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十一):高要刘三
高要白土村
刘三(Lau Sam),又名域打刘三(Victor Lau Sam),高要县白土村人,生于一九一三年八月十五日。申请刘三赴澳留学的刘华甫(Wah Poo),虽然是以他的监护人名义出现,但档案中也没有说明他与刘三的关系。通常来说,当时申办孩子赴澳留学的人都是其在澳之父辈;但在一九二十年代上半期之前,也有少数叔叔伯伯或者舅舅申请其子侄辈、甚至兄长申请小兄弟前来澳大利亚留学的事例。
根据其它相关的档案宗卷显示,刘华甫不是刘三的父亲,极有可能是他的伯父。刘华甫大约生于一八六八年,早在十九世纪末年(大约是在一八八十年代或者一八九十年代初)就从家乡来到澳大利亚发展,他从昆士兰(Queensland)最北部的港口谷当(Cooktown)埠入境,随后便在该埠及当时位于白马河(Palmer River)畔的矿镇——梅镇(Maytown)之间做生意,最终定居于谷当埠[1],在此开设一间杂货铺,名为“协安记”(Hip On & Coy),售卖日用杂货与蔬果,生意兴隆,家境殷实。随后,他回国娶了一八八○年出生在梅镇的阿芬(Helena Ah Fun),后者是在五、六岁时跟随父亲返回中国乡里,在国内长大。阿芬在一九○四年曾返回谷当埠跟丈夫住了一年后回国[2],然后又于一九一二年又去到谷当埠住了六年,一九一八年再返回中国[3]。上述档案资料显示,一九一三年刘三在国内出生时,刘华甫夫妇皆身在谷当埠,可见刘三并非他们的儿子。而阿芬在谷当埠所生的儿子,则按照刘华甫在澳大利亚所使用之英文名字的习惯,将Wah Poo(华甫)作为姓氏,儿子就叫做庇得华甫(Peter Wah Poo)[4]。其在姓名的拼写上,也与刘三(Lau Sam)不同,这也再次表明刘三并非刘华甫的儿子。由此推测,刘三显然是刘华甫在国内的弟弟所生的儿子。
刘华甫在一九一八年底陪着妻儿一起离开澳大利亚返回中国探亲,在家乡住了四年后,于一九二三年二月十四日再返回谷当埠[5]。可能在家乡探亲时便已跟刘三的父母商定,要将侄儿办来澳大利亚留学读书。于是,经过一番准备,待刘三年满十周岁后,刘华甫便在当年八月十九日填好申请表,递交给位于美利滨(Melbourne)的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为刘三赴澳留学申办护照和签证。他以自己经营的“协安记”商铺做保,允诺每年供给膏火一百一十镑给刘三作为留学期间的开销,要把他办到昆士兰谷当皇家学校(Cooktown State School)就读。
接到上述申请后,中国总领事馆并没有对其予以及时审理,而是将其搁置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事实上,同一时期递交上来的同类留学申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耽搁,这可能与这段时间里中国总领事馆耗费了大量精力,与澳大利亚内务部商讨修订一九二一年实施的《中国留学生章程》,因为自其实施以来暴露出一系列的管理上的问题,内务部希望收紧条例,而中国总领事馆则希望为中国留学生争取多一些权益,多方交涉往返,耗时费力。直到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三日,这份申请才获得审理,当天由中国总领事魏子京给刘三签发了号码为425/S/25的中国学生护照;五天后,内务部也为其批复了入境签证。
在中国家乡收到由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寄来的上述护照之后,刘三的家人又经过一年半左右时间的联络与安排,即为他找到了一路同行的监护人之后,才为其订妥船票,从香港搭乘“太平”(Taiping)号轮船,于一九二六年九月三十日抵达昆士兰北部重镇坚市埠(Cairns)入境。在九月二十七日该船进入澳大利亚水域的第一道关口珍珠埠(Thursday Island)时,刘三被上船检查的卫生防疫人员查出在航海途中罹患了疥癣,好在感染程度较轻,当即就在船上给予治疗。待三天后抵达昆士兰北部重镇坚市(Cairns)时,已经大体痊愈,准予入关。刘华甫从海关将其接出来,带回谷当埠,将其安排住进了他的“协安记”商铺里。因他本人很快就要再次回国探亲(次年一月离境)[6],走之前有许多事儿需要办理,无暇顾及这位侄儿,便将刘三托付给阿伟(Willie Ah Wee)负责照顾。阿伟是刘三的堂兄,生于一八八二年,一八九十年代末由刘华甫从家乡带出来到澳大利亚发展,跟着叔父一起经营“协安记”商铺;他因来得较早,得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永久居民[7]。
刘三抵达澳大利亚之时,正好是《中国留学生章程》修订条例于一九二六年七月开始实施之后。按照新条例,在此之后来到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一是最低年龄限制在十周岁,最高到二十四周岁;二是皆须入读需要缴纳学费的私立学校,而不能再像此前那样可以入读公立学校;三是如果年龄超过十三周岁,须提供英语学识能力证明。但是,在一九二六年上半年之前获得护照和签证的中国学生,则不受此项规定的限制。为此,内务部特别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上半年获签的中国学生护照上注明:“执此护照之学生因经中国总领事与内部大臣商定准其来澳读书不照新章规定之年龄及须有英文程度之资格”。刘三此时虽然刚刚满了十三周岁,但因持有内务部去年核发的入境签证,自然无须提供英语能力证明,而且仍然可以按照其伯父刘华甫原先的安排,进入公立学校性质的谷当皇家学校读书。
从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一日开始,十三岁的刘三正式注册入读谷当皇家学校。在来澳大利亚之前,刘三学过一点英语,但会话还比较困难。进入学校后,他表现得很勤奋,也很守规矩,虽然短期内还无法完全听懂课程,但因努力学习,在语言上表现出了极大的进步,一年后就可以应付相关的课程作业了。他在这间学校里读了三年,英文写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九二九年十月,十六岁的刘三结束了在谷当皇家学校的课程,挥别伯父和堂兄,赶到坚市,于当月二十六日搭乘路过该埠的“太平”号轮船,驶往香港回国。他总计在澳留学三年,完成了小学课程。离开澳洲时,他没有告诉中国总领事馆,也没有知会内务部,更没有提出申请再入境签证,表明他的离境回国是一去不复返,此后澳大利亚的海关记录中也再找不到他的名字。
一九二三年八月十九日,刘华甫以监护人名义填好申请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办域打刘三的赴澳留学护照和签证。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三日,中国总领事魏子京给域打刘三签发的学生护照。
刘华甫一九○五年三十六岁时获得的长期居民证书。
一九一八年(时年三十七岁)刘华甫夫人阿芬申请的回头纸。
一九○六年阿伟申请的回头纸。
档案出处(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档案宗卷号):Sam, V Law - Student passport, NAA: A1, 1928/9083
[1] Wah Poo of Cooktown, Qld - birthplace: Canton, China - departed Cooktown, Queensland on the Australian 1 June 1905, NAA: J2482, 1905/48。
[2] Application for the re-admission of Wah Poo's wife, Melina (Ah Fun), NAA: A1, 1912/17072。
[3]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Helena Wah Poo (of Cooktown)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May Downs, Queensland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CHANGSHA on 6 November 1918, NAA: J2483, 263/17。
[4]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Peter Wah Poo (of Cooktown) - Nationality: Australian born Chinese - Birthplace: Cooktown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CHANGSHA on 6 November 1918, NAA: J2483, 263/15。
[5]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Wah Poo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Canton China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CHANGSHA 6 November 1918 returned Cairns per ST ALBANS 14 February 1923, NAA: J2483, 335/052。
[6]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Wah Poo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TANDA 25 January 1927 returned Thursday Island per TAIPING 30 May 1933, NAA: J2483, 514/63。
[7]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Willie Ah Wee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Canton - departed for China per TAIYUAN on 30 December 1906, returned to Cairns per EASTERN on 21 April 1910, NAA: J3136, 190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