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亚包中国战俘墓园引起的激荡——《南太平洋祭》(57)

(2012-01-23 22:22:11) 下一个


第七章
          
魂兮归来

        英雄不再无名——亚包中国战俘墓园引起的激荡

        对于一些几近湮灭的史实,如果我们用心去挖掘了,也为此做了初步的整理,并予以披露,就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而是想表达一下心声。如此,也就必然会引起公众之反响与共鸣。亚包中国战俘的史实披露之后,实际结果就是这样。

        笔者于2007年在个人博客里披露新不列颠岛亚包被释中国官兵的照片,主要因为在这些照片后面所隐藏的,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是1500多名中国抗日军人在新不列颠岛四年的人生经历。中国抗日战争波澜壮阔,这些被俘的中国军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滴浪花,甚至还很不起眼,而且他们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时刻,就被日军强行押送到了这个西南太平洋的海岛,最终有700多人惨遭屠戮和病毙,埋骨于这茫茫的热带丛林之中。尽管如此,他们也是中国八年抗战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笔者所期待的,是由此而唤起有心人士的关注,能开展对这方面的研究,整理这方面的资料,让后人能了解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还想通过档案资料与死难官兵墓园现场的比对,能找到在这个海岛上死难的中国抗日战俘的墓园位置,能去祭奠这些饱受屈辱而又寂寂无闻的英雄,即使他们是因战败被俘,而最终死在了异国他乡。根据澳大利亚的档案资料,死在亚包的700多名中国战俘,战后约有半数的遗骸被其幸存袍泽找到,迁葬到亚包中国军人公墓,与在遣返回国前因各种原因死亡的少数几位被释中国战俘葬在一起,总数达376人。[1]

        我坚信,我道不孤。

        2008年春节前的一天,我的电子邮箱里多了一份邮件,这是一位网友来信,表示对亚包中国战俘墓园感兴趣。我当即回复,并告诉这位网友,我披露出来这些资料,就是期待有心人士能为之做点什么,哪怕是一点点。为此,希望他能提出好的建议。次日,我得到了更为热情的答复。来信者是台湾《联合报》记者程嘉文先生,他在大学时也是念的历史(显然,共鸣也是有基础的),因近期寻找海外中国抗日将士墓园,才跟踪追击找到我的个人博客。他不仅表示想为此在媒体上作一报导,尽其能力为这些埋骨异域的忠魂做些事情;更可贵的是,他还邮发给我四张亚包死难中国官兵墓园照片,涉及吴坤上尉等三人的坟墓,非常珍贵。他告诉我,这四张照片中的死难中国军人坟墓,也许与我披露出来的亚包死难中国军人墓园相同,也许是位于不同的地方。希望我在看到这些照片后,能提供与此相关更为详细的资料。[2]

        实际上,在博客中贴出亚包被释中国官兵资料前,我曾经于2007年咨询过张荣煦先生有关亚包中国战俘公墓的情况。张先生说,那叫中国军人公墓,后来被当地政府给平掉了。听闻如此结果,我当即觉得不解,便问道,当地同时还有盟军的其他战俘公墓,如印度战俘公墓和澳洲军人及英国军人公墓等,都被精心维护、修整得很好,何以中国战俘公墓遭受如此凄惨下场。张先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地回答说,1946年所修的中国军人公墓,实际上是相当简陋的,一个土堆而已。过了许多年后,因无人看管和维护,公墓已经破败不堪。当地华人财力有限,劫后余生之际,也无力顾及。1950年代,他曾服务于新不列颠岛的中国国民党支部,与当地华人领袖多次向台湾当局来访的党政要员反映过此一问题,希望当局也像其他国家的政府一样,专门拨款维修中国军人公墓。只是信息传了过去,就犹如石沉大海。听了张先生的解释,我感觉挺不是滋味的。张先生继续道,1975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建国,大部分当年在亚包的华人则于此前后已归化为澳籍公民,逐步撤离亚包,大部分移民到了澳洲。此后,这个中国军人公墓的情况如何已无法探知。有鉴于亚包这个城市本身就在活火山口旁,1990年代的一次火山大爆发,可能早已将这个墓园湮灭了。[3]

2007年,亚包,吴坤墓园三座墓碑全景。(照片来源:程嘉文)

2007年,吴坤墓碑。(照片来源:程嘉文)

2007年,孔宪章上士墓碑。(照片来源:程嘉文)

2007年,亚包,吴坤墓园简介。(照片来源:程嘉文)

        从张荣煦先生对此问题的解释以及上述程先生提供的照片看来,显然这四张照片中的吴坤等人坟墓并非位于中国军人公墓附近,因而也就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亚包中国军人公墓凶多吉少。为此,我与程先生笔谈甚至电话联络多次,总希望能为找到这一墓园尽点儿力量。与此同时,我也在自己的博客中,将程先生提供的这四张亚包死难中国抗日军人墓园照片贴出来,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问题。

        20081222日上午,接到程先生来电,告知经他努力,终于能够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军战俘荒冢一事,刊登在台湾《联合报》上。对他为此所做的努力,我深表感谢并衷心赞赏。毕竟有人在媒体上呼吁,希望两岸当局皆能善待此事,让昔日抗战英雄可以魂归故里,入祠忠烈。随后,台湾东森电视台的一位记者也越洋致电给我,询问现在这中国军人战俘墓园是否还在,或者破败到何种程度,以及他们的后裔是否居住在当地,对此有何种反映?我据实以告:墓园已经荡然无存,而那些忠烈在当地根本就没有后裔。活着下来的中国战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皆被陆续遣送回国;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又在接下来的内战中,丧失了生命,故很少有人再提出如何抚恤这些英烈的家人和后裔。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
        坦率地说,经程先生的报导,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在远离中国的南太平洋这个海岛上,曾经有一大批中国抗日将士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鬼子押运至此,残酷奴役并埋尸丛林的史实,从而让中华民族的后代不要忘记他们,就已达到了笔者披露这些史料的初衷。

        尽管如此,亚包中国军人墓园史实再经媒体的披露和网络的传播,所产生的反响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因为程嘉文在《联合报》上的报导,首先引起了大陆网友的注意。几天之后,有网友将此报导在搜狐网站上张贴,遂在网络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于2008年底至2009年初,网上发起迎接海外抗日壮士遗骨活动。又鉴于亚包中国官兵中有著名的四行孤军,故网友们纷纷将此与其挂钩,形成了一股迎接海外抗战英魂尤其是“八百壮士”遗骨回国的热潮。由此,也吸引了其它媒体的关注和广泛报导。亚包中国战俘幸存者之一的施方舟以及他对那段往事的回忆,就是这个时候经媒体挖掘给报导出来的。

        在民间及网络的热情推动下,官方也对此表达了极为关切的态度。中国外交部北美洲大洋洲司官员对媒体表示,已经紧急安排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大使馆对墓地位置实地察看。2009324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则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将以隆重、庄严的方式纪念在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抗战将士遗骸归国。

        与此同时,位于海峡另一边的台湾岛上,经媒体《联合报》及东森电视的报导,亚包中国战俘及其死难将士墓园一事,迅即成为热门话题,并由媒体推动,政府部门极力配合,确定战后返回中国的762名亚包中国战俘幸存者,其中可能有214人于1949年前后撤退到台湾,而目前台湾岛上尚有三位幸存者,即李维恂、卢新芳和李焕文三位先生。[4]

        因上述报导引致台湾岛上最令人瞩目的举动,是国防部的现勘及迎灵小组。鉴于舆论呼吁政府协助处理海外抗日将士遗骨,以慰忠灵,加上大陆官方的表态及网络媒体的广泛报导,20092月下旬,国防部遂派遣专案现勘小组前往亚包,勘查寻找中国军人墓园及进行现场清理工作。37日,现勘小组完成了任务,并将在亚包阵亡将士英灵总牌位迎回了台北,安奉于圆山大直忠烈祠。

        海峡两岸舆论与官方对亚包死难中国官兵墓园及遗骨的反应与关注,无论是出于何种立场或考虑,都在在显示出,这是对全体中国人民抗日史实的重视以及对历史的负责,是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展现。它表明,在抵御外侮、捍卫民族独立时,中国军民,无论是来自哪一党哪一派以及哪一个阶层,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些为反抗侵略、保卫国家而献身的抗日官兵,无论是葬在何处,他们都是国之英灵,民族之魂,都应受到华夏儿女的关注,值得后人尊重与纪念。



[1] Rabaul War Cemetery, Chinese troops, A8234, 30A

[2] 详见笔者博客文章,《流放在热带丛林的中国抗日将士()》。

[3] 张荣煦先生访谈,2007927日,澳大利亚布里斯本。

[4] 李志德、程嘉文:《巴纽战俘清查 找到在台幸存者》,《联合报》2009329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鬼谷雄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秦伯的评论:
外交部秦刚曾说要以最高礼遇对待这些抗日将士。但到现在也未见有何行动。我去过新不列颠岛亚包现场,据告知,中国驻巴新大使馆只是委托在当地的中资机构代为查看这些死难之抗日将士墓园。
秦伯 回复 悄悄话 顶,一篇花了心血的令人扼腕的报道。 但愿这些客死异国的抗日军人能有妥善的结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