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历史解密——这才是文化大革命的真正原因?

(2004-01-28 23:03:05) 下一个
历史解密——这才是文化大革命的真正原因? ——中国人的特质和文化大革命 回首五千年 毛泽东为何发动文革?他的始发动因是什么? 虽然研究这个问题已有难以计数的文章,但我认为从分析中国人特质的角度,却不失为一个新的、可贵的视角和尝试。老毛的思想多线条而难以一下子概括,但他发动文革的原因肯定不是类似那些反毛的人所说的,是因为老毛年老而失去理智。我倒觉得他们一开始就犯了判断问题方法上的大错误,那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认清中国人的特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探讨中国的政治,探讨中国的文化,探讨中国的一切,都离不开对于中国人之特质的了解。探讨文革呢?也就自然也要从这个角度作一下文章了。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又直接影响到其文化的性格及随之而来的中华民族的盛衰。这就是需要将中国人的特质拿来剖析和深究的原因。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中国人的个体的人放在一个集体的范畴内,加以综合取模。这个集体的范畴应该是中华文化,也即是简单讨论中华文化的特质。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我个人认为可以概括为:中庸、调和与随遇而安。这种特质如果和西方文化特质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则更能加以澄清。那么什么是西方文化的特质?我认为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征服自然的奋斗精神。 西方文化的这种要征服大自然的特质是古希腊时代和文艺复兴之后的写照,使得它能够最终走上科学和民主的道路。正是这种征服自然的欲望,西方人的思想才有了找寻客观自然规律的初衷,才有了将模糊不清的认识加以理论化的共识,才有了建立其上的科学的方法论;也正是这种科学所产生的认识,西方人的思想才有了一切以科学来衡量和归纳的武器。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不平等的政治制度和君臣关系就会导致疑问和被推翻。于是,人的自我意识加强了,相应的社会制度也随之而改变和建立——这就是民主的产生。 相比之下,中华文化的中庸、调和与随遇而安的特质,就与西方的文化有明显的不同了。特别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对于问题的态度。西方人的精神促使他去克服自然和解决问题;而中国人的调和使得他随遇而安,碰到问题不一定要去解决,还能自我安慰求得满足。中国人的这种态度固然有其生活的哲理性一面,但它是一定不能够带来科学和科学的方法的。也因为这样,中国人不去质问人世的不公,不去坚持理论的探讨,对问题的解决也没有科学系统的研究和科学总结的习惯。比如说,很多中国早就开始的手工艺在西方成了一门门学科,而在中国则一直是手艺而成不了学科。中医就是一个例子,中医不同于西医一种病有一种药方,它一种病可以有十种药方,大体靠主观臆测。西医是去剖开身体诊断身体某处的病灶而得出结论比如说脑溢血,而中医则从外表观察病人“气象”而猜测得出结论比如说中风。前者是科学的方法,而后者是“玄学”的方法。 说到玄学,我就要说这是中华文化的特质的具有代表性的东西了。中国古人无论什么总要用阴阳消长五行生克来解释。中医也是例子。比如这人面色发白就是肺经没病,因肺属金,金白色,肺显本色为无病。这种玄而又玄的的方法竟成了包括医学在内的本应是属于自然科学的操作方法。这也是因为中国人的特质所形成。因为中国人不认为大自然是需要被征服和被透彻地了解的,安于现状是最明智的,人与自然的调和是最重要的,于是就不去孜孜求得对于疑问的明确解答,于是问题来了就采用模灵两可的解释,根据涌上心来的灵感将事情说的让人似懂非懂。这种玄学的方法用在哲学、宗教和心灵的探索上还是有其非常独到之处的,但用于探索自然和建立科学则是难以凑效的。 中国人的这种非科学而玄学的思想方法,终于也不能让自己取得一种更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的社会结构。因为玄学的方法将一切都用模糊笼罩起来,不再需要求得进一步的解答,而且大家都心安理得,安于现状,一切变得天经地义,不用什么改变。 西方19世纪对于中国的征服是西方的科学的胜利。这种科学的来源是他的精神特质。那么,是不是就证明了中华文化的落后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一直认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是政府和政治制度的落后,而不是文化的落后。如果政治制度得到改良,中国就不会再受外族的欺辱。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政治制度的落后呢?我的回答是当时的制定和执行制度的统治阶层。我的观点是,无论什么文化,都有一定的、适合于这种文化的最佳政治制度。也就是说应该是政治制度去适合一种文化,而不是相反。否则,同样是封建专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唐朝的鼎盛将何以解释? 有人说过中国人是“智慧的弱者”(注1)。但这里所说的弱者的意思,我想应该是指中国人的中庸平和的性格,而不是中国人的体格和精神品格之“弱”。中国人确实不像西方人那样有探索和征服的强烈欲望,但有坚韧的忍耐力和与大自然相处的平静态度;中国人确实没有西方人的科学的方法和事事求解的追求,但有让内心取得真正自得其乐的宝贵心得。说到中华文化没有要去征服自然的态度实在也是中西文化走不同路径的分歧点。西方人在征服中得到满足,而中国人在于自然的融洽游乐中得到快乐。孔家的道理依我看就是不计得失而趋近于绝对的生之快乐。 我个人认为对于西方人而言,科学的进步反而使之生之快乐趋向减少。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对于西方人来说,科学的进步是以其哲学的形而上学部分趋于式微作代价。原因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形而上是反科学的。而科学的进步之始发点是人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这种对物质的追求就是我上面所说的引致快乐的减少的根源。因为快乐从此系于物质,物质的获得就成为快乐的目的。人需要使用种种手段来取得这个目的,取得了就快乐了,没有取得就没有了快乐。相反,对于孔子来说,他无所谓得失,无所谓向自然求得额外的物质享受,他的乐不是一种关系的乐,而是趋向于绝对的乐,所以他说:“仁者无忧。。。”。当然,儒学的精髓何止这些,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性格,也自有其优秀之处。我实在不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其精神成果的方面)需要感觉比西方文化矮三分。相反,西方文化似乎已经频频露出败相来了。 中华文化的主流是儒学。孔子虽没有明白说出性善,但从孔子所本的形而上学看去其结果一定是这样的。但是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说:“可见他(指孔子)不信好德之心是天然有的;好德之心虽不是天然生就的,却可以培养得成,。。。”且不管胡先生解释孔子原意的对错,我认为这是代表了5。4运动以来中国知识界的认识的主流,即认为人性本恶。 对于19世纪西方列强凶恶的入侵和欺凌,中国人是难以忘怀的。这种侵略行径让大多数中国人同意人性恶这一结论。而孔子所尊尊教导的性本善却是不是已经让中华民族从内心变得太过于善良和不善争斗了?基于这种分析,我想在这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老毛当初搞“文革”真正的是发动因为何?会不会就有这方面的想法——所谓将“聪明的弱者”的中国人的一部分性格导回去“霍布斯状态” ?(注2) ~~~~~~~~~~~~~~~~~~~~~~~~~~~~~~~~~~~~~~~~~ 注1:见小雪《论中国人特质》一文,天下论坛。 注2:霍布斯对那种“人对人都是狼”的社会状态的描述,已成为西方政治学中的一个经典术语:霍布斯状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