岁,经过面试,被农校录取,要到市郊三十多里的乡间去读书。而父亲蒙冤入狱仍在囹圄之中,只有母亲一人为我准备路费、行装。

由于失去父亲的工资,家庭收入断绝来源,在用完了不多的积蓄、变卖了首饰之后,母亲只好去为富人浆洗衣裳,或者上街油炸小食贩卖,得到一些微薄的收入,让孩子得以活命。而为了使我这个长子能够得以深造,她不得不向人借高利贷,为我准备路费、书簿费,好在学校有奖学金,学费、食宿全免。

接连好几个夜晚,我半夜醒来,都看见昏黄的灯光下,母亲把父亲的旧衣服翻出来,为我剪裁、改制了适合我穿的上衣和裤子。那剪子剪布的嚓嚓声,从她的手下响起,静夜中显得那样清晰,至今在我耳边回荡;那墙壁上映出的的身影,母亲拈针扯线的姿态,如一幅画图,永远深印在我的心上……

以后,直到我结婚之前,我穿的衬衫、内裤和布鞋、棉鞋,都是母亲为我亲手缝制的。那真是出自慈母手,暖在孩儿身啊!

我不知道母亲是经过怎样的磨难,才偿还那笔高利贷的。但母亲脸上增添的皱纹,两鬓染上的银霜,那被肥皂和冷水浸蚀双手更加粗糙、皲裂,却说明了一切。我用以乘车、购买书本和日常零用的每一个硬币,都是母亲的心血换来的啊。

记得大学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我的母亲》,我立即想起了孟郊的《游子吟》,于是笔下淌出了:“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母亲为我做衣服鞋袜的许多往事……

如今时代不同了,母亲不需要再为儿女留学异国他乡缝补衣服。然而母亲为游子准备求学费用、购买上学衣物的情况,特别是与孩子心心相连的那份母爱,仍然与往时的母亲相同。缘于此,《游子吟》将会使世世代代的华人子孙永远受益的。

附:孟郊《游子吟》英文译文:

A TRAVELLER'S SONG
Meng Jiao

The thread in the hands of a fond-hearted mother
Makes clothes for the body of her wayward boy;
Carefully she sews and thoroughly she mends,
Dreading the delays that will keep him late from home.
But how much love has the inch-long grass
For three spring months of the light of the sun?

 

二、岳母教女言

我的岳母是江南太湖边的一户农家女儿,她不识字,却聪明能干。在她们村,人人称道,不管是田里地里,车水插秧,养蚕捕鱼,纺纱织布,做饭缝衣,样样都是一把好手。婚后,由于岳父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做勤杂工,常年不回家,家里的一切都由她操办,劳心劳力,从无一句怨言。

妻子说她母亲操劳过度,自己省吃俭用,吃穿都尽着孩子,自己营养不好,后来患病没有钱医,五十四岁过五天就病逝了。那时她自己才十二三岁。所以,我没有见过岳母。对她的一切都是婚后听妻子说的。然而,她说的有些话,却无意间印在了脑海中。

如她对女儿说,掌珠(我妻子的名字)啊,你要多学本领,不管是做饭菜做衣服,还是读书做算术,还是做田里地里的活,“本事在自己身上,要用时拿得出,什么都不怕!倘如不要你做,那是你的福气!”于是,她尽自己所知、所会、所能教给的女儿,自己织布,让女儿在一旁端着油灯,看她如何织;下田插秧,带着女儿到田头,让女儿模仿大人插;养蚕时带着女儿到蚕房,半夜很睏倦,照样要叫起女儿,学习拿桑叶喂蚕;还教女儿学绣花,做鞋子,补袜子……尤其是想尽法子让女儿和男孩子一样上学读书,没有钱,积攒母鸡下的蛋换成钱。

到女儿长大,母亲对孩子的未来考虑得更多更长远。妻子说,她要到镇上读中学时,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长大了,要到外边去了。你呀,记住妈一句话:你丢块石头在荡面漾里(河水里),石头能从荡面漾里浮起来了,你再回来,要不然你千万不要回来!”

母亲如此决绝的话,什么意思?亲娘居然不让女儿回家?不是的。她当时不懂,后来才明白:母亲是在激励她,要她记住自己虽然出身农村,但是只要刻苦努力,照样可以成为城里人,可以过上比农村好的日子;要她记住,一个女孩子,照样可以像男孩子一样,学好知识,成为人才。要知道,这可是长久以来中国农村贫穷农民美好的心愿啊!

妻子说,她母亲一生虽然穷困,但是非常乐观,天天笑口常开,很难见到她愁眉苦脸。而且她乐善好施,常常拿粮食衣物救济那些更穷困的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如烘青豆)也都留着,到上海探望亲戚时就带去,看到别人吃得开心,她就笑咪咪的。

我的岳母,一个不会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不会说“艺不压身”的农村妇女,为了孩子的未来,所赠给的那些出自心窝的朴实语言,也都是让女儿受益终身的金玉良言啊!

 

呜呼!母爱之崇高、伟大、无私、深厚,是任何孩子一生都报答不了的啊!哪怕是在西方国家,西人之所以有母亲节,不是也同样启示人们要不忘感恩自已的母亲吗?

李白有诗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今天把末句改动一下,用来献给天下的母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母亲爱子情。”祝天下母亲们永远快乐、吉祥、幸福、长寿!

                               200753

2007-5-11发表于MONTREAL《七天》周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缝衣情节十分令人感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