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再访张荣煦先生——流放在热带丛林的中国抗日将士(续二)

(2008-06-11 07:50:35) 下一个


再访张荣煦先生

网友Erwin不久前来函询问有关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的中国战俘资料发掘的进展情况,真是不好意思,一直未能抽出时间来。一来是因5月初之前都在全力以赴地编辑宫颈癌疫苗发明者周健博士纪念文集二来是刚刚完成前一个任务,又碰上中国四川大地震,此间整个华人社区都在为此奔忙。期间虽也见到过张荣煦先生,但他以近八十岁高龄,也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为地震灾区筹款活动,故未能约上时间。直到昨天,才有机会与张先生一晤,就流放在新不列颠岛热带丛林中的中国抗日将士的资料问题再次请教他。

上述Erwin君提供的亚包中国军人墓碑,应该是另行埋葬者,而非当年之中国战俘公墓之一部分。张荣煦先生在看了照片之后,也认为这不应是公墓所遗留者,并认为这些墓碑所在,当在当年公墓的山上,因为当年的公墓地势比较平坦。

另外,Erwin君提到的亚包当地华人冯先生(音),乃当年侨社侨领司徒先生之婿,或与布里斯本的司徒德均有亲戚关系。经询问张先生,应该不是,此司徒与司徒德均之父应非同一人,因为广东四邑地区(台山、恩平、开平、新会)姓司徒者众,新不列颠岛的华人则以来自四邑者最多。 

前面提到的吴燕和博士所著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华人百年史》一书,其中并未提到这些中国战俘。在吴著的序言中,曾特别向许多为该书提供资料的亚包华人致谢,其中就包括了张荣煦先生。为此,特向张先生提问,当时何以未有向吴博士提供中国战俘的材料?其答复是,吴博士当年列出的许多问题里,根本就没有任何有关涉及这方面的事项,故无从提供。他补充说,吴博士所致谢的人中,实际上有许多人的年龄比他还小,这些人自然更不记得当年这些事儿了。据张先生的解释,另外一个原因,是当地华人中文不行,英文也好不到哪里去,整体的文化水平较差,因而也造成了这些资料难以被收集整理。看来,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与张先生的会晤,还是很有收获。我在贴出的流放在热带丛林的中国抗日将士(3)一文里,有张澳军参谋总长 J. Northcott 中将视察在亚包的盟军部队,也顺道前往中国军营视察时,与澳军雇用的当地华裔译员Tim Mach先生聊天的照片。我问张先生是否认识Mach先生,结果出奇地好。张先生告诉说,Tim Mach的中文名叫麦添强,现仍健在,就住在布里斯本,是1960年代才离开亚包前来澳洲的。麦先生不暗华语(普通话),当年曾在澳大利亚读书,英语流利,因而被澳军聘为议员,张先生当时只是志愿的帮忙者而已。但麦先生不懂普通话,又如何与中国战俘沟通呢?说来有意思,当时澳军中有一位人士,姓Ferguson, 曾任上海YMCA(基督教男青年会)的职员多年,懂华语(普通话),但读和写都欠火候,就由他与麦先生搭档,共同为前中国战俘服务。张先生应承将代为联络麦先生,以便就有关在新不列颠岛的中国军人问题咨询他。这算是拜访张先生最大的收获吧。 

Erwin君提供的照片里,67师和新30师均属于当年中央军,隶属顾祝同的第三战区,而非孙立人的部队。这也印证了部分资料里所说的,这些中国战俘是在1942年从上海和南京的战俘营里挑选出来而转送于新不列颠岛的。

下面是张荣煦先生的近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