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门胜李衍生父子在澳大利亚营商经历
——澳档中山籍华商个案
自一八四十年代末一八五十年代初美国加州及澳洲淘金热开始,香山(中山)县恒美村的李氏族人便前赴后继奔赴上述地区打拼,以求发展。在一八八十至一八九十年代奔赴澳大利亚发展的族人中,也包括李门胜。
李门胜(Lee Moon Sing),出生于一八六八年[1],一八九十年代便远赴澳大利亚发展。跟大部分赴澳寻找梦想的恒美村李氏族人不同的是,他桴海南渡南太平洋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北部昆士兰的谷当埠(Cooktown)后,并没有留在当地发展,而是由此前往东印度洋,来到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西澳洲(Western Australia)寻找机会。他在此间做何营生,因无记录不得而知,但得以在此申请获得了长期居留资格,并获得足够盘缠得以在一九○四年回国探亲,结婚生子,开枝散叶。[2]生于一九二○年元月初六日的李衍生(Lee Yin Sung)[3],便是他此后数次回国探亲所生养的众多子女之一。
自一九○五年结束在国内探亲,李门胜回澳后便未重返西澳,而是在雪梨(Sydney)落脚,在鸟修威省(New South Wales)的不同地方充任菜农。从此后的几年里他踊跃参与各项赈灾救济及反美拒约捐款的情况看,李门胜的种菜生意经营还是不错的。[4]到一九一七年,他还承顶了一间名为“合利园”的菜园[5],可见其生意顺利及财务状况较好。实际上,李门胜是与兄弟李门杏一起经营这间菜园的。他们兄弟可能是一起同来澳洲发展,因在上述捐款活动的捐款芳名里,李门杏也名列其中,只是在承顶上述合利园后,便没有了与李门杏相关的信息。
一九二一年后,李门胜中止了在鸟修威省的菜农生意,进入昆士兰省(Queensland)发展。他先是去到北部的汤士威炉埠(Townsville),随后进一步北上,最终定居于坚时埠(Cairns)。在这里,他还是干老本行,当菜农,并与人合股开设一间商号,称“合利号”(Hop Lee & Co.),租地种菜并做蔬菜水果店批发生意。
一九三七年底,李门胜眼见自己年纪越来越大,经营上已经力不从心,而儿子李衍生也已经十七岁,即将进入十八岁的年龄;此前因自己在澳历年所得,悉数汇寄家用,李衍生也由此而受到了良好教育,读完了中学。因澳大利亚实施“白澳政策”,限制华人入境,李门胜无法将儿子办理来澳协助经营。但经中国政府努力交涉,自一九二一年起澳洲允许符合条件的在澳华人申请在乡子弟及亲属赴澳留学,只是在完成学业或到达规定年龄必须要返回中国。为此,李门胜决定将儿子办理来澳留学,并找机会让他日后能取代自己,继续在澳生活并经营生意挣钱。于是,这一年十二月十五日,他具结财政担保书,填具申请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领儿子李衍生赴澳留学的护照和签证。他以自己参与经营的合利号作保,允诺每年供给学费和生活费足镑,作为儿子在澳留学期间所需开支,准备让其来到坚时埠就读圣阿吉时顿学校(St. Augustine’s College)。鉴于当时留学规定必须要有学校的录取信,李门胜在填表之前就从校长嬷嬷那里拿到了这份文件。与此同时,为了配合有关十四岁以上中国学生须提供英语能力证明的留学规定,李门胜也早早就让儿子手书一份英文信及从中山圣这士英文学校(St. James Grammar School)校长那里拿到一封证明信,作为李衍生在该校读书并已经具备了初步英语学识能力的证据。[6]
位于雪梨的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接到申请后,很快便完成了初审。一九三八年一月五日,总领事保君建将所有这些材料汇总,备函向联邦内务部申请李衍生的留学签证。内务部秘书在检索所有材料齐备之后,于月底行文昆士兰省海关,请其协助核查李门胜的财务状况及确认他与签证申请者之间的关系。
坚时埠海关受托对李门胜的情况予以核实。根据记录,合利号的基础是在坚时埠附近有一大块菜地,面积为六点五公顷,租期为十年,一九四二年到期。不过,税务部门发现,过去几年里,这块菜地根本就没有交过营业税,因而也就没有营业记录;更重要的是,李门胜总是将每年所得大多汇寄回了中国。但根据其本人的估计以及生意规模估算,过去五年中,平均每年所得应为二百一十五镑,这算得上是不错的收入。因这位菜农兼蔬果销售商过往的社区记录良好,邻里关系和主顾关系都很融洽,海关和税务部门都相信上述的收益接近事实,皆相信他的财务状况还算得上稳定。
到三月中旬,昆士兰省海关经与总部及其它省份海关协调核实,李门胜自来澳之后的半个世纪时间里,总计有六次回国探亲记录。第一次是一九○四到一九○五年,是拿西澳海关核发的回头纸出入境;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拿鸟修威省海关核发的回头纸,分别于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六年和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一年两次回国探亲;此后都是拿的昆士兰省海关核发的回头纸,分别于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二八年和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回国探亲。据此,李衍生出生之年,正好是李门胜第三次回国探亲的次年,他当时也仍然是人在中国,因而显示出他们之间生物学意义上的父子关系当无问题,即符合其回国探亲造人的规律。
根据昆士兰省海关陆续提交上来的报告,可以确认李门胜具备监护人和财政担保人的资格;而李衍生虽然刚刚满十八岁,但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才达到十九岁,这是不再接受中国学生来澳入读中等以下学校的规定年龄,且其英语能力的证明也显示出他确实具备了一些基础,符合留学的要求。由是,一九三八年三月三十一日,内务部秘书通过了李衍生的签证预评估。四月五日,中国总领事保君建给李衍生签发了一份中国学生护照,号码是384452。四月十二日,内务部秘书在寄送过来的上述护照上钤盖了入境签证印鉴,入境签证的有效期为一年。随后,将其退还给中国总领事馆,由后者负责寄送给签证持有人。
早就做好赴澳留学准备的李衍生,一俟接到寄来的护照,立即通过香港的相关金山庄购买船票,随后便在香港搭乘“太平”(Taiping)号轮船,于六月一日抵达坚时埠。海关移民局官员对其当场测试英语的结果显示,他达到了入境要求,顺利过关,并当场核发给他十二个月的留学签证。李门胜与其合利号合伙人去到海关将儿子接出,在其住处安顿下来。
从七月一日开始,李衍生正式注册入读圣阿吉时顿学校。可能是在中山就读圣这士英文学校打下的基础,他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环境,英语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比较自如地应付各科作业,在校表现也可圈可点。校长每次提交给内务部的例行报告,都称其学业和品行皆令人满意,因而很顺利地在这里读了一年半的书,直到一九三九年底学期结束。
一九四○年新学年开学之前,即在一月二十四日,中国总领事保君建致函内务部秘书,申请转变李衍生的签证类别,即从学生签证转为工作签证。他在函中表示,去年,李门胜因年迈力衰而将合利号生意卖出,并在西距坚时埠的内陆高原小镇雷文垨(Ravenshou)买了一个生意,是一间销售杂货和水果的商铺。可是毕竟年纪太大,已年过七十岁,其身体状况日渐恶化,各种痼疾缠身,根据医嘱,他急需回去家乡休养治疗调整,但其刚刚接手开展的生意不能停下来,希望内务部能准允其子代为经营。对于二十岁的李衍生来说,当然是很希望年迈的父亲能回国休息并治疗痼疾,而由他留在澳洲,担起经营这间商铺的担子。
内务部秘书按照程序要求昆士兰省海关提供一份详细的报告,作为批复上述申请与否的依据。坚时埠海关依靠警察部门的协助,得知李门胜的上述生意是在去年三月一日才正式接手开业,到上一年六月三十日财政年度结束时,总计四个月的时间,营业额为五百九十四镑。收支相抵,净利润为四十三镑。在这个生意里,还有一位小股东,名叫林充(Ah Chong)[7],是李门胜的妻兄,亦即李衍生的舅舅,但他在里边只占有很小的股份,实际上是担任店员的工作。海关人员反复核查,认为这样的业绩对于一个小商铺来说,如果以一年的营业额计的话,将会超过一千镑,算得上经营良好,有前景。内务部秘书接到海关提交的全部报告后,前后衡量得失,最终接受了海关的意见,于四月二日批复了上述申请,准允李衍生转换身份,代父经营。为此,先核发给他一年的签证,到期可展签,然后累计可申请总计三年的工作签证。而从现在起,李门胜须在三个月内离境回国;待其返回澳洲后,李衍生则须在一个月内将生意经营权交还给父亲,然后重返学校念书,或者离境回国。[8]
李门胜看到这样的批复,自然非常高兴,这也是他想要的结果,也是申请儿子来此的主要目的。作为一位七十多岁历经风霜的老人,此番回国,也不知是否还能返回澳洲,但能将自己在澳洲几十年经营的结果传给儿子,让他在这里继续发展,他也算是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堪慰平生。于是,利用余下的三个月时间,在手把手地将所有生意流程教给儿子及对相关的注意事项反复交代之后,李门胜便在七月七日登上路经坚时埠驶往香港的“太平”号轮船,回返家乡,或者就在香港定居养老。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中山也经常遭受到侵华日军的扫荡,香港也在此后不久被日军占领,李门胜是否能顺利回到家乡或是否能在香港定居,无法而知。
在随后一年里,李衍生虽努力经营,也将年营业额维持在一千镑以上,但仍显示出生意的艰难。而从一九四一年底到一九四二年初,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对日宣战,全国大力动员的结果,昆士兰省北部地区又成为时刻预防日军偷袭侵略的前线,偏僻乡村的生意难做,其生意营业额下降得很厉害。为此,一九四二年八月二十六日,中国驻雪梨总领事段茂澜致函内务部秘书,表示因昆省北部乡村经济凋敝难以维生,申请准允李衍生去往雪梨,仍以其父亲的名义继续在那里从事同样的生意,如此可使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对于上述情况,内务部通过当地海关和警察部门核实确认后,于九月十六日予以批复。与此相适应的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澳大利亚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盟国,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因此,澳大利亚提供给所有因战争而滞留在澳之盟国公民三年临时签证,有效期至一九四五年六月三十日;到期如果战争仍未结束,则该项签证自动展延两年。由是,李衍生也同样享有此项政策红利。
李衍生获得了上述批复,意味着他可以自由移动。但他决定不去雪梨了,毕竟雪梨虽然大,也有市场,因其人生地不熟,重新在那里起步会很困难;而留在昆士兰省,尤其是在坚时埠的话,可能就会容易得多,因为他在这里读过书,父亲的熟人也多。更重要的是,因为战争,自一九四二年中起,该埠周围糜集有大量的驻军,包括澳军和美军,他们是相当大的消费群体,对各类生活物资需求甚殷。李衍生遂与另外两位战前获准从广东前来此间当店员的乡人合股,在坚时创办一间商行,名为Que On & Co.(桥安号,译音),专事蔬菜水果的批发和零售。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五日,内务部批准了他们在坚时开店及所用商铺名称的申请。
上述三人合作将桥安号商行是否运作了起来,档案未见提及,不得而知;检索战时在坚时埠当地的传媒报导,亦未见与该商号相关的任何信息。但在一九四四年七月,存在着一则李衍生所开设的以其父亲名字作为店名的“李门号”(Lee Moon & Co.)商铺为赈济战俘捐款的记录。[9]可见,最终的结果是他独自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商铺。对此,一个合理的推测是:虽然上述三人的合作获准运行,但最终可能因理念及权益与分配问题等无法解决,大家只能散伙,各自为战。而根据另外的一份澳洲档案宗卷,此时的李衍生还在小镇雷文垨埠继续经营生意,到一九四六年二月十三日才将其关闭。也就是说,他在准备与人合伙做生意以及最终自己在坚时埠创立自己的店铺时,仍然没有将父亲开在那个小镇上的商铺关闭或卖掉。而且还因战争的关系,也使得这个坚时埠的后方小镇流动人口增多,主要是军人和战时辅助人员,其商铺生意额也随之大增,从一九四五年七月一日到其关闭生意之日止,该店的营业额达到三千二百四十镑,可见战时带来的生意相当不错。至于在坚时埠的李门号商铺,一九四五年七月一日到一九四六年六月三十日的财政年度里,营业额也有二千二百二十一镑,显示出其生意经营得也不错。两年后,李门号商铺的营业额达到六千七百四十八镑。[10]而他从开设李门号商铺始,有时候也将这个店铺名作为自己的名字,从而使自己的名字与店名合二为一,并且在登记时将商铺东主的名字直接写成了罗伯特·李门(Robert Lee Moon),使自己彻底当地化了。
根据澳大利亚政府相关规定,如果在澳年长华人业已经营一项生意长达十五年以上,且年营业额达二千五百镑以上者,可申请一位海外帮工前来协助经营,而在这位长者退休后,还可继承该生意,继续经营。[11]档案中没有再提到李门胜,显然,以他当时的年纪回到国内,到一九四八年时,即便仍然健在,也已超过了八十岁,亦已无法再乘海轮进行长途旅行重返澳洲;而此前李衍生申请以父亲的名义重开生意,事实上也是使其经营的商铺与父亲当年所创生意具有延续性的联系,这也为其此后按照上述移民规定申请在澳大利亚长期居留下来创造了条件。
由是,随着商铺生意的逐渐扩大,李衍生也相应地在一九四八年一次性获得了五年有效期的居留签证。[12]如此一来,就使他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回国探亲,处理家事;[13]同时,他也因商铺营业额的提升,得以获准从海外聘请员工前来坚时埠协助经营。[14]于是,这一年,他把自己的弟弟李衍培(Lee Yin Poy)申请来到他的商铺帮忙。[15]由此,其生意越做越好,到一九五七年,营业额已达到近八千镑。[16]
而早在一九四五年,李衍生就在坚时埠和一位在澳出生的华女(Mary Isabel)结婚。到一九六十年代,他最终得以归化为澳籍[17],也包括他的弟弟李衍培一家。[18]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李门胜填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领儿子李衍生赴澳留学的护照和签证。
一九三六年,六十七岁的李门胜申请回国探亲所用的回头纸。
一九三八年六月一日,李衍生入境卡上的照片。
一九四八年,李衍生的外侨登记卡。
[1] Sing, Moon - Nationality: Chinese [DOB: 1868, Occupation: Gardener] - Alien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No 12268 issued 13 July 1921 at Thursday Island, NAA: BP4/3, CHINESE SING MOON。
[2] Moon Sing, NAA: SP42/1, C1905/5431。
[3] 该生日应该是农历,换算成公历应该是二月二十五日。
[4] 例如,“澳洲拒约:本埠公利盛号劝捐拒约缘簿芳名列左”,《东华报》(雪梨)一九○五年十一月十八日,第五版;“救济同胞”,《东华报》(雪梨)一九○六年八月四日,第五版;“救济同胞”,《东华报》(雪梨)一九○七年五月十八日,第六版:“捐赈水灾”,《广益华报》(雪梨)一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第四版。
[5] 见“承受告白”,《东华报》(雪梨)一九一七年五月五日,第七版。
[6] Lee Yin Sung - Student exemption [1cm], NAA: A433, 1947/2/2134。
[7] Application for Certificate of Domicile for Ah Chong, a gardener from Mulgrave River, Cairns, NAA: BP342/1, 12504/303/1903。这份档案极可能就是林充的在澳记录,显示他在一八九十年代就来到澳洲昆士兰,因到一九三九年的在坚时埠同一个地方的档案,也是同一个人。见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Ah Chong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Canton - departed for China per TAIPING 23 April 1936 returned Cairns per TAIPING 29 July 1939, NAA: J2483, 535/59。
[8] Lee Yin Sung - permission to transfer business from Ravenshoe, Queensland to Sydney [box 20], NAA: SP42/2, C1943/2685。
[9] 详见坚时埠的报导,“Prisoners of War Appeal”, in Cairns Post, Thursday 10 July 1944, page 4。
[10] Lee Yin Sung, Lee Moon - born Canton 1920 - Firms file, NAA: J25, 1957/3268。
[11] 参见:Arthur Sue Kee - Student passport - Business exemption, NAA: A433, 1946/2/4202。
[12] Application for Certificate of Exemption - LEE Yin Sung born 6 January 1920, NAA: A446, 1956/60577。
[13] SUNG Lee Yin – Chinese, NAA: A435, 1948/4/835。
[14] Lee Yin Sung (Lee Moon), NAA: BP210/9, 72。
[15] Poy, Lee Yin born 1926 - nationality Chinese - arrived in Cairns on CHANGTE 4 July 1948, NAA: BP9/3, CHINESE POY L Y。
[16] Lee Yin Sung, Lee Moon - born Canton 1920 - Firms file, NAA: J25, 1957/3268。
[17] Lee Yin Sung, Lee Moon - born 1920 Canton - Lee Moon Store [ Robert Lee Moon, proprietor of Lee Moon Store, Cairns] - [ arriving in Australia 1 June 1938 in the Port of Cairns on the MV TaiPing, NAA: J25, 1965/9337。
[18] Lee Yin Poy and wife Lau Chun Wai, NAA: J25, 1965/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