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支柱之一:中医药学

(2007-04-24 04:26:37) 下一个

鬼谷雄风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

中国的医药学,显然是与中国的文明发展相辅相承的。许多证据表明,自三皇五帝、尧、舜、夏、商、周以还,中医药学就已初具规模。其中,神农氏遍尝百草之事迹的流传,就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中草药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及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药学已具有相当高的造诣,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作为中医治疗手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针灸学,在当时就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名医扁鹊,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据载,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适逢虢太子发病刚刚死去,国君正要为他举办丧事。扁鹊在详细地询问了太子发病和死去的时间等情况后,就胸有成竹地请人即刻转告国君,谓可救活太子。赶到宫中后,扁鹊认真地为太子切脉,并仔细地对死者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然后判断说,太子脉象微弱紊乱,故静如死亡,此乃暂时的“尸厥”(即休克或假死)。他随即对太子的头部、胸部和手足的一些部位进行针剌,片刻之后,太子便苏醒过来。随后扁鹊又为太子研药煎服,并在其肋下进行热敷。又过了一些时候,太子竟然可以坐起来。经过二十多天的治疗,太子就完全康复。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当时扁鹊的高超医术,也反映了当时就已达到的医疗水平。我们从在山东出土的一件汉砖画像《扁鹊针灸行医图》,就可以推想,二千多年前的汉代甚至更早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药学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扁鹊只不过是当时医学发展的一个化身而已。也正因为如此,扁鹊是被当做中医药学,尤其是针灸学的圣人而受到后人的敬仰和崇拜。

这样又经过了一千年时间,北宋时的翰林医官王唯一在总结前人针灸学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新铸铜人俞穴针灸图》一书,并铸造了两个人体铜模型,全身标有穴位,为针灸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推动和促进了针灸学在民间的普及和发展。

实际上,针灸只是中医治疗的一个手段而已,它是与诊断方式互为表里的。中医的望、闻、问、切,也就是中医诊断学中的八纲(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在中国的“医圣”汉代的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中,已奠定了基础,影响着中医药的发展。

而对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身体康复的调理甚至出于保健的需要之养生,中国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就已由不同时期的名医以及名不见经传的郎中等,应用草药,经历代的积累,形成了众多分门别类颇见功效甚至很神奇灵验的药方、秘方和偏方。明代李时珍历经三十年时间所撰写的《本草纲目》,则成为中国医药学的圣典,并流传世界各地,成为近代药物研究者所必须参考的重要文献。

时至今日,中医已成为世界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诊断、治疗、用药和保健养生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已走向了世界。目前,澳洲的一些大学中就设有中医专业。可是,中药为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能持续发展?又是如何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自成体系?而中医的一些理论又是如何与中国的传统思想及哲学体系密不可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又具有什么特点?在当前世界医学和药学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中医药学能否进一步发展,使之既能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又能独立发展,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继续为人类做出贡献?为什么有人欲将中医置于死地?相信这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深为关注的。在科学昌明的当今世界,上述问题,既需要专业人士来解答,而更重要的,也需要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认真思考:如何将这中华文化的结晶之一发扬光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绿丝绦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严重支持你的观点。本小姐是中医的忠实崇拜者。
边城秀才 回复 悄悄话 看得出来,鬼谷雄风君对中医药学有兴趣,并号召大家发扬光大它,一片赤诚,可谓炎黄之胄。
风中秋叶 回复 悄悄话 学习中医药,求养生之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