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的天空

中国老记,漂至加国; 温市异乡,人间天堂; 自尊全无,颜面尚在; 自诩博客,自娱自乐.
个人资料
正文

为什么中国就不可以大搞福利?

(2006-07-08 23:14:14) 下一个
为什么中国就不可以大搞福利?

           --------反驳经济大师张五常

     我不是学经济的,但是我做过记者,我可以观察,更可以总结。

      张五常是经济大师,但是他现在被美国通缉,他过的是富人的生活,他不可能了解老百姓的疾苦。

      张大师的不能大搞福利经济,其实就是在提倡富人经济,只知道让富人吃肉,不想让百姓喝汤。

      于是,我这个小人物就要反驳他这个经济大师----为什么我们现在就不能大搞福利?

     先看看张五常在他的博客里就有关中国不能大搞福利的最后结论:

     相比起来,中国拿得出来的只是一个有厚度的古文化,以及十三多亿可以刻苦耐劳的人口。怎可以学人家大搞福利经济呢?不自量力!要扶贫我同意。天生有缺陷或因意外而不能工作的人,我们要帮助。除此之外,扶贫只应该扶助他们自力更生。中国走自己的路,要想出自己的扶贫方法。(张五常原文)

    我真是纳闷了,五常是经济大师,竟然也会说出中国拿的出来的只是13亿可以刻苦耐劳的人口这样的话,刻苦耐劳就不能大搞福利了吗?大搞福利就是不自量力了吗?人口多更要注重基础,注重生活稳定,让最底层人的生活稳定。让这些人先吃好生活好,保证他们的最基本利益。

   我们都承认张五常是经济大师,可经济大师不一定是社会学者,也不一定是综合大师。要制订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是长远规划,而不是一时之策,权宜之计。比如我们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从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来看是正确的,否则我们这个国家现在恐怕人口要爆炸了。还有我们多年前最低生活保障,让更多的下岗工人的家庭有了经济条件,不至于整个家庭崩溃。再者我们现在税收制度,起征点从以前800到现在的1200元,那也能保证收入少的人生活有保证。

    其实,这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贫困差距,缓解了贫富矛盾。作为国家政策,就是要起到宏观调空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倾向于哪个阶层。

   在均衡中发展,在平稳中过渡,是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的策略。

   我等凡人,没有那么高深的理论,但是,我会让事实来说明,制订最底工资标准是正确的,大搞社会福利也是正确的,那么张大师的言论就是错误的。

   再看看张大师之所以说我们中国不能大搞福利这番话的起因:北京调查中国城市低收入居民的情况,中国城市的法定最低工资偏低,北京只有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上海百分之二十五。

   而实际上国际水平的法定最低工资,是在人均收入的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之间。报告于是建议:中国要提升法定的最低工资。

   于是我们的张大师在惊呼:一项关于最低工资的报道,可能是大搞福利经济的一个起点。

   于是大师也在惊呼,中国不能大搞福利经济

    先让我们对比一下最低工资,为什么我赞成最低工资?   

   我移民来加拿大后的最大一个感受是,一个人在这里虽然没有技术,干的是最低级的工作,但是这里有最低工资保障,这个人只要劳动就可以生活,就可以养活全家。在加拿大每个省的最低工资是不一样的,而是根据各自省份的经济情况制订的,这样也比较合理。比如我所在的BC省,规定是每小时最低工资是8加币。也就是说,雇主要雇应你,最起码一小时要付你将近60元人民币。这里高收入阶层的最低工资有电脑技术人员的20-40加币时薪,也有医生和律师40以上加币的时薪。所以最低工资保证了每个有活干的人就能有生活保障。从来也杜绝了一些雇主专门欺压没有技术的工人,给最累的活干,给少的可怜的钱。从这个比例看,加拿大的最低工资应该在国际上的40%-60%之间的惯例。

   再接下来就最低工资一起讨论一下福利问题,那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大搞福利,人多就不可以搞了吗?   

    来这里后一直听到这样的议论,最后也证明了事实:不论你干什么工作,只要你肯干,一个人工作肯定能养活一家人。是的,事实也是如此,一个人一个月工作法定的160小时,就是1280加币,这个收入对于一家三口来说,一年下来肯定是属于低收入家庭,那么这个家庭就不用交税,第2年政府还会按季度返还一定数量的购物税。因为在加拿大,当你购买商品的时候,除了最基本的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外,都要交税。也就是说不论你的收入高低买的时候都要交。可是,到了年底,如果你收入高,那对不起只能交税了。如果是低收入,政府会返还。这就是在保证低收入人能正常生活。

   另外对于低收入家庭,你的孩子每月有将近300加币(2000人民币)的牛奶金,说白了就是富人的孩子有衣穿,穷人家的孩子更要吃奶。300加币基本上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能保证3口之家一个月的吃饭花销。但是如果你是富人,你的孩子就没有这个福利了。因为你家有足够的钱来养孩子。

    现在在国内,最担心的就是医疗、养老、教育。

   其实这也是张大师反对的我们国家不能大搞福利。我想我没有经济理论,但是可以用一些简单事实来对比。这些对比的基础是,政策很重要,而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政策加上制度来保证。只有解决了人的最基本需要,老百姓才能稳定,生活才能提高。

   下面我再从这3个基本需要来说明我们更需要大搞福利经济。

         1、医疗  

    这是加拿大对于每个低收入家庭的最基本福利。张大师说人多了不能搞福利。我承认加拿大人口少,地大。比我们国家面积还大的一个国家,竟然才3000多万人口,不及我们一个小省份的人口。但是他们多年来是免费医疗。生老病死都是属于国家的。想想看,人都是国家的,生病了当然国家要管。当然是有条件的。就是医疗保险。如果你是低收入,国家免。如果你是高收入,政府强制你买,当然往往高收入的人都是公司买单。这样全民买医疗保险,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虽然加拿大的免费医疗已经成了国家的一个很大负担。但是对于人的生命和健康,任何一届政府都不敢轻易改动。

    生命比什么都重要,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轻易改变一些政策?

    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我们还要出现看不起病的现象哪?

    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出现让医院大赚病人钱财的现象?

    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女人去医院生孩子,生完孩子就可以抱孩子走人。得了大病到医院,治疗好了掉屁股走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CARE CARD,去医院只要带着卡就可以。前年我的房东的妈妈脑袋开颅,老太太一住就是大半年。房东告诉我说,老太太好了后一分钱没交就回家了。如果是在国内的话,老太太的这个病,足以让他倾家荡产。但是现在说这个话他也很坦然。因为自己的家庭一直交医疗保险,因为他是卡车司机,属于高收入。自己的母亲也一直有医疗保险,有病国家治疗,也就心安理得。

     2、养老

   我们年轻的时候都在努力工作,拼时间拼体力,为了是多赚钱养老。是的,我们国家人多,老人更多,看起来很难让国家把这么多老人都养起来。可是,一个人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了如果居无定所,生活潦倒,那将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加拿大的养老制度是这样的。老人退休后有退休金和养老金两部分,其中养老金是根据你工作的时候所交养老保险的多少决定的,而退休金是每个老人都有的。也就是,每个老人都有基本的生活保证,但是另外一部分根据你工作情况决定的,既是在保证你的生活需要,也是在鼓励你年轻的时候多干活。

   我认识一对从国内提前退休来这里的老夫妻,在这里没工作但是住满了10年,那么按照规定,他们每月可以拿到1800加币,如果是单身老人,可以一个人就拿到1200加币,足够生活了。

    如果老人到老没有房子怎么办,你可以申请政府的免费房屋。如果你老了不能照顾自己怎么办?可以在家也可以去养老院,费用全是政府出。这些都是因为你没有钱,政府才给予你这些照顾。如果你老了很有钱,对不起,自己养自己的房子,自己出钱请人照顾自己吧。这就是政府对于有钱和没钱的老人区别。

    3、教育

   孩子上学都是免费的,这是众所周知。

   那到底免的什么程度,和我们的义务教育有什么区别?

   我的孩子每次上学都只背着一个空书包,里面只装一个饭盒是中午饭。而有提供中午饭的学校,孩子更是没有书包可背。孩子也不习惯从家带水,渴了学校有专门喝水的水龙头,一年四季孩子习惯喝凉水了。4年级前没有作业,也没有课本。上学孩子没有课本听起来很奇怪,但是是事实。铅笔和纸张以及手工等都是学校提供。这是每个孩子都应该享受的。这是国家对于孩子的教育的投资,是国家长远发展。

    习惯成自然,现在我们国家也在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时间一长,我们也习惯了。大学开始收费,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是不同的概念。在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到哪里都是一个道理。

    但是国家提倡教育也不是没有节制的。鼓励孩子分流去学技术,这里的孩子高中就学习厨师、木工等,一些孩子就在高中毕业后去做技术工人,因为喜欢做体力工作,一小时拿到25加币以上,身体好压力小,在他们眼里,生活一点不比白领差,这是教育分流的政策和体制问题。

  孩子上大学现在在我们国家家长也很担心,主要是教育投资问题。这里也有这个担心,大学你可以自己拿钱,也可以从小给孩子买教育基金,同时国家给你匹配一定数量的资金,这样等孩子上大学,就不用担心了。如果你没有买教育基金,孩子可以有一定数量的贷款,等孩子工作后偿还。

   区别对待,分流职业,这是对待教育投资的不同方面。在这里,富人家的孩子在高中也要打工,穷人家的孩子也在打工,因为规定上大学前必须完成200个小时的打工经历。上大学,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自己边上学边打工,父母鼓励孩子喜欢,就这么简单。你不打工也可以,自己贷款上学等工作了去还呀。

   还有吃饭问题,为了能让孩子健康成长,鼓励孩子吃有营养的东西,这也是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鼓励孩子到学校吃早餐,1个月5加币,没有钱可以不交。其实交了也是象征性的,不就是5加币吗?有的学校还有免费的午餐。其实都是为了能让整个民族有好的身体素质。

    这个钱,国家投入是值的。

   这就是加拿大的养老、医疗、教育的一些基本东西,我没有很仔细地研究,也没有掌握很确切的数字。但这些都是身边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当我们来这里后,家里老人一直担心我们将来如何养老呀,生病怎么办呀?孩子上学如何?我们就简单和老人说了这里最不担心的就是这些,老人才放心。

   是的,只有解决这些基本的福利,让老百姓安心,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在年轻的时候安心工作,社会才能稳定。

   加拿大的这些福利制度,有他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医疗体系资源跟不上,动大手术需要等候等,福利制度养了懒人,一些不干活的竟然每月只拿救济金而不工作。这样的人多为老外,华人都很勤奋,很少去申请救济金的。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家一定要发展福利经济。从国家长远考虑,用政策和制度来发展福利。人多不是借口,人多也要吃饭。富人在流油,穷人也要吃饭。所以税收是一个调控的重要手段。

    在这里,一个医生年薪肯定是10万-20万之间,可是他拿到手的很少,要征收一半以上的税。一个年收入3万以下的家庭,就没什么税可交。他挣到手的是实实在在的3万。所以在这里你会看到,高收入的人过的日子当然好,但是低收入的人日子也差不哪里去。照样开好车,住大别墅,也可以经常去度假。

    是的,富人是人,穷人也是人。

    富人吃肉,穷人更需要吃肉。

    富人需要度假休息,穷人更需要,因为穷人干的活更辛苦

   所以说,政策是人制订的,制度是人来执行的。

    不要把少数人的幸福建立在大多数人的辛苦之上。

   让大多数的辛苦的人也幸福起来,这是我们要大搞福利的理由。

    保险和税收是这些社会福利重要调空手段。

     把那些该收的税收上来,

    让那些应该交保险的人钱主动交上来。

   税收和保险是支撑我们国家福利经济的两条腿。

   我想,文章到最后,我想说说,我不是在驳张大师,而是在驳富人理论。加拿大是典型的杀富济贫的国家,税重福利好。如果我们的国家能调整一些政策,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也能过上好日子,让占少数的富人的日子照样好下去,那我们这个国家才是真正的小康。

    所以,大师说错了,人多更需要搞高福利。一个人口少的家庭需要过上好日子,一个人口多的大家庭也需要人人都过上好日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