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喷儿,是用香烟的包装纸叠制而成,故称“烟喷儿”。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烟啪(pia)叽”,有用一张烟纸叠成三角形的称为“烟三角”,有用两张烟纸叠成正方形的称为“方宝”。我们那里最流行的是叠成五边形,如果将一张名片的上面两个角斜斜地剪去,大致就是那个形状,大小也差不多。
烟喷儿的玩法有所不同,有的是用手拍,我们开始是用嘴吹,都是靠气流把对手的烟喷儿吹翻个。每个人轮流对着对方的烟喷儿,用嘴短促地吹一下,发出“喷儿”的一声,游戏因此而得名。
那个年头,尽管烟民众多,可香烟的品牌却极少。另外在那个时代,抽什么牌子的香烟,往往象征着不同的社会等级。当时从科员、股长、科长,到处长、局长、厅长,香烟依次为菊花、迎春、大生产、大前门、牡丹、中华。
小伙伴每个人手中不同的烟喷儿,多少可以透视出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当年两毛七一盒的迎春烟比较普遍,大生产和大前门也有一些,而牡丹或中华的烟喷儿就很稀少,如果得到一两个,常常用来作为“镇山之宝”,舍不得拿出来玩。
记得有一次,一个小伙伴拿来一个外地烟盒,换走了我的一个牡丹。后来别人告诉我,那个牌子连迎春都不如,才一毛多一盒。我倒不以为然,物以稀为贵嘛,如果当年能有个外国牌子的烟盒,也许可以换五个中华,再加十个牡丹。
可能是因为吹烟喷儿的玩法不大讲卫生,吹得满脸是土不说,细菌或病毒没准儿都吸进肚子里面了,后来就改用手拍。不过我脑海一直记住的,还是当年吹烟喷儿时的情景:一圈一伙的孩子们,小脑袋瓜围在一起,小屁股撅在外面,“喷儿”声此起彼伏,童趣盎然,生机勃勃,无忧无虑,活泼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