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半夏当归浪异乡,
苏黄独若远朝堂。
羽邦省里山河恋,
几旅烟消背抜凉。
中国的半夏,日本的半夏生(hangeshou),又叫“半化妆”(半化粧),其叶片只有一半是白色的。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学名古希腊语称为“蜥蜴尾巴”。其花仿佛蜥蜴之尾。
半夏,是天南星科的一类植物,又名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和姑等。
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用价值强似水半夏。繁殖力强,能耐寒,不耐干旱,忌烈日暴晒,半夏喜温暖阴湿的环境,生长在沙质壤士,在房前屋后、山野溪边、林下都可见到半夏,前茬以豆科和玉米为宜,忌黏重土壤。
公历的六月,农历的五月,是为仲夏,在中国,这个月是夏季的中间时段。这个时段也有另外的别称,叫做“半夏”或者“夏半”。夏天到了一半。从传统文字上来讲,这个“半”有着轻灵生动的美感,仿佛坐着时光的船,行到了一半,暑风暴雨,都是风景,让人觉得心理上的扩展。
韩愈有“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说夏半就是夏至,夏至再怎么炎热,都会有阴气生起,一场潇潇梅雨,就仿佛给人最爽的清秋之感。
半夏的植物,恰好它在仲夏夏至前后,生长得最为茂盛。
因为这种植物拥有“半夏”的美名, 周朝《礼记月令》中有,“仲夏之月”“ 鹿角 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在六百年统治历史的周朝,是将半夏列为重要的仲夏五月的物候。古人关于月令物候是有很多讲究的,要求对应季节月份的植物,具有广普性,代表性的特征。
“前湖后湖水,初夏半夏凉。夜阑乡梦破,一雁度衡阳。”北宋 · 黄庭坚《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 其二》。中年以后的黄庭坚实际过得很不如意,他是从起居舍人这样的朝堂高官,一路贬谪,被委派到小地方做地方官,且经常接到调令。而这种被贬谪的官员,实际没有回乡的自由,比如他的朋友苏轼,自从贬谪,终生都没有回到四川老家。
黄庭坚和苏轼的不同在于,他很早就萌生了归隐故乡的想法,而他差点就实现了。比如他编修完《神宗实录》就想退休,那年他才42岁。不过命与愿违,因为这本《神宗实录》,他被攻击,结果就是不断的贬谪,离家乡和归隐之梦越来越遥远。57岁的他在贬谪生涯中,来到了江陵,就是荆州。这里是古代的云梦泽,到了宋朝,仍旧有大面积的湖泊。而湖水边,就摇曳生长着半夏,此时蒙茸一片。那么黄庭坚是非常感慨,因为此时正是农历五月,别人都是离家乡越来越近,而他却在他乡,不仅节日回不去,可能在前途不明了的未来,都无法正式回乡安定。这前面后面的湖水边都长满了半夏啊,半夏在水边摇曳,一片水泽清凉。就像我望乡不能归的心,拔凉拔凉。
我在半夜里,从有着家乡的梦里惊醒,只看见无边天水,一只大雁奋力在月光下启程,飞过半夏的湖草,飞往它的故乡。
这是我看到的最美的一首半夏诗,将半夏草,半夏季节,将思归的心梦写得如此浩瀚又深邃。
因为这年他57岁了。言简而心深。
三年之后,黄庭坚客死广西宜州,他和苏轼一样,没有回到家乡。
那半夏草开花摇曳的美,因为黄庭坚而厚重而凄凉。
项羽云“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反映了项羽的心态和价值观。项羽在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但项羽却表示,如果富贵不回故乡,就像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里行走,谁能看到呢?这句话体现了项羽对于荣誉和家乡的重视,以及他对于个人成就希望得到家乡人认可的愿望。项羽的这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刘邦击败黥布回京途中路过沛县老家时,他思乡心切,便让军队驻扎城外,然后喊上过去的朋友和父老子弟全部来沛宫参加酒宴。席间,刘邦兴致高昂,他唤来一百二十个孩童和自己一起走到场上去唱歌跳舞,在刘邦的带动下,沛县的父老乡亲们都加入了这场热闹的狂欢中。
在朝堂上刘邦是统治天下的君王,而在乡亲面前他却只是一个思乡的游子。
刘邦喝着美酒,唱着豪气的战歌,他望着乡亲们开心的样子,一股热血在他的胸中沸腾,刘邦敲着筑,高声唱起了自己所写的诗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孩童们也跟随着刘邦大声歌唱,他们嘹亮的歌声划破了长夜,在天地间回响。
听着孩子们充满朝气的呐喊,刘邦又跳起了舞,他一边跳舞,一边放声哭泣,乡亲们忙问刘邦是不是他们招待不周。
刘邦朝着沛县父老乡亲的方向,大声说道:“乡亲们,你们误会了,我这是远游的人再见到思念的故乡,心情太激动了!我虽然建都在关中,但哪怕千秋万岁之后,我的魂魄还是会思念着沛县的父老乡亲。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以后我就把沛县作为我的私邑,免除你们的徭役,你们和自己的后人世世代代都不用再服徭役了。”
沛县的父老兄弟在听到刘邦的话后,极为欢乐,他们举着酒杯极尽赞美之词去歌颂刘邦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