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移民创业篇:餐饮业的传奇——陈灿

(2022-08-10 04:39:03) 下一个

  【移民创业篇】餐饮业的传奇 - 陈灿
  《澳华家园》总第18期

上海-香港-台湾-香港-澳洲,一个不安分、调皮捣蛋的男孩如何成为中餐餐饮业的传奇。请看澳华家园第18期《餐饮业的传奇-陈灿》

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去过布里斯本(Brisbane)的中餐馆——国宾饭店(David's Restaurant)的人,都会记得其独特菜式及高端服务,也一定会记得这位英俊潇洒的餐馆老板。


   嘉宾:陈灿
   历史研究、讲述:粟明鲜
   采访:粟明鲜、韦钢
   主持:韦钢
   拍摄制作:韦钢

视频链接(海外Youtube)
https://youtu.be/wGq3oJBXPuo
中国大陆观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B4y1a76U/
 
澳华家园网站:https://australiahome.net/
澳华家园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_-O3ljDcWiGh81dkjBuKw

附:

陈佩燊——缔造餐饮业传奇

自来到澳大利亚起,陈灿先生就一直都以David Chan这个名字行于世,且其在布里斯本经营的餐馆也以其英文名字命名,在二十世纪最后的四分之一期间,成就其在餐饮业的辉煌。

陈佩燊(亦名陈灿)1942年生于上海,父亲名叫陈君燧,是在上海经营棉纱业的商人。陈先生原籍广东省南海县,这里是中国缫丝业发祥地之一,近代中国最早的机器缫丝厂就是由其乡人陈启沅在南海开设。缫丝业虽与棉纱业不同,但有关联。显然,陈家的先辈去到上海,从事棉纱业贸易,陈君燧接续经营。到1940年代,陈家就在上海和广州及香港都有分行,颇有财力。

抗战胜利后,陈佩燊随家人去到广州,后来去到香港。1949年后,因上海和广州的公司都因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而丢失,只剩下香港一间公司,独立难支,陈君燧便把家搬到台湾,在高雄开办一间棉纱厂。因出生上海,原籍广东,加上又曾在穗港两地生活,在台湾读书,因此,陈佩燊的上海话、粤语和国语都很好。到1959年,因不想服兵役,陈灿和弟弟陈佩尧(Robert Chan)便偷渡到香港,一边读书,一边通过叔叔与澳大利亚驻香港总领事馆官员的交涉,办理好赴澳大利亚留学的签证。

待诸事办妥,陈佩燊陈佩尧兄弟俩搭乘从香港启程的班轮,于1962年1月27日抵达悉尼,踏入澳大利亚土地,开始其留学及此后在澳成家立业的历程。兄弟俩来到位于布里斯本西部的Ipswich,入读的是这里的Boy’s Grammar School——昆士兰州最早的中学,也是颇负盛名的天主教会主办的学校。

家境优渥的陈佩燊是不同凡响的。在Ipswich留学的第一年里,他是风云人物。刚入学,他买了一部摩托车,和兄弟风驰电挚,为人侧目;与朋友打猎,被猎枪子弹贯穿自己左腿和朋友右脚;开车出门兜风,同车六人住院,陈氏兄弟留医长达三月……。也是在其住院治疗期间,教区主教去探望陈佩燊多次,与其长聊,这对陈佩燊日后的人生发展有很大影响。此后,陈佩燊一直跟这位主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陈佩燊在这一年里最大的成就,是俘获了小他两岁的姑娘Carole的心。1963年6月25日,他们俩就举行了婚礼。随后,他申请到了永居并很快入籍澳洲,成为公民。由此,陈佩燊就步上了在澳人生发展的轨道。

结婚后,陈佩燊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发展。他决定去学做西餐。很快,他就进入开设在布里斯本Mater Hospital附近的国宾饭店当厨师,中西餐都应付裕如。1964年,当该饭店老板因家属无法赴澳而求他往时,陈佩燊将餐馆买了下来夫妻一起经营。随后,他弟弟陈佩尧也步他后尘与澳女结婚,加入餐馆经营。如此,一直到1968年,经营得有声有色。

然而,陈佩燊并不满足,他希望能有所突破。1969年,在把国宾饭店交由弟弟陈佩尧经营后,他经人介绍,租下位于St Lucia Village里边Hawken Drive 225号的一个单位,经一番装修,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叫做David’s Restaurant。他采取了新的做法:经营正宗中餐,也辅以西餐,但用西式服务。所有的服务生都是当地女生,一式的工作服,一式的白手套,客人到来,都奉上热气腾腾的毛巾;从香港请来的大师傅主厨,并向麦当劳学习,总是不断推出新餐品。换言之,他走的是高端路线。这样的结果是,他的餐馆大火!开门就已经有人排队,许多专业人士和商家都争相选择到他的餐馆就餐,过生日;而他的服务也到家,总是让客人留下反馈意见及地址和联络电话,定期与他们联络,因而回头客比例较大。因服务到家,菜品可口新颖,客人多,名声在外,电视台也常常报导,并请陈佩燊去做示范表演,成为当时布里斯本中餐馆的一个标杆企业。1984年,他把这个餐馆开到布里斯本市中心Elizabeth Street,就在Hilton Hotel的对面,是相当豪华的一家酒楼。无论是生日派对,还是社团庆典,他的酒楼都提供最高档的服务和餐品,甚至1992年深圳市与布里斯本史结成友好城市,在南岸公园举行的欢迎深圳市长代表团的盛大庆典活动,就由David’s Restaurant具体负责相关的餐饮服务。

陈佩燊的餐饮业做得极其成功。随后,其父母和妹妹在来澳洲探望他时,适逢1976年的大赦,也就留在了澳大利亚发展。陈君燧在这里继续经营贸易,而陈佩燊的弟妹们则分别经营他此时还拥有的另外三间中餐馆:位于Mt Gravatt的Min Palace Restaurant;位于黄金海岸的Ming Dynasty Restaurant;以及位于布里斯本北部Kedron的Mandarin Restaurant,加上他自己名字命名的两间,总计五间中餐馆,全部都拥有酒牌。

他总计做了35年餐饮业,其中餐菜品西式服务是其成功的秘诀,缔造了一段中餐在布里斯本的传奇。当然,他那几十年的餐饮业经营,也并不是都能盈利,也受政策和市场的影响极大。1985年,澳大利亚取消了交际税,对于走高端路线的David’s Restaurant来说,顿时失去了一大批客人,因为商业用餐再不会像以前那样可以完全计入公司或机构的必要开销之中,他们要卡住自己的钱包,就不得不减少光顾高端餐馆。由是,陈佩燊在此之前的餐馆是非常火爆的,仅酒水一项,就是餐馆盈利的大头。而此后,因其餐馆的装修本身就花费甚巨,上述政策的实施使其业绩下降,收与支就此易势。于是,在1990年代末,他陆续将其餐馆卖掉,结束了在餐饮业的传奇生涯。

自来到澳大利亚,陈佩燊就积极融入澳大利亚社会与生活。除了婚姻,他所经营的餐饮业,也是以中国文化的传统与西方的经营理念相结合,服务于社会;在其经营高潮时期,他也积极捐款资助当地的公益包括体育活动,即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履行一个澳大利亚公民的职责与义务。现在,早已退休的陈先生与他的结发妻子Carole过着幸福的晚年,他们的一对儿女也都各自发展,开枝散叶。

5-7-2022

资料来源:1)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与David Chan相关的宗卷;2)对陈灿先生访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