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儿天地

做真实的自己,在小天地里驰骋。
个人资料
菲儿天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2025回国 网约车司机和电动车现状(图)

(2025-05-19 08:30:30) 下一个

今年回上海,发现商场的一个热点就是推销国产电动汽车。有的地方还推出了“买新车送黄金”的活动。电动汽车在马路上占很大的比例。在网约车和出租车中,电动车更是占90%以上。电动车发展是中国经济亮点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加上激烈的厂商竞争,电动车的价格不断下降。

那天正好碰到网红,明星在直播

气势很大,周围围了好多人。

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优势是政府的支持、市场规模、快速创新和全球战略定位等多方面战略发展的结果。中国明显位于全球电动汽车竞赛的领先地位,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和制造能力。许多司机认为国产电动汽车每天充电成本比汽油要节约不少,似乎国产电动汽车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我觉得电车后排有时比内燃机汽车更容易晕车,这次在回程时去浦东机场的路上,被晕得几乎要吐,最后不得不让司机在路边停车,坐到司机边上的前座,才勉强支撑到了机场。司机自己也说他最早开这练车时也晕。 有些司机不知道如何调节电动汽车强大的再生制动,车上的人被抛来抛去的,加上许多制造商都将电动汽车的油门调得跳跃性高,以加强动力,结果司机一踩油门,就很快加速,车会向前倾斜并前后摇晃。电车司机也要有一定的训练才行。

近年来电动汽车被视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接受,现在不少人认为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环保、节能和减少排放的优势。

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税收减免、低利率贷款、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许多中国公司都涉足电动汽车行业。但由于竞争激烈,据称去年在中国售出电动汽车的品牌有123个品牌大多是赔本生意。最为奇葩的是曾经“大名鼎鼎”的众泰汽车,在2010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开始实施后,曾经占国内新能源市场10%,而现在该公司一年生产0辆车,卖出14辆,净亏损10亿元,可能早晚会倒闭关门,不过倒是贡献了不少原来的GDP。

政府纵容电动汽车行业的投资浪费,进一步地助长了产能过剩,目前中国汽车公司产能严重过剩。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汽车市场,但中国消费者无法维持如此多的公司和工厂,汽车制造商正企图将产品推行到全世界。在中国贸易顺差已经很大的情况下,中国过剩产能威胁到世界其它国家的汽车行业,导致激烈的国际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政策。

还有中国电动汽车的弯道超车,总有点不太对劲。 其它西方汽车公司,如大众,福特,丰田等都是一步一个台阶,几十年逐步发展到目前的阶段的,并开发新能源汽车,而中国公司似乎一夜就想吃成个胖子,中间跳过了一些环节,对于安全和其它质量问题是否有足够的重视,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上海马路上原先有许多燃油摩托和助动自行车。现在燃油摩托基本上绝迹了,对噪音和环境污染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但仍然有不少不大出声的电动单车疯狂驾驶,在马路上速度比汽车还要快,在自行车道上飞速行驶,还有闯红灯,逆道行驶的,甚至在人行道上快速正行逆行,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有几次我都险些被撞,吓得一身身的冷汗。 

扯远了,再回到网约车。

我们这次除了偶尔坐了几次地铁外,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叫的网约车和出租车。车大都是国产电动汽车,进口的燃油和混动汽车不多。

现在能招手要的出租车几乎叫不到了,而出租车也纳入了网约车平台中,成为一个额外的选项,其缴费等和其他网约车已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支付都是使用微信支付或者是支付宝。

坐网约车一路上经常会听司机聊天。中国的网约车司机2020年的数目大概是290万,2023年的数目达到540万,行业竞争激烈。

近两年的新词语“灵活就业人员”,就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稳定工作,做自媒体、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的新职业的人。滴滴的统计显示大约一半的司机是80后。

司机聊的最多的是开网约车的辛苦及收入低等问题。网约车的运营成本也是一个问题。网约车企业提供平台,各车辆租赁公司拥有车辆。 司机大多数是租的电动车,租费每月就是一大笔,再加上充电成本,定期保养费等,也是一笔不少的支出。

有次聊到一半,司机突然告诉我们说车里都是有录音录像的,平台会监听,如果有什么敏感的话题,会通过平台警告你,吓了我们一跳。不过司机说他不怕,反正已在社会底层了,然后哈哈一笑。有些司机说为了隐私他们将录音录像拆掉了。

中国大陆的网约车司机有路下一些比较常见的特点,当然具体情况也因城市、平台和个人而异

职业背景多样:很多是全职司机,以开车为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来自河南等地。也有不少本地的兼职司机下班后跑单、周末接活。还有不少司机是失业后转行或退休人员继续工作的。

服务态度普遍不错:多数司机比较注重服务,尤其在一线城市(如上海等);网约车平台的乘客评分体系促使司机保持较好的态度,和几年前出租车司机素质差有挺大的不同。但在部分城市或高峰期,也可能遇到态度一般、甚至较差的。

我们有次在酒店门口等车,司机却在繁忙的马路对面一直不过来,害得我们穿马路了穿好久,上车后问他为什么不在酒店门口等?他理直气壮地地回答:导航就是这么导的!还训了我们一通,艾玛,不怕给差评吗。

收入压力大:网约车平台抽成高(通常20%-30%不等);需要长期工作(10小时以上/天)才能获得较可观的收入;成本高(油费、电费、保险、车辆折旧等)。

疫情前的2018-1019年,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是5000-8000元,开的时间久的话每月10000多也不罕见,但工作时间可能要长达十几个小时。有个司机说,现在“一天跑十多个小时,一天300-400元,减除成本,一个月3000-5000元,养家糊口都是问题。”

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与平台抽成的比例有直接关系,有些老司机感慨最初网络平台为了吸引用户与司机,疯狂撒钱,大额补贴给司机和用户。现在由于经济不太好,乘客人数明显减少,接单越来越困难,收入也相应减少。

我问司机,那你们对这样的政策没意见吗?他说有意见又能怎样?你不愿意干,有的是愿意干的人。网约车司机处于弱势地位。平台掌握着政策和利益分配,而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不足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利益。现在的中国也没有真正的工会可以对抗大公司大企业。

有司机还说,他们有许多同乡在大城市做农民工,被拖欠大笔工程款,讨了三四年还没要回来,觉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少还可以混个温饱。

社会保障不足:他们中很多人没有完善的社保、医保,遇到疾病或意外往往难以承受。

网约车车辆状况参差不齐:尤其在低价平台或非营运车辆中。有一次叫的车居然不能在放下我们一个标准尺寸的大旅行箱,后盖没盖上。幸好只是2公里的短途,不然交通警还不得把我们拦下来。这辆车的牌子还是Lexus,但外观和里面的装潢都不太像真正的Lexus,后来在网上查,才发现这是个便宜的冒牌货。

这次回国接触了好多司机,每一个匆匆掠过的人身上,都有些让人感慨的故事。

一位滴滴司机,在车上和我们聊天时透露自己是某大学的毕业生。曾经在外企任职,因公司裁员而失业,难以重新进入原来的行业,因此选择做网约车来维持生活水平。他表示虽然“开车不体面”,但至少是靠双手赚钱。

另一位司机原是工厂流水线工人,觉得工作压抑,转而做网约车司机。他说虽然工作更长时间,但不再被打卡、领导管着。他说:“自由不是轻松,而是我选择了自己的辛苦。” 他有个儿子在上大学,将来找工作很不容易,说也不知道大学4年花费巨大是否值得。

还有一位司机原先是出租车司机,后来因为出租车生意不好,改做网约车,但近几年网约车生意也开始下降,且平台收费太多。 他为了照顾上小学的女儿,每天一大早开车送她上学,然后再回去接着睡觉,下午开始上班跑单,一直到半夜2-3点,没睡几小时就又要送女儿上学了。他说女儿每年上各种学习班,要十几万,不过成绩不错,他对她抱有很大的期望。

另外一位60岁的男子原先是出租车司机,退休后,重新再拿起方向盘,靠着节俭和坚持,每天开车12小时帮助儿子还房屋贷款。他对河南的贪官痛恨不绝,说他们当地的官员通过造桥,大肆贪污腐败。 

这些目前生活在较底层的人们,在大众和官方媒体和舆论中似乎隐形,他们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没有代言人,生活质量无人问津,有时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主动“心甘情愿”地交出自由。表面上网约车司机可以选择,但因为他们承担不起拒绝的代价,出路其实只有一条,就是没有自由的选择。真正的不公平就是人们没有权利拒绝不公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4)
评论
la-vie 回复 悄悄话 我回国也是需要每天坐网约车去父母那,几乎每个司机都抱怨现在工作难找,失业人员多,开网约车这一行的人数比以前大量增加,收入不增反减。每天做十几小时,最后到手没多少。看价格就知道他们挣不到几个钱,很辛苦。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减除成本,一个月3000-5000元,养家糊口都是问题。” ——这段看得心发紧。这里是大上海。房租、水电、吃饭、养孩子(可能还要往老家汇些孝顺父母)、哪一项不是钱?这时候真是不能生病,不然自己往床上一倒,生活也瘫痪了,看得让人揪心。。。

正像可可说的那样,“非常佩服菲儿,出入高大上的酒店食肆,却也能静下心来了解和体会社会各个层次的民众。”,这点药特别给菲儿点赞!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国做过网约车,不错,电动车还有这毛病?长见识,轻易还不敢买了
water_color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国内的网约车的消费水平比世界发达国家的Uber等等是要低不少。滴滴专车有较高的门槛,车型和服务都比一般网约车要好一些,当然价格也会高一些。
xyz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2 :) 俺也看到了“华丽的长袍上爬了些虱子”:)

菲儿这一篇“上海2025芸芸众生录”聚焦网约车司机们的甘苦,读起来心有戚戚焉,因为我与你们有类似的经历,相当共鸣。

在国内坐过无数网约车,可以说是性价比极高,方便快捷,风雨无阻。男男女女的司机服务态度不错,大多数沉默开车,赶紧把人送到目的地,紧接着抢下一单。接中长途单的司机一旦打开话匣子,简直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好一顿吐槽! 从个人/家庭遭遇到国家前途,道出无数心酸往事。。。许多人为了家人,为了自尊,牺牲了健康,日夜奔波在路上,拼命赚取微薄的收入,有时吃住都在车上。。。特别同意你的结语”真正的不公平就是人们没有权利拒绝不公平。”

菲儿这篇文章大有商学院田野调查之风:) 信息量很大,层层递进,言之有物,赞!现在到处跑的基本都是几年新的电动车,regarding th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only time will tell……

BTW, 据我观察,路上跑的大量电动车多半用于中短途旅程,长途车多半还是油车,不光是因为怕中途充电耽误时间,而且据说电动车在高速上容易“漂移不稳,难控制”。艾玛,还是要多加小心!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华丽的长袍"可可说的真逗,形象生动。不过我在上海不像菲儿天天坐网约车。我每天酒足饭饱之后,就在大街小巷里瞎逛,看了不少长袍里面的底裤。哈哈……曾跟网约车司机聊过不少天,记得有一位从贵州来的中年人,以前在老家开米线店的,后来生意不好,跑到上海来开网约车的,网约车生意难做是个事实,更难的是接下来的生活。他说,有些网约车司机每天吃喝拉撒睡都在车上。唉!听了心里有点难受。非常敬佩菲儿实事求是的精神,华丽的长袍要赞美几句,底裤该扒的时候也得扒一下。哈哈哈……谢谢菲儿的分享!祝新周快乐!
枣泥 回复 悄悄话 听了菲儿的介绍,感觉国内的百姓真不容易。一切为了生存。哎。难。谢谢菲儿的实地考察。新周愉快。不必回访。我没有更新。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老乡好文!现在网约车极大地方便了乘客的需求,快捷且价廉,但司机素质和车况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最好是选择滴滴专车,这样车况和司机服务基本上都不错。
星光燦爛 回复 悄悄话 都不容易
星光燦爛 回复 悄悄话 都不容易
FionaRawson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同意晕车的问题!尤其是有些司机为了省电,他是踩一下油门,停一下。非常晕!

但是网约车的性价比太高了啊,出趟门太方便了:)
水沫 回复 悄悄话 所以现在网约车基本取代了出租车吗?谢谢菲儿好分享,问好菲儿~~~
regions 回复 悄悄话 同感。 我去中国大陆各地也基本上坐的都是电动车,感觉城市中看看可以,长途要充电有什么问题就不知道了。另外,电车的安全系数到底如何是个未知数。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美国也太落后了,只有不到2%的电动车。
According to an Experian Automotive report on electric vehicles, out of the 292.3 million cars and trucks on the road in the U.S. in 2024, approximately 4,092,200 (1.4%) of those were electric cars.
若敏 回复 悄悄话 电动车确实还不错,但是电池回收是个大问题,谢谢菲儿分享!
Yangtsz 回复 悄悄话 同意。现在中国大量的电动车还比较新,等到它们寿命将至,司机为省钱不进行更新换代,政府没有处理回收废旧电池的设施,这些电动汽车会不会成为行驶的炸弹?

羊牧之- 发表评论于 2025-05-19 10:37:59
欧洲电动汽车不是发展慢,而是更加谨慎,长远的看,电动汽车的电池以后回收怎么处理都是一个大问题,处理不好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是不是更有破坏力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电动车晕车?完了我绝对不能坐,普通车还晕呢。
人活到底层就是这样的,让你说也白说,解决不了,尤其收入低。所以都要好好读书,使劲卷,现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也是问题。房子贵,车得有,还在读书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一个小孩子去幼儿园好点的一千多一个月。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看了好几次,终于不太靠后:-)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非常佩服菲儿,出入高大上的酒店食肆,却也能静下心来了解和体会社会各个层次的民众。好多不常回国的海外华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去之后,只能看见“华丽的长袍”,回来之后对美国社会哪儿都看不顺眼。
我也喜欢和司机聊天。不过,我通常只是坐出租(也是通过滴滴打车叫的),听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告诫她的孩子:尽量坐出租,安全可靠多了。
这次回去,司机抱怨更多,说一个月赚不到一万,非常辛苦。大力推行电动车是有责任的。
菲儿描述的电动车产能过剩,让我联想到了太阳能板。当初就是国家拼命补贴,做成了白菜价,席卷全球,把其他国家的企业挤出去。而其他企业没了利润,也不投资进行技术改造更新。造成太阳能板这么多年技术上进步不大。还有就是环保问题。@羊牧之说的很对。
羊牧之- 回复 悄悄话 欧洲电动汽车不是发展慢,而是更加谨慎,长远的看,电动汽车的电池以后回收怎么处理都是一个大问题,处理不好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是不是更有破坏力。
寒墨 回复 悄悄话 菲儿天地这两天连续发文真好。看来最近工作不忙。
硅谷居士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有没有官方每年用于补贴电动汽车的数据啊?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菲儿好,我先占好座,忙完了过来读啊:))
yuntai 回复 悄悄话 菲儿的分享让我了解了不少国内电动车行业和网约车从业者的现状,总感觉太多高学历或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也变身成网约车司机并非正常现象,还是就业市场竞争太激烈太“卷”造成的。上次外出时飞机上看了部中国电影,胡歌演一个北漂的电影导演,后来也去开网约车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