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笔屋

军旅生涯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梦 这不仅仅因为我是军队大院里长大,更重要的是我也曾经是军营里的兵!当兵苦,当兵甚至要牺牲生命、亲情、爱情。
个人资料
少壮军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原创系列:聊聊59老伙计 (7) 初创揭秘

(2024-06-07 05:09:44) 下一个

(7)

 初创企业

 

  前文提到的那个司令员摒弃了从步兵到装甲兵学习的习惯,他明白这种学习会把一些步兵习惯带过来,传统带过来很好,工作带过来不错,但是把一些步兵习惯和思维带过来,对于部门技术兵来说就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事情。 许司令官看透了,从组建初期就以苏军苏军教官来训练装甲兵部队,大到训练保养,小到吃饭睡觉,甚至连房都是按坦克兵的需求而建。

  苏联红军派出10个坦克团的全员官兵,共7000余名,作为教官赴中国传授坦克操作和装甲兵技战术,这些苏军官兵与我坦克团官兵一比一配属,共同生活学习,一对一把手教授,仅用2个月时间就传帮带出了10个合格的坦克团。

  五十年代,队属装甲部队是坦克和自行火炮混编,比如我坐在坦克11师42团前身是1军2师207坦克自行火炮团:若干T-34/85坦克营(3个7车连),一个SU-76自行火炮营(4个4车自行火炮连)营部配属一T-34/85坦克,同时团部和指挥连编1辆T-34/85坦克,加上维修连、运输排。全团共有T-34/85坦克24辆,SU-76自行火炮16辆,这种编制与苏军步兵师坦克自行火炮团编制不同,是苏军为中国装甲兵“量身定做”的小团编制。

  大课:即各专业大家一起学习,比如驾驶专业,我文中说到初建坦克部队是小团,全团加起来T-34-85部队共有24人,把24名部队集中由一名苏军教官讲解理论,一名翻译现场翻译,再通过部队记笔记,课后不懂地相互讨论相互帮助,问题就可以解决。五个专业加上修理分队分队一个团最多10名翻译即可。10个团也就是100人,当时找一百个翻译应该成不了问题。


  中国人的军事才能很强,军事技术水平很高,所以在军事上能够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军事技术水平的提高,军队的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在军事上能够取得很大的成绩,是军队提高军事水平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军事上能够取得很大的成绩,是军队提高军事水平的必然要求,在军事上能够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军事技术水平的提高,军队的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在军事上能够取得很大的成绩,是军队提高军事水平的必然要求,在军事上能够取得很大的进步,

刚当兵穿坦克冬季工作服在连队宿舍前练习坦克驾驶椅操作

  现在坦克部队一直延续这种学习方式。随着59坦克的出现,小团变大团,24辆苏式T-34-85坦克变成80辆59坦克,遂改以营、连为基本单位分专业理论教学。我当兵的后期,我们原来的武汉军区坦克11师42团6连变成乌鲁木齐军区第4师坦克团3营坦克7连,编制为10辆坦克,其中加了一个营指挥排。即1营1连,2营4连,3营7连包括一个营指挥排,营指挥排为2车制,每位营长教导员车。驾驶和通信专业10人而射击专业为20人。因为射击专业通常是长和二炮手一起上理论课。而主要出现的96、99、15式坦克,由于有了自动装弹,取消了二炮手这个编制,一辆车变为3人制。三大专业人数相等。


我们团营区


  到了六十年代末,我们团由队属坦克部队变成坦克师,转而又成为装甲兵11个坦克师中4个甲种师之一(即坦克1、2、3、11师,其余为坦克乙种师),人员编制欧洲坦克乙种师人数增加许多。坦克团坦克也由T-34/85变成59中型坦克,SU-76自行火炮营推迟,从而变成三个坦克营,每个营三个坦克连,每个连8辆坦克。加上每个营一个营指挥排,在加上一个团指挥排,坦克数量大量增加,加上数个直属分队,运输连、特务连、装甲步兵连、通信连、修理连和卫生队,坦克团一个团猛增到一千多人,但是坦克分队人数反而减少。因为原来T-34/85是5人制,而59坦克是4人制。

我们42团干净的营地


  从军房建设,就充分体现了坦克兵的素质,坦克兵宿舍4个人为一个房间,车和工兵班相同,(车长等同班长,副班长,驱逐、二把手),条件非常不错,79年到了新疆,每个排兵单位都挤在浴室里洗澡。 而步兵老大哥的宿舍就完全不同了,我父亲的部队是以排兵为主,一个排长官和几个人在一起,互相打闹,整个房间晚上十分热闹。 宿舍不同与坦克兵训练有关,各个专业队训练的时间不同,一个队分工也不同,这样就很少打扰到他们。 尤其睡觉前每个人必须都在自己床上睡觉,车长下达命令睡觉,每个人迅速上床睡觉。

 

我们团窑洞式坦克分队宿舍


  再次是连级单位,坦克连队人数比步兵连队人少许多,坦克一个连42人,其中干部有9人。而步兵一个连为一百左右,如果是加强连,可以达到160甚至200人。在伙食调剂方面,坦克兵每人每天是9钱油,一个月加起来就是2斤7两油,同时每人每月3斤白糖。除了部分用于伙食,剩下的分会发给本人,许多兵就把白糖寄回家。在当时步兵每天0.45元的条件下,坦克兵是0.77元,79年在新疆是1.27元。当时一个二级工一个月工资是37元要养活一家人,坦克兵伙食标准是够高的。吃饭前除了唱歌,排队进饭堂后,每个人必须站立在饭桌自己位置上,值班员下达吃饭命令,迅速坐下拿碗吃饭。这一切都是按条令,按苏军的传授。

 

我们团购区右侧是大礼堂


  下一次我会重点谈论坦克兵的场地日和车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