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与其相见徒增伤感,不如将爱意深埋心间
浣溪沙 相别易, 相见难(正体)
气傲心高勉自尊,
矫情饰意乏斯文,
当初恋念九霄云。
相见徒增多惑困,
银河鹊驾枉相闻,
固缘求道更源君。
有感不再相会,反用元稹诗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有感
欲投东北避严暑,
温度飙升三十五。
计往琉球暂越冬,
存知彼地亦寒苦。
萤池仓海本同天,
富士巫山何异雨。
旖旎风光懒凑观,
半缘球道半缘汝。
在高球人的嘴巴里,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球品见人品。”
从一个人打球的风格,可以看出他是否是可以继续交往的伙伴,是否可以发展深度合作,是否可以继续约下一场球。
因为高尔夫这项运动本身,就像是一面镜子,每一个动作都蕴含了很多巧思。这些动作的背后,不仅仅是一种简单“重复”。一场球能不能打好,还结合了全身的状态、当下的心境,同时还有天气呀、环境呀这些不被人为控制的自然因素。
这一场球打不好,是否能总结经验,还是一直沉浸在没有打好的情绪里?——这反映出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面对挫折感。这一场球打好了,我们如何把这样的喜悦分享至身边的人,总结出成功的经验?——这反映出我们如何面对顺境、如何面对成就感。
本·霍根就曾直言:“高尔夫的本质,是让一个人暴露出真实的自己。”
打高尔夫还真就这样,从开球的果敢,到果岭的细腻;从冷静面对沙坑的挑战,到击球策略的取舍,每一步如何选择,全看球手自己当下的把握。
我们比较熟悉的球风大致可以做出3类区分:进攻型、稳健型、灵活型。每一种挥杆击球的风格都不一样。
进攻型球手就像是高尔夫球场上的“冒险家”,开球追求超远距离,击球果敢自信。不在乎高风险,在乎高回报。对于自己的目标,只要是有一点可能性,就会选择去冒险,大胆接受挑战。即使面对沙坑、水障碍,也不会太当回事,就算是出现了失误,也不会降低击球目标,而是快速调整,再次进攻。
进攻型的球手表现出来很强的心理素质,救球的能力也很突出,同时拥有着坚定的信心相信总会有“逆风翻盘”的机会。比较典型的职业球手是Scottie·Scheffler,在2024年美国大师赛中,多次在狭窄球道选择强攻果岭,成功捉鹰。
对于业余球手而言,进攻型的风格,需要平衡我们的进攻欲望与实际实力,过分激进,不一定带来好的成绩,反而会让自己的心态开始焦躁。如果把握不好,依旧选择贸然激进、盲目自信,不仅有可能导致杆数飙升,还有可能输掉同组球员对自己的信任。
如果你的身边有球搭子,打一场球之前会研究球场,研究当天的天气、风向,多半就是稳健型的球手了 。他们的打球风格属于“稳扎稳打”的类型——先求稳,再求胜。面对沙坑、水障碍、长草区等障碍,首先会考虑如何避开,有没有更加安全稳妥的击球方式。宁可用3次铁杆安全上道,也不用木杆强攻;在果岭上,宁可缓推,也不愿意攻球洞;宁愿稳健保帕,也不愿冒险捉鹰。
看稳健型的球手打球,会发现他们的打球艺术很精妙,战略在心中,会一点点一点点根据当下的环境来选择精密击球,心态上也极少出现情绪化,而是步步为营,减少失误率,取得好的成绩。
灵活型的球手不依赖于单一技术或固定策略,没有固定的套路,但是有随时应对各种情形的“高球秘籍”,敏锐地观察球场复杂环境,在大脑里快速分析障碍区,球位状况,精准把握身体的协调性,灵活选择击球方式。与进攻型、稳健型不同的是,灵活型球手更倾向于临场发挥,懂得如何借势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不管你是哪一种类型的球手,只要是站在了发球台,就开始无时无刻面临各种选择。对于我们业余高尔夫爱好者而言,一场球的成绩很重要,它代表着自己的球技是否见长。不过,比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场球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如何面对球场上的各种因素,如何面对各样状况、如何做出适合当下的取舍。高尔夫,远不止一场运动,它带来的是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还有活着的态度。
刻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老球场第十八洞的箴言——“当你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时,真正的游戏才开始。”
唐代韦庄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分别半年你我音书断绝,短短的一寸离肠也郁结着万千愁情。相见很难,分别却很容易,转眼又到了玉楼繁华似雪的时节。
暗暗相思,无处诉说,抑郁所带来的心绪直到月夜远照,空中一片烟云暮笼。伤心的眼泪不停流淌,打湿红色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