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关于陈焕章其人其事
陈焕章 (1880~1933年),字重远,广东高要(今鼎湖区广利镇砚洲)人。光绪十八年 (1892年)邑庠生,在广州长兴里康有为的“万木草堂”读书时,受学于康有为。
与梁启超为同学,主张尊孔,推行立会昌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澳门《知新报》主笔,撰文倡明孔学,主张变法维新。光绪二十八年在广州时敏学堂任教。翌年,任学堂监督。同时在家乡砚洲创办颍川两等学堂,为肇庆有府属学堂之始。光绪二十九年中举人,翌年中进士,朝考点内阁中书,入进士馆。后申请出洋留学。光绪三十一年奉派为留美学员,先入库克学院学习英语,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考入纽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学习政治经济,宣统三年(191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肇庆府第一位博士。其博士论文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陈焕章译成中文题目为《孔门理财学》)当年即收入由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师编辑的“历史、经济和公共法律研究”丛生,由哥大分两册精装本出版。
民国1年(1912年)返上海,在沪海宁路创“孔教会”,任总于事。民国2年出版《孔教会》杂志,任总编辑。是年夏入京,与严复、梁启超等联名致书国会,请定孔教为国教,允许信仰自由。是年,被聘为袁世凯总统府顾问,并创孔教会于山东曲阜。民国3年,因袁世凯称帝,返砚洲躲避。是年高要大洪水,砚洲尽成泽国,倡筑砚洲基围,并亲赴香港筹款筑成。民国7年,被中央学术团体推举为全国参议会参议员,提出孔子诞辰应张灯结彩,放假庆祝的提案,获两院通过。是年为“迦匿奇世界和平基金会”撰写《孔教经世法》共24卷,主张裁军弭兵,组织世界大国政府,受世界舆论重视,此稿藏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
民国8年(1919年),在北京发起建“孔教总会”会堂。民国12年在京创立“孔教大学”,任校长。民国15年,赴东南各国传扬孔教,民国16年应纽约世界和平联合会邀请赴瑞士日内瓦参加世界宗教和平大会,被大会推举为副会长。民国18年,从欧非讲学返香港,设“孔教学院”,自任院长,每周亲作专题讲学。民国20年,应聘为宣统《高要县志》主编,不久因故而停顿编纂工作。民国22年10月,在香港病逝。(编辑组供稿)
(七)历史人物:
君士旦丁大帝
君士坦丁约于(272-334)出生在南斯拉夫的内苏斯镇(今日的尼什)。他父亲是一位部队的高级将领。君士坦丁在戴克里先皇帝的宫廷所在地尼考米迪亚度过少年时期。
他是帝国的西部奥古斯都(参见四帝共治制)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克罗尔的长子。
公元305年君士坦丁的父亲君士坦提乌斯一世成了罗马帝国西半部的君主。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翌年去世,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将领们意见不一,爆发内战。战争一直到312年君士坦丁在罗马附近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击败他的最后一个劲敌马克森提乌斯时才告结束。在这场大决战前,君士旦丁在梦中得到神的启示:让军队中的旗手高举基督徒的十字旗,一定能取得胜利。
君士坦丁成了罗马帝国西半部名正言顺的统治者,君士坦丁在公元313年 颁布了米兰敕令 允许了基督教徒信仰自由 归还教会财产等等,对于宗教自由做了很大的贡献。基督教第一次会议(325年)。他在会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会议通过了《尼西亚信经》结束了这场论战,《尼西亚信经》成了正统的基督教学说。
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基督教就成为地球上最大帝国里居支配地位的法定宗教。无论是否由于他个人的信仰 都是历史在进步。 在但丁的神曲里,君士坦丁是置身于天堂的。
他对基督教的认可和确立的新制度和官僚体系是后来东罗马帝国延续一千多年的重要制度基础,为罗马延命1000年,这个功绩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完成的。
显然,君士坦丁是欧洲史上最伟大的关键人物之一。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宋朝政治家。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等-其中不乏超时代的建国大政。
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改革科举制度法令,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同年秋,实行太学三舍法制度。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去世,宋哲宗赵煦即位,改元元祐,由太皇太后高氏。高太后在神宗时就强烈反对变法,听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为相,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全面废除新法
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王安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葬于江宁半山园。
中国历史上最轰轰烈烈的‘新政改革’在皇室的摇摆和误国忠臣的搅和下而失败-历史没有‘如果’,徒留千年之叹:巍巍中华第一相,为何不生帝皇家!
(八)社会新闻:
杭州掀起国学热
编者按:我们推行‘木铎杂志’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话语垄断,使论语能走进千家万户,使老百姓直接和圣人交流。无独有偶,杭州‘公益中学’的老师,以学生为主,编写了发扬国学的辅导教材,可喜可贺!
“假期有空闲,不妨学国学!”如今,杭州各地掀起了学习氛围。在杭州公益中学,老师们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编辑了辅导材料,指导学生学习孔子的大道,并在江干区彭埠社区成立了经典诵读组织,没想到立刻爆满,第一节课堂里挤满了前来学习的孩子和家长。不少国学展览、国学论坛等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着。近日,杭州灵隐寺内,由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让国学走进生活”2017国学公益论坛就吸引了杭城百姓的目光。
在杭州的街边巷尾走一走,不少国学内容不仅画在了宣传墙上,还印在了一些快消品的包装上。“让它们成为传播优秀国学作品的一个载体,也是助推国学走入千家万户的一分力量。”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的干部如是说。
“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汪小玫说,今后对杭州文促会而言,也将继续开展国学论坛、讲座等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到更多普通百姓的身边。(通讯员)
(九)典故一则:杜举-举杯敬酒的小学问
我们生活中很多传统都包含着学问。很多人在和亲朋好友敬酒后,会把空酒杯高举,然后轻轻放下,或续杯或交流…有人说这是一种习惯,有人说看样学的-其实这细微的动作是有出典的。
战国时,晋有国丧,尚未毕,国王晋平公与掌礼乐的大夫师旷和掌内政的大夫李调一起‘饮酒奏乐’。
一姓杜蒉之内侍闻声至。升阶斟酒,令二大夫饮。又面北自饮一杯。
晋平公奇,问之。蒉言:‘大丧未毕不乐.旷,掌礼乐却不秉告君王,故罚一杯;调,王之股肱,不敢言君王之失,故罚一杯’;蒉也鄙,敢与知防(越俎代庖犯上之意),是以自罚一杯。王曰:‘寡人也有过,当罚’。杜蒉洗杯,斟,举杯过头。王曰:“如我死,勿废此爵杯!”-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觥,谓之‘杜举’。
这也是‘举杯敬酒’习俗之由-至于近代,爵杯已碎,更把意见一砍为二,纳左拒右的结果,不见真知灼见,唯闻巽与之言,政风败坏由此起.
有诗云:‘敢与知防’有几人?唯我彭大将军矣,遗憾上峰不认账,‘杜举’不成反被累.-最后含冤而死,那是另外的故事了。(学友來稿)第三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