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桂系历史研究资料简介(九):美国档案(私档三)

(2007-05-15 04:10:56) 下一个


一、档案资料
1、美国档案(续八)

私档之三

前面介绍的是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东亚图书馆的个人档案。实际上,在美国还有哥伦比亚大学收藏的有关民国重要人物的档案,也非常有价值。最重要者,莫过于它的中国口述历史项目,因为这里是美国最大的中国口述历史资料中心。

有关民国历史的口述项目,主要有二项:其一是民国名人回忆录。这个自1958年开始的项目,至今已访问并撰写了16位名人的回忆录,其名单如下:

姓名:   蔡增基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Choy Jun-ke
录制年份:  1970
简历:   蔡增基,1890年生,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民国4年(1915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任广东省议会议员,两广都司令部外交委员,北京《邮报》(英文)副编辑长,香港工商银行经理;民国11年8月,任北京政府农商部秘书;民国15年11月,任广州国民政府交通部铁路处处长;民国 16年11月起,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金融管理局局长,铁道部管理司司长;民国17年12月,兼沪宁、沪杭甬铁路管理局(以下简称“两路局”)局长等职;民国19年任杭州市市长;民国20年4月,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民国25年2月,任招商局总经理。民国36年7月底,被民社党全国代表会选为海外执行委员;民国36年8月,被民社党革新派全国代表大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迁台后,赴美定居。

姓名:   陈光甫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Kuang-fu Ch’en
录制年份:  1961
简历:   陈光甫(1881-1976)中国银行家。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江苏镇江人。1909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同年回国。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银行监督。1914年转任中国银行顾问。翌年6月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27年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为蒋介石筹募军饷。同年创办中国旅行社。1928年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和交通银行董事等职。1931年与英商太古洋行合资开设宝丰保险公司。1936年3月,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高等顾问。1937年,任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中将衔主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复兴贸易公司董事长,中、美、英平准基金委员会主席。194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并主管中央银行外汇平衡基金委员会。1948年当选立法委员。1950年陈光甫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香港分行易名为上海商业银行,在香港注册。1954年定居台湾。1965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台北复业,任董事长。1976年卒于台北。

姓名:   陈立夫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Li-fu Ch’en
录制年份:  1959
简历:   陈立夫(1900—2001),浙江吴兴(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陈果夫之弟。其二叔陈英士(陈其美)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与蒋介石关系密切。陈立夫曾任蒋介石私人秘书,长时间主持人事及组织工作,亦是国民党党内安全特务机构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中统)的始创人。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部长等职。在国民党内部,陈立夫和陈果夫的派系被称为“二陈”或者CC系。1948年陈立夫曾到美国为杜威助选,结果杜威落选,而国民党亦因而开罪上台之杜鲁门。1949年到台湾后,蒋介石为整顿在台势力,陈立夫难以在台立足,离开政坛去美国新泽西州定居,以经营农场养鸡、卖皮蛋、粽子等食品为生。晚年回台湾后也多做文化上的工作,不在政坛上有决定性影响。但因是国民党元老,仍很受尊敬。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是国民党历史上最年轻的秘书长。

姓名:   顾维钧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Vi Kyuin Wellington Koo
录制年份:  1958-1975
简历:   顾维钧(Wellington Koo Vi Kyuin,1888—1985),字少川,上海嘉定人,中国外交家。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历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国、英国大使,驻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顾维钧的一生中,最成功的一幕,就是参加巴黎和会,因其表现突出,被誉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56年初,从“驻美大使”任上退休后,定居美国,1985年病逝于美国纽约。

姓名:   何廉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Ho Lien (Franklin L. Ho)
录制年份:  1966
简历:   何廉(Franklin Ho,1895-1975),湖南邵阳人,1919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1926年回到中国,任南开大学商科教授,是中国着名的经济学家及教育家。他是南开大学的首任经济系主任,使南开的经济系一下子成为中国大学经济系中最好的之一,后来行使了南开大学的部分校长职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后来在国民政府中任顾问职务,专责经济发展政策。但在1941年成为了政治的替罪羊而被迫退出政府。1947年赴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访问学者,后来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75年逝世于纽约。

姓名:   胡适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Shih Hu
录制年份:  1958
简历: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着名学者。1914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着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毕生倡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言必有徵”的治学方法。

姓名:   蒋廷黻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Ting-fu Fuller Tsiang
录制年份:  1965
简历:   蒋廷黻(1895-1965),字清如,湖南邵东人,历史学家。早年就读长沙明德学堂。1912年赴美,入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及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35年后,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大使、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等职。1957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5年退休,病逝于纽约。着有《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大纲》、《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等。

姓名:   孔祥熙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H. H. Kung
录制年份:  1958
简历:   孔祥熙(1880-1967),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01年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辛亥革命后,曾任山西都督阎锡山的顾问。1924年赴广州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厅厅长。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1948年赴美国定居,1967年病逝于纽约。

姓名:   李汉魂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Han-hun Li
录制年份:  1962
简历:   李汉魂(1894-1987),字伯豪,号南华,广东吴川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游历考察欧洲、拉丁美洲二十多个国家,1949年春回国,出任国民政府总统府上将参军长,后任内政部部长。不久,辞职,转道香港赴美定居,1982年曾回北京、广东等地探亲、访问。着有《岳武穆年谱》、《欧洲散记》等。

姓名:   李璜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Huang Li: Manuscript
录制年份:  1958?
简历:   李璜(1896—1991),青年党主席。四川成都人。1909年入成都英法文官学堂,后于上海震旦大学就读,1919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23年在巴黎与曾琦等创办中国青年党,提倡国家主义,反对共产主义,担任党魁。抗战时期,投靠国民党,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参议会参议,国民参改会参政员,并连任主席团主席。1946年为赴美旧金山联合国制宪大会中国代表团代表。1947年,国民党为点缀“宪政”,特任其为经济部长,未就任。赴台后,继任中国青年党主席,并任教职,从事着述。1991年11月病逝台北。享年96岁。

姓名:   李书华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Shu-Hua Li
录制年份:  1961
简历:   李书华(1889-1979),字润章,河北昌黎人,物理学家、教育家,1913年留学法国,1918年获图卢兹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22年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中法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北平大学副校长兼代理校长,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部长,北平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7月李书华抵达巴黎,曾任巴黎大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研究所负责人。1951-52年间,为德国汉堡大学访问教授,在该校作有关中国语言文字方面的讲演。1952年赴美,曾一度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代表,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并在该校东亚图书馆从事科学史研究,度过晚年。1979年7月5日在美国纽约逝世。早年在法国从事极化膜渗透性的实验研究时,证实离子通过生物膜的渗透过程和有机体内细胞壁对湿润它的介质的分离过程有类似性。这一研究对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以及了解生物体内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有重要意义。为建设北京大学物理系、创建中法大学和北平研究院、创建中国物理学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姓名:   李宗仁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Tsung-jen Li
录制年份:  1961
简历:   李宗仁(1890—1969),字德邻,广西桂林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与白崇禧一起,为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李宗仁早年加入军队,1910年参加同盟会。以实力军人,加入在广州的孙中山阵营。之后与白崇禧、黄绍竑合作,统一广西,使广西成为国民党后方的一部份。北伐时,带领广西军队一路由湖南进攻至山海关。北伐以后十年期间,屡次发动和参与国民党内战,但亦有苦心经营其广西地盘。抗战时,动员广西将士抗日,指挥多次大战,在台儿庄一役名震一时。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党统治而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落叶归根」,回到中国大陆并死于北京。

姓名:   沈亦云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Huang Shen I-yun
录制年份:  1962
简历:   沈亦云(1894-1971),浙江嘉兴人,毕业于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其夫为民初北京政府总理、外交部长黄郛,蒋介石的把兄弟。沈为教育家,热心公益,其回忆多涉及黄郛事迹。

中文姓名:  吴国桢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Wu Kuo-cheng
录制年份:  1962
简历:   吴国桢(1903-1984),字峙之。湖北建始人。生于北京。1913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1921年赴美国留学,先入读梅林尼尔学院,又转入普林斯顿大学深造,于192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7年步入政界,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江苏省政府交涉公署交际科长。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条约修订委员会副组长、第一司副司长。1931年任湖北省财政厅长,次年调任蒋介石侍从室秘书。后任汉口市市长。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在重庆出任最高国防会议第三组组长。1939年任重庆市市长。1943年任外交部政务次长。同年11月随同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后,出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1946年5月调任上海市市长。1949年到台湾。同年8月出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外交组副组长。后任台湾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和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委员。1953年3月辞职。同年5月赴美定居。1954年2月在电台报纸发表声明,指责台湾当局过于专制,遂被撤掉政务委员一职,并被开除中国国民党党籍。此后在美国从事教学职业,撰写了英文版《中国文化史》。1984年曾决定应邓颖超、杨静仁的邀请,于9月回国,参加国庆大典,未及成行,同年6月卒于美国。

姓名:   张发奎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Fa-k’uei Chang
录制年份:  1970-1980
简历:   张发奎(1896-1980),字向华。广东始兴人,国民政府陆军二级上将。1912年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加入同盟会。1916年毕业于武昌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回粤军由排长逐级升至旅长。1925年冬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2师师长,次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等作战中,因有战功升任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军长。1927年4月,宁汉分裂,张拥护汪精卫,反对蒋介石。6月,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第2方面军总指挥。率部入赣,准备讨蒋。7月宁汉合流后,追随蒋、汪反共。9月入粤,11月与汪合谋,发动兵变,驱逐桂系势力,行使广州军事委员会分会主席职权。12月,镇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同月,李济深率部配合黄绍竑部进攻广州。张兵败辞职,后附蒋。1929年蒋桂战争中,任蒋军第一路追击军司令兼第4师师长,进驻湖北宜昌。9月,获悉蒋欲消灭所部,遂联桂攻粤,再次反蒋,12月被陈济棠部击败。1930年蒋冯阎战争中,联合桂系支持冯、阎反蒋,出兵岳阳,失败。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集团军总司令、兵团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方面军司令官等职,率部参加过淞沪、武汉、昆仑关等战役。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广州行营(后改行辕)主任兼广东绥靖公署主任,1947年改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9年3月任陆军总司令,7月被免职,遂移居香港,参与在港组织第三势力,反共反蒋,卒于1980年3月10日。

姓名:   左舜生
回忆录英文名称: Reminiscences of Shun-sheng Tso
录制年份:  1961
简历:   左舜生(1893-1969),谱名学训,别号仲平,字舜生,湖南长沙人。1911年入长沙外国语专门学校。1914年入上海震旦学院。1918年参加筹组少年中国学会。后任少年中国学会评议部评议员、评议部主任。1919年末到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任职,不久任该所主任。在新文化运动中,曾幻想用乌托邦式的办法改造中国社会,与李璜、曾琦等成为少年中国学会的右翼代表。1924年9月,与组建中国青年党的曾琦、李瑛等人在上海创办《醒狮》周报,并任该报总经理,进行反苏、反共宣传。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青年党。次年当选为中央执委会常委。1930年7月与陈启天创办《铲共半月刊》。“九?一八”事变后,与陈启天创办《民声周刊》,支持蒋介石安内攘外的政策。1932年到复旦大学、大夏大学任教。1935年到南京中央政治学校任教。同年当选为青年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以青年党代表身份被聘为国防参议会参议,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抗战期间反对共产党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3月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秘书长。1945年7月,与黄炎培等到延安参观访问,调解国共两党关系,同年11月被选为青年党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长。1946年青年党脱离民盟,偕人在上海创办青年党的报纸《中华时报》,恢复东南地区青年党组织。同年11月代表青年党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国民大会。1947年4月任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1949年4月赴香港,创办反共刊物《自由阵线》,先后在香港新亚学院、清华书院任教。196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0月病逝于台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