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日本又到吃河豚的冬天。美味可口的河豚有剧毒,依然阻挡不了吃货,经过长期实验,终于找到了最佳制作方法,既能尝到河豚的美味还不会中毒。在植物界也有一种。类似河豚的豆类,在江西、贵州等地,这种河豚豆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说它是植物界的河豚,是因为它和河豚一样带有毒性,以前发生过有人见到狗爪豆胖乎乎特别可爱就生吃了两颗,结果被送到医院的事情。除此景天科青锁龙属多肉植物被称作“植物河豚”。“植物河豚” 本名黧豆:是南方地区乡野间一种不起眼的野菜。在中国分布很广,各地的叫法也不同,比如狗爪豆、猫儿豆、虎爪豆、龙爪豆、猫豆等等。因果实(豆荚)形似狗爪,故名“狗爪豆”。狗爪豆虽然不太起眼,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狗爪豆不会埋怨土地的肥瘦,不太计较环境的恶劣。
芋头又被称作植物界的“河豚”,如果处理和食用不当,是会引发中毒的。
河豚果:唐棉Asclepias fruticosa Linn.别名:钉头果、河豚果、棒头果、气球唐棉、气球果、钉锤果、胞囊果、鸟头果、风船唐棉、气球花。
日本称为“风船唐棉”的植物,虽然有表示中国的“唐”字,却不是中国原生的。像这样的名称很多。“唐萱草”(Toukansou),中国叫“忘忧草”。日本的“唐鼠黐”被称为“唐女贞”,“唐木莲”……
“唐绵”的原生地是南非,与“定家葛”相似,这里的“定家”不是汉语里的姓“定”之家,而是日本历史上的藤原定家。
藤原定家(1162~1241),镰仓前期歌人。俊成之子,年轻时即表现出和歌的天赋,壮年时代受到九条家家司的庇护。九条兼实倒台前后曾做和歌,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与其父尽力复活和歌,担任后鸟羽上皇和歌所的寄人,参与编撰《新古今和歌集》,收录了各种古今歌风。官位正二位,权中纳言,七十岁时出家。
柳蘭,与柳姓无关。风船唐绵,风船在日语里是“气球”,“风船葛”相似,风船唐绵又名河豚果、气球果,确实很像那个生气的河豚表情包,果实上有很多毛,里面是空心的,深水养护后果实就会从干瘪变得饱满,它的花,白色,挺精致好看的,总体来说丑萌丑萌的。
一般来说,近体诗比较反感“重复用字”。假如一首诗中重复出现了某个字,就会被人嗤笑是“才思不敏”。
当然,也有一些不一般的情况。诗人不但不避讳“重复用字”,反而是刻意重复用字。至于一些古体诗,更是以重复嵌字为能事,肆无忌惮,写尽心头波澜。《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宋代〕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4首重复嵌字的诗词,回旋反复,韵味悠长,堪比美酒香。
第1首,《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这首诗的体裁是七律,也就是近体诗。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诗里面是反复镶嵌着“黄鹤”二字。
千百年来,人们没有因为重复而看轻这首诗,相反,人们都把自己的膝盖献给了这首绝唱。就连大诗人李白,看到这首诗,也不得不感叹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宋代诗人严羽曾经评价《黄鹤楼》这首诗是“唐人七律第一”。清代诗人沈德潜也夸赞这首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之所以这首诗广受赞誉,原因有很多。而这反复嵌入“黄鹤”的写法,正是一个重要的优点。
前人评论说:“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
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
正是这种重复的写法,使得这首诗气魄雄大,一气呵成,浑融无极,不拘泥于古体律诗之别,而有超卓千古之气,令后人回味悠长。
第2首,《桃花庵歌》(节选):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这首诗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才子唐伯虎。在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就出现了这首诗,让更多人领略到唐伯虎的才华。
这首《桃花庵歌》可谓是唐伯虎一生的真实写照,既有一种不被世俗看重而自我解嘲的味道,又有一种甘之如饴的欣喜。
而这首诗不断重复花和酒两字,来回循环,反复到来读者面前,让人觉得相当惊艳。唐伯虎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全靠着桃花与美酒解忧,而在解忧过程中,他更是彰显了自己的性情。
第3首,《止酒》: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这首诗的作者是晋代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的诗不事雕琢,清新自然,发自内心的歌唱,落在纸上就变成了诗。
而这首诗写的是陶渊明想要戒酒的心情。我们都知道,陶渊明是十分喜欢喝酒的。他曾经写过《饮酒》的众多名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而这时候,陶渊明却决定戒酒。多年的老朋友,陶渊明自然恋恋不舍,所以我们看到诗歌里面反复嵌入“止”字,越是说“止”,越可以看出陶渊明内心的留恋。
诗中每句用一“止”字,读来风趣幽默,语言又是这般明白如话,确实让人感觉到很有韵味。
第4首,《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小说中作者是林黛玉,而真正作者是曹雪芹。而这首诗的写法,乃是模仿“孤偏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反复嵌入“春江花月夜”等字眼,留下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诸多名句。
而《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同样是反复镶嵌“秋窗风雨夕”等字眼,反复出现,没有让人觉得厌烦,相反让读者很快融入情境之中。
这里面,嵌字的使用,让诗句读起来既有优美的声韵,有一种回环往复、一波三折的感觉,同时又增强了诗歌的感人力度,让人情不自禁融入到诗歌中,感受悲风苦雨,感叹林黛玉的身世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