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笔屋

军旅生涯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梦 这不仅仅因为我是军队大院里长大,更重要的是我也曾经是军营里的兵!当兵苦,当兵甚至要牺牲生命、亲情、爱情。
个人资料
少壮军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原創系列:聊聊59老伙计 (1)慧眼識珠的林彪

(2024-05-20 08:30:03) 下一个

(1)

慧眼识珠的林彪

   在部队里习惯把相处时间久了关系非常亲密的战友叫老伙计,而我说得这个老伙计虽然他不说话,却让我对他充满了深深的感情,他就是相伴我5年的无言战友-----59坦克。

59式中型坦克


    我对坦克的认知是从童年开始的,当时父亲所在的步兵第7师配属一个坦克自行火炮团212团,所以在营区经常可以看到坦克训练,不过那已经是六十年代了,坦克还是苏联的T -34-85。

   1969年中苏边境紧张爆发珍宝岛事件,事件中苏军的新型T-62坦克对我军威胁极大,其装甲防护以我军当时的步兵RPG-40火箭筒以及反坦克炮从正面都无法击穿,而放在军事博物馆里的那辆T-62坦克就是珍宝岛事件中因我守岛边防军埋设反坦克地雷将其履带炸断无法继续转向被迫停留在乌苏里江冰冻的江面才被幸运缴获的。T-62坦克无法行走苏军坦克乘员只能放弃坦克而去。当时的T-62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坦克上有大量机密上,尤其是坦克的装甲防护。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勋爵下令,不计任何代价要救回坦克。而我方也明白如果能缴获这款坦克就知道,不仅获得技术同时也了T- 62的缺陷,对我国坦克标签发展还有步兵如何打坦克杀伤那是太重要了,所以双方在乌苏里江水面为这辆T-62坦克展开激烈争夺,瞄准对方要贴近坦克的军人,从而造成双方都无法接近坦克,最后苏军决定用重型火炮炸毁坦克,虽然炮弹在坦克周围不断爆炸,但对皮糙肉厚的T-62坦克毫发无损,却将周围冰面炸麦克致使坦克沉入水中江底。

 

   打捞T-62坦克费了周章,我军立即调度海军潜水员熊遇难,连夜潜入江底将钢缆挂在T-62坦克牵引钩上,在用绞盘搅拌时被苏军发现,苏军用火炮将钢缆炸断,我军又派一名有经验的潜水员下水,将钢缆系到坦克炮塔上,利用细菌斯大林-100推土机在附近制造噪音来听力绞盘推动声音,而且每天晚上派1有一天战士们发现绞盘推起来不是很吃力,潜水员立即潜入江底进行勘查。发现钢缆挂在炮塔上,造成炮塔与车体分离。指挥组做出决定,因为,先将炮塔拉上来再拉车体。经过几天的努力,T62坦克的炮塔终于在晚上被拉上江面。重新进行伪装。

 

  4月江面已经开始冻冻。拖动坦克车体更加困难。最后用浮筒进行悬浮拖拉。先将装载的一个空汽油桶捆在一起。再把坦克车体上面的冰面炸破,将几十个用大型牵引绞盘将油桶和坦克之间的钢缆慢慢收紧,借助汽油桶的强大浮力将坦克拉离江底的淤泥,另一个绞盘则继续负责拉坦克。经过几个晚上的拖拽,1969年4月22日夜间T-62坦克的车体也终于被拉上江岸,迅速将车体就地伪装了。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突然调来1辆卡车牵引车,再加上推土机的协助,终于将坦克的炮塔和车体拉到了珍宝岛十几公里的五林洞的一片小树林里,这苏军才如梦初醒,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

 

  而繳獲的T-62坦克被送到坦克研究所大卸八塊進行研究分析,尤其將其裝甲切割,分析成分找出配比,但是遺憾的是,直到我從坦克部隊退伍(1981年),還是無法製造出與T-62相同的坦克裝甲。當時我們的59坦克裝甲還不如已經淘汰的T-34-85。我當坦克兵時就常常碰到這樣一個問題,59坦克的履帶銷,行駛不超過10個小時就要更換,而T-34-85的履帶銷可以使用30個小時以上后才更換,關鍵就在履帶銷上的那個帽,與釘子上邊的帽長得很像,履帶銷都是由裏向外固定履帶,假如從外到裏,履帶就會跑著跑著因履帶銷脫落造成履帶斷開,而我們59坦克的履帶銷上面的帽就很容易磨沒,所以一看差不多了就要更換。就因履帶銷帽磨掉銷杆還是好好的就要更換,實在是浪費很大,有的兵就拿報廢的履帶銷打菜刀,做履帶銷差强人意,但打出的菜刀卻十分鋒利耐用。關鍵是當時我們的煉鋼技術達不到。就如同你想造航母,首先要解決航母甲板耐高溫撞擊又不變形的要求,而擁有的航母國家是絕對不會告訴煉鋼核心技術。可以想象要想造出先進坦克有多難,即使流血付出生命也未必獲得,不過我們從T-62還是收穫蠻大,比如電臺、火控和夜視儀。

 

珍寶島繳獲的T-62

   自從珍寶島事件加上被中國軍隊打撈上來的蘇軍最先進坦克,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蘇聯在中蘇边境陈兵百万,大战一触即发。因此毛泽东向全軍发出最新指示“要准备打仗”,而我军通过在珍宝岛对T-62坦克攻击无法奏效看到了短板,开始重视部队打坦克训练。隨即总参谋部指定我父亲所在師为全军打坦克試驗摸索示范先行部队,待获得成功经验再向全军推广。至此父亲的部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打坦克练兵高潮,而主抓训练是由师参谋长刚刚升为副师长的傅全有擔任,从而就有了因打坦克训练成就傅全有最后成为总参谋长的故事:

 


   打坦克訓練同時惊动了當時中國的第二號人物国防部长林彪,他亲自到父亲部队了解打坦克训练情况。他的到来让整個部队十分紧张高度戒備,我家住在师首长家属区,旁边的师部小招待所就住着林彪(事后知道),平时我家门口只有一個哨兵,那几天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晚上還配備双岗,那陣仗特別嚇人,尤其是哨兵刺刀上闪烁的寒光分外刺眼。虽然当时不知道是谁来了,但如此大动静,在父亲部队也是首次。即使父亲的老旅长当时的副总參謀长彭紹辉到来也没有这样。站哨的情况我可是看得真真切切,大人們特别叮嘱我們這些小孩不要到处乱跑免得生事。当时7師的师长是李贯达,向林彪汇报部队打坦克训练情况时紧张的話都说不囫圇,而时任副师长的傅全有,不愧为军事学院高材生,1.84的身高军姿笔挺站在赫赫有名的林彪元帅面前没有丝毫紧张,从组织训练到技战术实际运用以及面对问题难题如何解决,言简意赅表述清晰,林彪一看人才啊,准备从副师直接提拔到武汉军区当副司令员,没想到1971年9.13林彪出事,傅全有的升迁戛然而止,从1969年的副师职一直到1978年都没有动。

 


   

图为该师副师长傅全有(中)在指导7团1营进行打坦克训练   

 

  也許1975年一軍從河南換防到浙江對一軍和傅全有都是一個機遇,当时的傅全有没事就在师俱乐部和战士下棋打扑克,抑鬱不得志准备转业。幸好军队上有不糊涂的人,批林彪一阵风过后,知道林彪看中的绝非常人,經组织调查确定与林彪没有如何私下关系,而且这支部队是贺龙的嫡系,與林彪是死对头,没多久就直接提拔为师长,没半年就到1军担任副参谋长,三个月后就担任军参谋长,1983年直接从军参谋长担任军长。1984年12月初,带领1军部队接替第11军防地驻守老山,开启指挥作战的辉煌,一军部队共歼敵5007人,拔除越军28个阵地,自己牺牲官兵397人。特別值得提出的是1軍没丢失一個阵地、沒有一人被俘,没有一个人违犯军纪。1軍雖斃敵不能排第一,卻是所有輪戰部隊戰損最少的部隊。再看看歼敵最多接替1軍的67軍,共歼灭越军8400人,自身减员2186人(含非战斗减员)。在所有轮战各军(集团军)中,自己伤亡减员仅次于第14军居第二位。并且還有被俘和丟失過陣地。如果一個指揮員斃敵一千自損八百那是非常愚蠢可恥的。比如1979年許世友指揮的東綫部隊,阵亡5103人,伤员15412人,失踪942人;西线部队战后阵亡2711人,伤员6000余人,失踪13人。許如同莽夫,視戰士生命如草芥,跟著他打仗倒霉。通過數據就看出傅全有卓越的指揮藝術,他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各時期的戰爭經驗,用國防大學所學知識,强調“仗怎麽打兵就怎麽練,不搞花架子”,讓上陣地的部隊挖坑道,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所以在一军1985年6月5日撤离阵地后,傅全有就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司令員。1988年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授予上将军衔,先後任蘭州軍區司令員,縂後勤部長,总参谋长。傅全有也是总参谋长中任期最长,1995年9月至2002年11月,也是解放军历史由总后勤部长转任总参谋长的唯一。而原師長李贯达后任南京陆军学校副校长1988年授予少将军銜。兩人後期發展一目瞭然,也说明林彪的确厲害慧眼识珠。而一军在傅全有指挥下老山打的不错。被全國賦予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號召全國學習。1985年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1军三个连队荣誉称号:
 

 

步兵第一团六连:英雄硬六连

一师炮兵团七连:神炮连

步兵第二团三连:坚守英雄连
 

 

      当时胡耀邦到老山前线看望官兵,问一军干部,你们军长在那里?回答我們军长在前沿,胡耀邦当时就从沙发兴奋跳起:"现在打仗军长在第一线太少了!" 胡也是军人出身,明白其中道理,林彪在战争年代就曾经多次告诫部隊指挥员必须做到的一点就是:"部队每到一宿营地必须先把周围村庄的道路地形了解清楚才能休息,遇到紧急情况要知道如何带部队撤离,万一部队遇到偷袭,部队就不会乱”。傅明白此道理亲临一线了解情况才能制定出最佳作战方案。

傅全有前沿勘察 

 

  傅打仗有一套,不管是在朝鲜还是在老山,尤其傅对战士特别好,他担任成都蘭州军区司令员期间把西藏新疆的所有边防哨所走了个遍,產生許多故事,不久我會專門撰寫傅全有將軍系列在博客中發表。特别是傅从总参谋长退下来,专门去老山烈士陵园祭扫牺牲的战士,以慰英灵著實感人。

 

 


牺牲的将士们。老军长来看你们了
     


   可以说打坦克成就了傅全有。

 


  打坦克训练为什么会选择父亲的部队?这里有几个原因。


     营房:


  首先是营房有特点,父親部隊營房由3个步兵团,一个炮团一个坦克自行火炮团加上师直属部队一个整师在一起。当过兵的都知道,一般都是以团建制為一個營區,团与团之间距離有的甚至超过百公里,一个整师在一起在全军也少有。父親這個部隊营房是苏式设计,第一任营房主人是空15军的45师(黄继光所在部队)當時還是陸軍,1958年一军從朝鮮回国,刚刚住上自己建的营房没几天的45师,把新营房交给了1军7师。为什么要提到营房?因为打坦克训练是师级规模长期的,步兵和坦克兵在一个营区训练休息都很方便。假如部队长期野外住训成本太高,后勤保障也会非常困难。


     地形:


  明港属于丘陵平原的结合部,而这个结合部恰恰是部队所在地,而营区外西北方向就是丘陵,是坦克团的训练场,地形有特点有难度,便于组织实施观摩和教学。


     交通:

 


  明港虽然是信阳的一个小镇,却有京广战备公路京广铁路由此经过,而且是快车站,附近还有李新店空23师机场(1970年以后为空25师机场,现为信阳明港民用机场),全军各部队交流学习接待都非常方便。


     隶属关系:

 


  虽然1968年军委决定把步兵师属坦克部队上调集中组建坦克师,步兵第7师的坦克自行火炮212团转隶坦克11师改番号为坦克第43团,但坦克团的干部都是老部队的好配合。

 


1军7师坦克自行火炮212团武汉军区装甲兵比武军团总分第一名并获全军装甲兵比武3二等奖,军委副队长叶剑英、装甲副部长兼装甲兵指挥员许光达、副总参谋长张宗逊等接见了参加装甲兵比武的坦克所有权并合影。

 


 

  1971年坦克11师全部换装59式坦克,这样从装备与苏军坦克比较近,效果会比较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父亲所在的第7师,曾是1964年全军大比武,北京怀柔、河南明港、甘肃天水,三个比赛台之一。


    打坦克训练必须是步兵和装甲兵联合顺利完成的,装甲兵为何选择7师?这其中原由让我下一次慢慢道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