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运城市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而得名。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全市辖1区2市10县、146个乡镇(办事处)、3338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95万,其中乡村人口351万,占71%。全市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总耕地877.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15亩。
运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均在这里。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城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新中国建立后,成立运城专署。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晋南地区撤消,重设运城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运城地区设运城市。
运城市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文化灿烂。春秋时期著名商人猗顿,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武将廉颇,三国名将关羽,西晋科学家裴秀,隋代教育家王通,初唐文学家王绩、王勃、王维,中唐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元代戏曲家关汉卿都是这里人。这里还有曾出过59位宰相、史称“将相接武、公侯一门”的闻喜裴氏家族。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达16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驰名中外的有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四大名楼之一永济鹳雀楼、艺术宫殿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中华祭祀圣地万荣后土祠、中国死海运城盐湖,以及盐湖舜帝陵、黄河大铁牛、万荣秋风楼、夏县司马光墓等。
本来要去看壶口瀑布,可惜十几天连续下雨,路上塌方,我们的旅游大巴去不了。 导游另外安排了几个景点,还把壶口瀑布的门票钱退回给我们。
资料来源: 《唐开元铁牛》
唐朝时期,为了将河西的食盐运到长安,于是决定在黄河上建一座浮桥,主要还是与黄河本身的性质有关:一、它年年水位提高,如果建座石桥,就把桥淹了;二、河流经常摆,所以这儿就不能够造木桥,也不能造石桥。而浮桥水涨船高,因此黄河长江这样的大河上,在古代大多是建浮桥的。在黄河这样的大河上建一座浮桥,必须有比 小浮桥更加牢固的索缆和地锚,宠大的铁牛和拴在铁牛上的粗铁索,足以抵御河水的冲击。蒲津浮桥至少在300米以上,那么,这样一座桥又是如何建造的呢?
当时的蒲津渡,被沙洲一分为二,沙洲上有一小城中滩,正好成为浮桥的天然桥墩,于是一座联接三城的铁索浮桥就这样建成了。经过仪器测量,铁器群的用铁总量在800吨,占当时产铁量的4/5,当今中国是世界的产铁大国,假如现在中国用产铁量的1/3来建一座桥,又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数字。而这恰恰是唐朝的事实,一座彩虹一般的蒲津桥。
唐代,这个梦幻般的时代,是这浮桥理所当然的归宿,同时,这些铁器群也让后人呼吸到同样的荣耀,然而这座桥又是如何建造的呢?
关于蒲津桥的毁灭,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公元1222年,金朝军队和盟军铁骑在争夺蒲州城时一把火烧掉了蒲津桥,然而历史上的蒲津桥曾多次毁于战火,却屡毁屡建,越修越宠大。700多年前那场大火之后,蒲津桥为什么没有重建呢?何况铁牛地锚并没有烧掉,重建浮桥并非难事。蒲津浮桥的毁灭,似乎还有更深层的含意。回顾蒲津桥的建桥史,从蒲津桥的诞生,到唐朝把浮桥建成铁索桥,期间所有朝代都把京城建在长安附近。做为通往长安的交通咽喉,蒲津桥的兴衰很可能和长安城的命运息息相关。位于长安城上的西安市,虽然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但是唐朝之后,再没有成为中国的首都。长安城沉迹湮灭了,蒲津桥也随之毁灭了。
蒲津桥铁牛与铁人未被发掘出土之前,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论断说:“浮桥地锚中以蒲津桥的铁牛锚最为著名”。1989年7月31日,埋没在地下的铁牛出土问世。面对体阔腰圆、威武雄壮、造型精美、完好无缺的稀世国宝,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英国剑桥大学《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特约作者唐寰澄十分激动,在向国外宣传报导时,他指出:“这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秦兵马俑,亦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伽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厌胜的镇水石犀。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历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蒲津桥的地锚,为何选用铁牛而为之呢?牛,几千年前就进入华夏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中,《易经》中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所以我们的先祖选用气吞山河的铁牛作河桥的地锚,有牛,当然要有牵牛人,有人策牛,牛才会更有力气。
现已出土的四尊铁牛,都是头向西、尾向东,皆为伏卧,各铸2.3米的长方铁板上每尊铁牛都是膘肥体壮,肌肉隆起,圆目怒视,竖耳聆听,尾贴后股各向下,肩负桥梁的重任。每尊牛下有六根大铁柱,入地丈余,坚固不拔。 四尊铁人紧挨着铁牛。
一号铁牛:
(西北方位),身长3.3米,身高1.51米,重约45 吨。一号为牡,即公牛。
一号铁人:
(西北方位),身高1.93米,肩宽0.66米,体重约2吨。 一号铁人,鼻头硕大,鼻梁隆起,鼻翼上部尖细,头戴圆形缀顶小帽,身着轻盈长袍。整个体形服饰与神态, 均属维吾尔族装扮。
二号铁牛:
(东北方位),身长3.15米,身高1.66米,重约49吨。 二号铁牛为牛牛享,即母牛。
二号铁人:
(东北方位),身高1.96米,肩宽0.63米,重约2吨余 。二号铁人身体粗壮丰实,脸方眉粗,神态彪悍,头戴束 帽,身着骑士服,手提于胸前,若似牵缰勒马。从头到脚 ,动作形态,均属蒙古族装扮。
三号铁牛:
(西南方位),身长3米,身高1.50米,底座铁板厚0.40米,宽2.3米,长3.54米,重约65吨。三号为犍,即阉过的雄牛。
三号铁人:
(西南方位),身高1.90米,肩宽0.62米,重约2吨。 三号铁人鼻梁上下粗细无异,眼目伸邃,皮质浑厚,头 戴“缀耳”帽,身着藏袍,左臂套于袖内,右臂套衣袒露于袖外,和现在居住于云贵川藏一带的藏族服饰仍然相仿。
四号铁牛:
(东南方位),身长3.05米,身高1.52米,铁板厚0.40米,宽2.3米,长3.54米,重约70吨。四号铁牛为牛区,即三岁小牛。
四号铁人:
(东南方位),身高2.06米,肩宽0.70米,重约2吨。 四号铁人面孔慈祥端庄,神态文静自豪,头戴前抵后高的“相公”帽,身着短袖翻领的唐朝服饰,俨然是一个汉民族的形象。
在铁牛的背部清晰地保留着浇筑口的痕迹,他引出了两个问题:这60多吨的铁牛是如何浇筑的呢?浇筑完成之后又是如何把这宠然大物运到现场的呢?唐朝用的炼铁炉和现在山西仍然使用的小铁炉大同小异,这样一炉铁显然远远不够用,但要浇筑牢固,必须不间断地一次浇筑完成。终于,一本300年前的图书《天工开物》揭开了筑造的疑点(附天工开物图)。原来古人在筑建大型筑件时都是将多个炼铁炉搬到施工现场,炼好铁后,再通过保温导槽源源不断的浇筑到模具中,正如中国桥梁泰斗茅以升所说:筑千万斤的铁件多数在现场。当年的施工现场,上千人往来穿梭,喧哗一片,空气在汗水中沸腾,黑夜在铁水中燃烧,铁牛即将诞生,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那如何使浇筑时保持铁水热度使筑件更加牢固呢?在铁牛身下的铁柱上,人们发现了大量用炭火保温的痕迹。用生铁作浮桥的地锚结构,无论是在建桥史上、筑造史和冶金史上,还是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的。
七星铁柱,铁柱五根,斗二根。 柱通高6.2米,直径0.40米,每根重约6吨。斗高4.2米,二斗相连,总重约10吨。
在铁牛的后部是七星柱,除了象征之外,他们在地锚中起什么作用呢,考古专家认为是用来缠绕浮桥铁索的。缠在铁牛后边的铁索,绕横轴之后,再甩到铁柱子上,用来缠绕铁索的。 而七星柱上的三个反向的触角又有什么作用呢,他们认为是埋下去之后固定柱子,使它不转动。
铁山,高90cm,长168cm,厚85cm,重约2吨余,铁山共计两座。铁山,起“稳如泰山”之意,其实际作用:架缆浮桥铁索,减小浮桥来回摆动的幅度。
在铁牛两侧出土的四个带有圆孔的铁柱墩,专家认 为它的一个作用有可能是用来打夯的,另一个作用可能是让铁索穿过圆孔来控制铁索的走向。
出土的铁夯墩,经过测量,高111cm,底部直径77cm, 顶部直径30cm。共计四个。
资料来源: 《山西旅游资讯网》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境内的峨眉塬头。这里是我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普救寺始建于何年,现已无从得知。但从古籍记载和出士文物考证推断,隋朝初年即已有普救寺了。不过,那时该寺的名称不叫普救寺,而叫西永清院。唐朝时,曾对该院大加修葺。五代时河东节度使叛乱,后汉皇帝高祖刘知远派郭威领兵征讨,久攻不克。郭威找院僧询问对策。僧人说,只要发善心,城池即可攻下。郭威当即折箭为誓,表示决不加害百姓。第二天,郭威的军队果然攻下州城,并遵守誓言,没有杀戳一人。从此,西永清院便更名为普救寺。宋朝,对普救寺再次进行修葺。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普救寺所在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寺院的殿堂僧舍、楼阁塔坊,全部毁圮。八年之后,即公元1563年,普救寺的建筑包括莺莺塔,才得以重新修复。到了清朝,普救寺虽也得到修葺,但至清末,寺院已很破旧。1920年又遭受了一次大火,以后又受到侵华日军的破坏,至1949年时,普救寺便只剩下莺莺塔、石狮、菩萨洞,其余建筑已不复存在了。1986年,政府拨出数百万元,对普救寺进行修复。如今,莺莺塔四周,回廊围绕;峨眉塬上,殿堂错落有致,僧舍鳞次栉比,一座按原样在原址修复的普救寺,又出现在三晋大地上了。
普救寺的建筑由寺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寺院部分在前,园林部分在后。山门上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寺名横匾。
普救寺的寺院建筑,大致分布在三条轴线上。目前至后,西轴线上的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东轴线上有前门、僧舍、枯木堂、正法堂、斋堂、香积厨等。大雄宝殿内供着三尊石佛。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三点九米,均是八十年代修复普救寺时在塔后三十三米处的地下出土的。从佛像的艺术风格看,这当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据说,另外两尊佛像出土时没有头,现今的佛像头部是以后加上去的。
历史名剧《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游玩。碰巧,在寺内看见了扶送父亲灵柩回乡时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当年的读书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黎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在这里有张生越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
莺莺塔在明嘉靖三十四的那次大地震中也被毁掉了,现今我们看到的,是公元1563年重修的。塔内外呈四方形,塔檐呈微凹的曲线形式,这些都说明莺莺塔保留了某些唐塔的特征。
回廊围绕着的莺莺塔,是用砖砌筑的。全塔十三层,高三十六点七六米。七层以上突然收缩,使整个塔显得更为灵巧。塔内各层之间有甬道相通,一般人可上至九层。但六、七层不能直接相通,必须从六层下到五层后才能上得去。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莺莺塔具有奇特的回声效应。在塔的附近以石相击,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类似青蛙鸣叫的声音。莺莺塔回廊西侧外有一个击蛙台,这是击石的最佳位置;台下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座小亭,名叫蛙鸣亭,这里是听类似青蛙鸣叫回音的最好去处。 另外,塔下的鸟叫声,通过莺莺塔的“扩音”之后,声音变大,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普救寺的后面,是一组园林建筑,假山、竹林、小桥、水池点缀其间,还有引人遐想的莺莺亭、拜月台,景色美丽,令人心醉。
摘自《中国著名佛教寺庙》,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
后花园。
张生。
崔莺莺。
莺莺塔。
击蛙台。
中午在康迪美食用餐。
这是疤饼,也叫十字饼。
红烧鱼。
西红柿拉面汤。
资料来源: 《山西旅游资讯网》
解州古称解梁,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运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镇,镇西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俗称解州关帝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 589),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后屡建屡毁,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072)大火之后,历时十载而重建的。庙以东西向街道为界,分南北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约 66600余平方米。街南称结义园,由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莲花池、假山等建筑组成。残存高2米的结义碑1通,白描阴刻人物,桃花吐艳,竹枝扶疏,构思奇巧,刻技颇高,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主持刻建的。园内桃林繁茂,千枝万朵,颇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街北是正庙,座北朝南,仿宫殿式布局,占地面积18570平方米,横线上分中、东、西三院,中院是主体,主轴线上又分前院和后宫两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门、雉门、午门、山海钟灵坊、御书楼和崇宁殿。两侧是钟鼓楼、“大义参天”坊、“精忠贯日”坊、追风伯祠。后宫以“气肃千秋”坊、春秋楼为中心,左右有刀楼、印楼对称而立。东院有崇圣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宫、飨圣宫和东花园。西院有长寿宫、永寿宫、余庆宫、歆圣宫、道正司、汇善司和西花园以及前庭的“万代瞻仰”坊、“威震华夏”坊。全庙共有殿宇百余间,主次分明,布局严谨。殿阁嵯峨,气势雄伟;屋宇高低参差,前后有序;牌楼高高耸立,斗拱密密排列,建筑间既自成格局,又和谐统一,布局十分得体。庭院间古柏参天,藤萝满树,草坪如毡,花香迷人,使磅礴的关帝庙氤氲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游人从义勇门或忠武门入前庭,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端门,东西钟鼓楼巍巍耸立,迎面三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庙门,中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门,叫“雉门”,东面的“文经门”是文职官员行走的,西侧的是“武纬门”,是甲胄之士通行的。雉门门楼上嵌竖匾,书金字“关帝庙”三字。雉门后部的台阶上是戏台,铺上台板即可演戏,是一座双昂卷棚歇山顶建筑,下是横匾“全部春秋”,与上、下场门的“演古”、“证今”相映成趣。
前行有午门.是一座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石雕回廊的厅式建筑。周围有石栏杆,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人物 144幅,洋洋大观,颇有童趣。厅内南有周仓、廖化画像,轩昂威武。北面左右两侧,彩绘着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起于桃园三结义,止于水淹七军,只是没有走麦城这个情节,在全国关庙壁画中都按此进行,据说这是因忌讳关羽自高自大而被杀,终于造成蜀国的覆灭而隐去的。穿过午门,经“山海钟灵”坊、御书楼,便是关帝庙主体建筑崇宁殿。
北宋崇宁三年(1104),徽宗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名崇宁殿。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塔两座,铁旗杆一双,月台宽敞,勾栏曲折,使人顿生敬佩之感。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皤龙姿态各异,个个须眉毕张,活灵活现。下施栏杆石柱52根。砌栏板50块,刻浮雕 200方,蔚为壮观。大殿明间悬横匾“神勇”二字,清乾隆帝手书。檐下有“万世人极”匾,是咸丰皇帝所写。下列青龙偃月刀三把,重 300斤,门口还有铜香案一座,铁鹤一双,以示威严。殿内木雕神龛玲珑精巧,内塑帝王装关羽坐像,勇猛刚毅,神态端庄肃穆。龛外雕梁画栋,仪仗倚列,木雕云龙金柱,自下盘绕至顶,狰狞怒目,两首相交,以示关羽的英雄气概。龛上有康熙手书“义炳乾坤”横匾一方,更增崇宁殿庄严肃穆的气氛。
穿崇宁殿而出,入后宫南门,就进入寝宫,过花圃,有“气肃千秋”坊,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木牌坊。东侧有印楼,里边放着“汉寿亭侯”玉印模型,西侧是刀楼,里面列青龙偃月刀模型。双楼对峙,系方形三层的十字歇山顶建筑。院里植有翠竹一片,风动影摇,珊珊可爱。又有《汉夫子风雨竹》碑刻,以竹隐诗,诗曰“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多谢东君意,丹青独留名”。传说出自关羽的手笔。
后宫后部,是关帝庙扛鼎之作的春秋楼,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名花异卉之间,巍然屹立,大气磅礴。楼内有关羽读《春秋》像,故名。《春秋》又名《麟经》,故又名麟经阁。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187O)重修的。宽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歇山式建筑,高33米。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依,可供凭栏远眺。檐下木雕龙凤、流云、花卉、人物、走兽等图案,雕工精湛,剔透有致。楼顶彩色琉璃覆盖,光泽夺目。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楼梯36级,可供上下。第一层上,有木制隔扇 108面,图案古朴,工艺奇特,传说是象征历史上山西 108个县。世传春秋楼有三绝:建筑结构奇巧别致,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给人以悬空之感谓之一绝;进入二层楼,有神龛暖阁,正中有关羽侧身夜观《春秋》像,阁子板壁上,正楷刻写着全部《春秋》,谓之二绝;据说楼当项,正好对着北斗七星的位置,谓之三绝。
关帝庙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块,各朝题诗题匾60余幅,还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观的艺术精品。
关帝庙,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又是全国最大的祭扫关帝的场所,游人信士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如今经过多次修葺、彩绘,关帝庙更加壮丽辉煌。
关帝庙春秋楼楹联
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
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圣德服中外,大节共山河不变;
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北斗在当头,帘箔开时尖挂斗;
南山在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
摘自《三晋名胜》,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本文作者:沈大同
北街前院。
北街前院照壁。
崇宁殿悬横匾“神勇”二字乃清乾隆帝手书。
崇宁殿外悬宫灯。
崇宁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
后宫。
刀楼。
街南结义园。
晚上又回下榻的金鑫大酒店用餐。
家常豆腐。
清蒸鱼。
凤凰炒鸡。
羊肉煲。
铁板粉丝煲。
农家小酥肉。
葱花饼。
刀削面。
酸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