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一家

一家之言,细品清茶浊酒; 大家之路,阅尽江北海东。
正文

那年高考(连载10)

(2007-06-20 16:44:35) 下一个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和母亲

十、录取

从考试结束,到最后接到录取通知书,好像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期待中时而夹杂着一丝绝望,真是饱受煎熬。

考试后不久,我就得知了自己的分数。在我们这个系统,我的总分第二,语文单科第一。若在全省排名的话,我大概排在五十名左右吧。总分尽管没有预期得好,可也算是很不错的了。人那,知足吧。

无论在我们单位,还是在周围的同学中,我的分数都算是挺高的,可他们陆陆续续地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而我却迟迟没有接到。

说句心里话,虽然在校长和老师们的激励下,第一志愿报了清华。但我在内心深处,却没报任何希望。甚至在上班时,当领导和同事们问我报哪儿的时候,我都回答报的是吉大,生怕说出来报清华而后未被录取则太尴尬。

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第一次填报志愿,第一次参加录取,大家都没有经验,各种传闻、各种猜测应运而生。有人说,第一志愿如果报高了的话,一旦未被录取,其档案就会被甩下来,而且说不定会甩到什么地方;也有人说,第二志愿报的学校,不喜欢录取被第一志愿甩下来的考生。

听到这些,我的心里更加忐忑不安。这时候,父亲总是在一旁安慰我。他做了他所能够做到的一切。

他托过医大招生的同事,同吉大招生的老师打过招呼。吉大的老师很爽快,答应只要是我的档案被调到吉大,他们一定录取。父亲还安慰我,即便吉大没有录取,医大也会最后兜底的。唯一担心的是,档案会被甩得无影无踪,据说文革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我只能等待。在录取阶段的这种等待,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不知道,将要到来的是个什么消息。

吉大的录取老师回来了,他说没有见到我的档案。我的心凉了半截。

医大的录取老师也回来了,他说依然没有找到我的档案。当时,我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档案会被清华取走,一直认为肯定是被甩丢了。

一定是我的第一志愿报错了专业!当时,我是这样分析的。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此文连载中,写我报志愿的那一段时,我并没有写明是报的清华哪个系哪个专业。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直到后来毕业,周围很多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其实我当年并没有报这个系。我报的是清华无线电系。可我根本不了解,那个时候,清华的无线电系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四川的绵阳。由于很快就决定要搬回北京,临时改变了招生计划,多数报无线电系的考生都被分配到了其他系。

所以,当消息灵通人士对我讲,清华无线电系可能由于搬迁而取消招生时,我的心彻底绝望了。

我的一生,好像老是这样,命运一次次地把我摔进谷底,又一次次地把我捞出来。

记得那是一天的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办公室通知我,党委宣传部的部长让我马上去他办公室。我以为又是出板报什么呢。

一进门,部长就迎了上来,握住我的手说了一句:你也敢报清华呀!当时我有点发蒙,愣在那里。他接着说:愣什么,你被清华录取了!边说边用手扬着已被拆开的信封和录取通知书。

我抓过录取通知书,看都没看,转身就跑了出去,直接回了家。我要第一个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我知道,他可能比我更加焦急地等待着。

我永远记着,父亲在得知我被清华录取后那种独特的祝贺方式。每一次回想起那一幕,我都会热泪盈眶:

父亲看完录取通知书,抬起头来望着我,目光中仿佛有千言万语,却一句话也没有说。突然,父亲抬起仍在攥着录取通知书的右拳,朝我挥了过来……

从小到大,不知挨过父亲多少打。那一拳,是最后一次,也是最幸福、最难忘的一次。

父亲对儿子的爱,全都凝聚在他的拳头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