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则真实的小笑话(更新)

(2007-01-26 01:02:46) 下一个

       一则真实的小笑话
  随着中国 经济的崛起 , 原来希望外国人都
学习日语的日本人在拼命地开始学习汉语了。
    毕竟在经济增长快的地方机会要多得多啊 !
  公司有个同事 经常在喝两杯酒就开始展示他学汉语的“成果”了。
这也难怪 , 哪个国家都有些人,一喝酒就老喜欢讲外语。
    有一天这位同事告诉我在汉语业余学习班中总被老师指出毛病。
  “我发硬铺好 , 我老羞 , 说我洗王八蛋” !
  “什么 ? 什么 ? 你老是说你是‘王八蛋’ ?
  当他重复了数遍后我才终于弄明白他想说啥了。
  原来他是用日语中夹杂着英语外来语,说他的发音是“ One pattern
(老是一个声调)讲汉语。
  日语直接说是“ワン- パターン”的意思是“总是一个腔调”的意思 , 原来说他发四声发不好听起来只一个音调。
   “哦”我对他说 : “挨洗” (I see 明白了 )! 然后诉他 : “你的 , 不是王八蛋” !
  “你的,已 经是‘死八蛋 ' 了” ( 语式说法 : “四パターン” = “四 种类型” )
   这时他才露出日本人常有的“得意满面”的笑容 !
         
四种类型,四声调呗。

  1977年9月6日,邓小平在教育部长刘西尧的汇报信件上批示,并转请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阅,其中谈到当时北京高中毕业生水平低、恢复高考应主要在社会上招考才能保证质量等问题。
  在1977年10月21日正式公布恢复高考消息之前,恢复高考的消息在教育系统内部已经有所传达。1977年7月29日邓小平同方毅、刘西尧的谈话,7月31日听取方毅、刘西尧汇报工作时的指示,8月4日在科教工作座谈会开始时的讲话,以及8月8日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记录稿,在9月初已通过各种方式传达到各省市教育厅和主要高校,所以1977年9月开始,社会上也逐渐有了恢复高考的传闻。
  个别家长比较早就明确得知将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如安徽省霍丘县革委会某负责人的一个女儿,1977年2月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10月初她的母亲(机关干部)就捎信让她回城复习备考。结果她10月15日回家后受母亲责备,因为自认为考不上,担心出丑,于次日自杀。也就是说,这位女生的家长,在1977年10月初就明确知道要恢复高考。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在10月21日正式公布消息之后,才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的。

  有的事情过去没多少年回想起来便恍若隔世,有的事情过了三四十年追忆起来却恍若昨日。恢复高考不仅是一个转折性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具有戏剧性、故事性,因而过程激动人心,追忆引人入胜。回顾恢复高考的决策过程,77、78级大学生回忆自己参加高考的经历,总是记忆犹新,恍若昨日,并给人们带来满满的正能量。恢复高考已经成为走入历史的永久记忆,几乎每个大学77、78级班级都编有相关回忆文集或纪念册,而且已公开出版了上百本77、78级大学生的个人、班级、学校同级的述怀著作或回忆文集。如果仅从个体回忆来看恢复高考的历史,似乎是“题无剩义”了。然而,只要发掘史料,深入其中,还是可以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本文所说的“复原”与“探新”各有两种含义:“复原”一是指利用一般亲历高考者也很难知晓的资料,复原和分析恢复高考的史实和过程,二是指恢复高考中对“文革”前高考的复原与继承;“探新”一是指在我已发表上十篇关于恢复高考与77、78级大学生的论文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他人研究和回忆高考的基础上作出新的探索,二是发潜阐幽,探讨恢复高考中相对“文革”前高考的变革与创新,并进一步论述77、78级大学生群体的构成、际遇与作为。

  1977年金秋,停顿12年的高考恢复招生。1977年全国的高考人数570万,录取27万人,录取率4.7%。四川高考报名人数61.2万人,文科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史地、数学,川大录取线是240分。四川大学历史系招收了81名学生,这是一批非常特殊的学生,他们中有老三届,也有应届高中生,年长者32岁,年少者16岁,年龄悬殊大,经历各不同,他们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走到一起,成为亲密无间的同窗,成为天之骄子,成为时代精英。他们的故事是春天的故事,是青春的故事,是历史的故事,更是无法复制的传奇。时光流转,岁月不居,2022年,77级的学子已经毕业40周年了,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回望青春,回味校园生活,领略他们的无限风采……
∽ 那个年代和岁月,值得用一生去怀念 ∽
陈晓华回忆:从大一开始,每天清晨,在操场上、树林里、池塘边,都能看到七七级同学孜孜不倦的勤奋身影;每天晚上,在寂静的教室、图书馆,在昏暗的路灯下,都能目睹七七级同学博览群书的特别场景。你相信吗?一本厚厚的英语大字典,居然能背得滚瓜烂熟!一个小小的话题,竟然能争论得面红耳赤!一段参观的过程,居然能描绘得栩栩如生!进校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年级就出了罗志田、葛小佳、李小雄、侯德龄等好多个英语“活字典”;出了郭伟、戴思杰、霍大同、陈廷湘、张小路等好多个“思辨家”;还出了程大力、张兴、景蜀慧、杨戎等好多个“激情诗人”呢!
为我们授课的老师,无论古汉语、英语等基础课,还是中国史、世界史等专业课,知识水平和授课技巧都是一流的。听他们讲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有:博大精深的徐中舒、知识渊博的缪钺、治学严谨的王介平、一丝不苟的罗世烈、和蔼可亲的高淑媛、风度翩翩的李世平、温文尔雅的顾学稼、独具魅力的胡昭曦、爱生如子的王庭科、细致入微的伍宗华,以及与同学打成一片的辅导员老师陈建明、吴肇庆……
∽ 初到校园的震惊 ∽
熊高回忆:震惊,是初到校园、寝室、班上给我的第一感觉。校园到处奔涌着火热的激情,飘荡着浓浓的书香,充满着科学的春天的气息。走进寝室,几个十六七岁的小妹妹(特别是陈晓华)人人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大书,深埋其间,头也不抬,一副废寝忘食之状!清晨、午后,不知何时,同学们(特别是杨戎、阿米子等)早已冲出寝室,抢占了教室或图书馆的最佳位子。平时,多半只能在中午、晚上,才能看见她们背着鼓鼓的书包匆匆来去的身影。哇!她们太厉害了,她们这种如饥似渴、发奋苦读的精神深深地烙进我的大脑。而男同学(以王渝次同学为代表)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第三帝国的兴亡”,傲视着我们;还有以陈廷湘为代表的男同学,常常引经据典、之乎者也,满腹经纶,更是一幅胸怀壮志、高深莫测之画卷!我等只能慨叹自己历史素养缺乏。震惊之余,只得奋力追赶。

∽ 伙食费14元 ∽
刘子平回忆:1978年2月进入川大后,我带着西藏工资上学,当时已有8年工龄。考上大学是荣幸的,当时认识我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大学四年,一切都很规律:早上两勺大米稀饭一个馒头,吃完饭不再回宿舍,而是直接进入教室;中午四两米饭两个菜,饭后午睡;下午或听课或到图书馆;晚饭前一个多小时打篮球或去洗澡;晚上一碗面,有时另加一个馒头。晚自习前,我总是和邹礼洪到望江公园等处散步,我们能说到一起,都对农村熟悉,我们俩每过一段时间就从九眼桥坐公交车到春熙路吃面条,两碗面总共花不到两角钱。当时在大学的月伙食费在14元左右,书籍、资料、学费全免。∽ 一代人的青春圆舞曲 ∽
周润清回忆:记得大学二年级时,娱乐活动禁区被突破,周末交谊舞会在校园多起来了,校方也没有压制,各系学生会干部异常活跃,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开展起来,校园兴起一阵舞会热,许多同学被“扫舞盲”,精神境界因此而得到转化,笔者便是其中之一。
系总支书记亲自来作动员讲话,她告诉我们: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跳舞,不会跳舞的同学,将来走出校门不容易适应社会,希望同学们为实现理想,一个个都脱掉“舞盲”帽子。学不学习跳舞,实际上是在检验年轻人的思想解放不解放,我已经到“而立之年”了,更需解放思想,学舞的心被打动了!
大二时学校搞了一次大型元旦晚会,数千人跳集体舞迎接80年代第一个春天的到来。那天傍晚,学生们自带凳子围聚在校园足球场四周,附近兄弟院校的兄弟姊妹们也闻讯赶来助阵,球场中间有两大堆小山似的干柴树枝,夜幕降临之际被点燃,高音喇叭不停播送出悠扬的舞曲,一排排欢乐的男女学生手挽着手迈开步,一、二、三,一、二、三,“嘣、嚓、嚓,嘣、嚓、嚓”,舞动的人浪围着篝火组成一个大圆,随音乐节奏起伏绵延,整个足球场气氛热烈,场景壮观。
跳吧,年轻人的节日到了;跳吧,这是人性的复苏!同学们摇晃着身体如痴如醉,华尔兹旋律柔和又节奏明快,一对对男女青年前赴后继,旋转,移动,移动,旋转,飘飘欲仙。数千人连成的舞环不停转动,有人索性放开喉咙唱起歌来,雄壮的和声越来越大,响彻云霄。反复播放的这支乐曲是中国人为世界青年联欢节而作的《青年友谊圆舞曲》。.
∽ 罗志田的青春肖像 ∽
王建军回忆:世界史课,讲台上女老师一脸正色地讲到中世纪贵妇与骑士。大学课堂讲这些?我正纳闷,后排就传来一声阴阳怪气的川普:“这-就-是-革-命!”谁?如此胆大的挑战!扭头一看,原来是罗志田!这个说笑话只有你笑他不笑的人;这个从表情到声调很难判断出他对一个争议是赞同还是反对的人;这个连学生会里号称铁嘴的干部见到他就要躲闪的人;这个自然是古文、英文、古代、近代、现代、世界都钻得进去的人!
花絮:罗志田当年到川大报到,是农村好友用背篼背着行李送到学校的。∽ 套题,学生永恒的把戏 ∽
邹礼洪回忆:有一学期,一位老先生给我们讲世界史。老先生学识渊博,出过几本世界史专著。先生教学十分认真,他的讲稿都是一笔一画的正楷写成,而且一字一格,绝无含混,哪里如果出现差错,则一定是挖补重写,学生都为这种认真精神所折服。遇到这位先生考试,我们都不敢掉以轻心。那学期到了复习阶段,先生说复习考试是学习的巩固提高,因此不划什么重点,凡是讲过的都要复习,都有可能考,这一招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很不得要领。老师又安排了几次课堂辅导,但课堂辅导不再讲课,而是老师来到教室,学生有什么疑难,走到他面前去请教,老师有问必答。
到了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晚自习是老先生来辅导,学生依序而前,老师一一作答。老师非常谨慎,无论学生采用什么方法想要套出题来,老师都滴水不漏。到了下课铃一响,学生都向老师围过来,老师也站起来准备离开教室,这时一位同学突然大声地问:“老师,中东地区那段历史太复杂,我们都没有复习,不关紧要吧!”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先是有些惊愕,环顾一遍学生,十分郑重地问:“你们都没有复习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都没有!”这一下老师明显地着急了,他喃喃地说:“你们怎么可以不复习呢,现在要改题都来不及了!唉,你们……你们……”说完,老师闷闷地走出了教室。老师一走,教室里欢呼起来:“啊!这道题肯定要考,大家赶快复习吧!”果然,第二天考卷发下来,中东的考题赫然在目,学生答题自然应付自如。今天想起来,学生的套题伎俩实在是难于应付。
∽ 大学寝室是人生的第二课题 ∽周成回忆:四年间与我朝夕相处的五位同窗学友的音容笑貌,至今仍时常萦绕脑海。睡在我下床的是学生党支部书记、才华横溢的陈廷湘老大哥,他记忆力惊人,中外文学经典的精彩段落往往出口成章,令同学们佩服不已;住在对面下床的是说一口标准的北京话、精通书法与篆刻、踏实稳健的刘宁老大哥,他为人热情,乐于助人,他书我画,为年级与历史系推出了一期又一期新颖美观的墙报;对面上床的是与我年龄相当、老实忠厚的杨公立同学,他来自西藏,老家河南,学习极为刻苦;住在斜对面下床的是淡定从容、不苟言笑的易昌全老大哥,他对自己的未来看得很清楚,四年间除了上课都在学校图书馆博览群书,阅尽中外文学名著,可惜前些年英年早逝,我心中有的是对他的无限怀念;斜对面上床的是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的肖宁灿老大哥,他对学术问题的研究特别执着,旁征博引,穷尽本源。四位老大哥上大学时都已结婚,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与他们学习生活在一起,不经意间便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使自己更加成熟起来。∽ 油印刊物《十驾》 ∽
胡跃琼回忆:记得当年中文系率先成立了个锦江文学社,创办了《锦江》文学杂志。历史系也相继成立了史学社,并拟创办一个史学杂志,这一创意得到老先生们的热情支持。徐中舒先生取荀子《劝学》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之意,定名“十驾”,并亲自题写刊名。当时主要是霍大同、徐亮工、刘学伟、陈力负责办刊。封面由周成同学设计。《十驾》于1980年出刊,是一本油印刊物,办了好几期。
学社又分若干兴趣小组,我们文学史小组最小,只有景蜀慧、杨文概、缪元朗、我和外文系一个女生,一共5人。下午没课、天气晴好的时候,我们会相约去缪先生家的小院里,听老先生讲诗词、格律。有时候,景蜀慧有了旧体诗新作,也会拉上我陪她一起去先生家里聆听教海。有好几次,我们带着《唐诗选》或《唐诗三百首》去请教,缪先生就单独为我们两个人讲一堂课,足足一两个小时,还觉得上课时间过得特别快!无论什么情况下请教,先生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坐在带扶手的藤椅里,用普通话娓娓道来。

  重点大学优先录取。1965年的招生文件规定“优先保证全国重点学校招生的质量”,要求各地应动员条件较好的学生,积极报考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不得为地方院校扣留优秀考生的材料,以便使全国重点学校能够挑选到质量较好的新生。1977年恢复高考的教育部文件中有“录取时优先保证重点院校”的规定,所以才会出现部分77级高分考生被录取到比所填报第一志愿院校地位更高的重点大学的情况。恢复高考的变革与创新
恢复高考不只是恢复“文革”前的办法,除了继承与沿革之外,也有不少创新与变革的部分,以下略论几点。
  1.冬季考试春季入学。1977年12月举行高考是打破常规的特别举措,是冬日谱写的中国人才选拔史上的“春天故事”。每一个77级大学生都有高考改变命运的独特故事,27万个77级大学生的高考故事集合起来,构成了中国教育史上春天的故事。陈侃章2020年4月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一书,书名便用“春闱”这一科举术语来指称中国高考史上唯一在冬季举办的高考。因为这次考试如此重要,堪与科举会试相比,所以用“春闱”来形容也颇为合适和典雅。1977年在冬季举行高考余波荡漾,还影响到4年后77级大学生参加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的1981级研究生入学时间也相应推迟到1982年春季入学,包括1985级之后的几届博士生都是春季入学。.各省命题标准不一。2004年以后许多省市分省命题,但考试时间、试卷结构、考试题型、试题分值基本相同。1977年不仅各省市自治区的具体高考时间不同,而且高考试卷五花八门,差异很大。以语文科试卷为例,总分100分中,作文题分值最高的是江西,占100分(文科另有20分古文翻译,应该属于加试参考题);上海占90分,北京占80分,天津、山西、内蒙、安徽(文科)、福建(文科)、宁夏、四川为70分,河北、辽宁、黑龙江(文科)、湖北、广东为60分;最低是湖南,文科作文只占50分。也就是说,作文分值最高与最低的省份相差整整一倍。江苏、浙江、河南、广西、甘肃、新疆(文科)西藏语文试卷没有列明各题分值。更有甚者,是内蒙、安徽、贵州、云南4个省区的语文高考试卷,理科只考一篇作文,占100分。由于1977年高考涌现不少优秀的人才,于是在77级大学生已经入学的时候,1978年3月决定扩招,3月初补录了少量新生,其中有些属于照顾性质。同时匆忙复办师专或举办师范大专班,本科大学则招收走读生,在1978年5月以后才入学。1977年,“全国原计划招生215000人,各地和高等院校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努力挖潜,扩大招生23000人,举办各类大专班招收4万人,共达到278000人。”尽管如此,1977年的高考录取率只有4.76%,这是中国高考史上最低的录取率。77年高考是中国高考史上录取率最低等几个空前绝后或独一无二的方面。其实1977年高考还有一些因为要赶时间的临时创制也是绝无仅有的,如报考艺术专业者不是参加文科的语文、政治等科目考试,而是参加单独的语文考试;77年高考考生只能在考前填报三个志愿,这是中国70年高考史上最少的志愿数,如果不是恢复高考,1977年同样是招收20多万人上大学,就基本上不会是后来的77级大学生的这些人。因为招生指标分配到各个公社、大队、厂矿等,靠“群众推荐、领导同意”,可想而知77级大学生中至少95%的人在当年是不可能上大学的。77、78级大学生多数不是应届生,来源十分复杂多样。当时通常在录取名单中将新生来源分为工人、上山下乡知青、回乡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应届高中毕业生、在校高中生、解放军干部战士、其他等9类。由于77级大学生属于81届、78级属于82届,却都在1982年毕业,为了区隔,人们约定俗成,一般都称级。有的大学部分77级毕业后曾使用过“81届”的称法,后来也都不再延续使用,而是改称77级大学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