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笔屋

军旅生涯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梦 这不仅仅因为我是军队大院里长大,更重要的是我也曾经是军营里的兵!当兵苦,当兵甚至要牺牲生命、亲情、爱情。
个人资料
少壮军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寄詠沂

(2025-02-24 11:19:24) 下一个

? 祖母陆续在1917年至1968年写了上百首诗。在20年代的上海时常在邵力子创办的《民国日报》副刊上发表新诗、散文,是当时上海妇女界活跃的人物之一。“五四运动”时,多次到街头发表演讲,获得民国才女之称。

? 詠沂: 真名王剑虹(1901-1924),祖母在上海的闺蜜,瞿秋白之妻。土家族,生于四川酉阳龙潭镇。 12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为同盟会会员,后曾任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秘书。

?

? 因好友王剑虹祖母也认识了瞿秋白,瞿也对祖母宣传马列主义,并鼓动祖母去苏联留学。虽然今天瞿秋白在中共党史地位崇高,但当时中共还是几百人的小党,仰赖苏联的支持,其主张思想完全不被我曾祖父接受,尤其曾祖父是孙中山先生的左右手,担任国民党总统府秘书长、军政府司法部代理部长、国民党首任党务部长、国民党一大五人主席团成员、监察委员等重要职务,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国民党党内有党,当然不允许家庭成员接收苏俄思想主张。祖母是一个有主见聪明之人,知道自己与瞿不是一个阶级,走的不是一条路,也不认同瞿秋白对她的宣传,拒绝了瞿秋白留苏建议,甘愿在家相夫教子。

?祖母虽与丁玲也是闺蜜,但自从丁玲到了延安就再也没有来往,政治理念不同。丁玲是因为在延安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而出名,然而却在1955年至1957年被打成反党小集团”、右派分子,下放到黑龙江垦区劳动12年。

? ?王剑虹与瞿秋白结婚不久就患上肺炎,临去世前瘦得皮包骨,一直喊冷,要不断往她身上浇热水,死状非常凄惨。从现代医学来讲,有可能是癌症而不是肺炎。

? ? 寄詠沂?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与君初缔交,花玉共绮年。

涼月照春申,饮酒铺竹簟。

谈笑仿古人,秉烛夜游園。

良会讵能久,相语更留连。

晨曦同学武,茶蘼露未乾。

流泉濯素手,柏影时蹁躚。

客岁復重遊,风景独依然。

俯仰倏成昔,嫋嫋绿杨烟。

追君旧行踪,徒此挹高贤。

? ?

? 1921年,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成立改组筹备委员会(同年9月正式定名“中华女界联合会”),王剑虹成为其中23名成员之一。改组后的中华女界联合会创办了《妇女声》周刊和平民女校。 《妇女声》也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个妇女刊物。主要编辑有王剑虹、王会悟等;撰稿人有陈独秀、沈雁冰(茅盾)、沈泽民、邵力子等。王剑虹正是在参与筹建平民女校时,说服尚在湖南的丁玲来到上海进入平民女校,此后两人一起在此就读,并成为挚友。


1922年平民女校与《妇女声》因经费等问题停办,遂有了之后在上海大学的经历。之后,瞿秋白和王剑虹相遇并碰撞出灼热的情感火花。

1923年秋,王剑虹、丁玲进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
1924年1月,瞿秋白从广州返回上海后,瞿、王便结为伉俪。

1924年7月,王剑虹因患肺病在上海病逝,年仅23岁。

?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