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在引领世界从衰退走向复苏。在2008年年末增长陷入实质上的停滞后,至少按照环比衡量,中国的经济增长在2009年春季急剧加速。
根据粗略计算,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可能为经通胀调整、折合成年率计算的全球产出增幅贡献了高达两个百分点。随着其它地区的收缩放缓,中国经济的反弹本身足以使得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自去年夏季以来首次实现小幅正增长。
这是好消息。坏消息是,中国最近的增长代价高昂。由于担心近期经济滑坡将会加剧,中国决策者在制定宏观战略时选择了数量胜过质量的战略,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井喷式的银行贷款融资的基础设施支出大幅增长。
当然,发展中国家总是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但是中国在这方面走向了极端。在中国近期实施的4万亿元人民币(合585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基础设施支出(包括四川地震重建支出)足足占据了72%的份额。中国政府敦促银行加速为刺激计划提供融资。银行照做了。2009年头六个月,银行新增贷款总额达到7.4万亿元人民币——是2008年上半年的3倍,也是有史以来最为强劲的半年度信贷增速。
这种受银行控制的过度投资刺激无疑表明,2008年末和2009年初的中国经济是何等的糟糕。由于发达国家罕见地同时出现衰退,一场前所未有的外部需求骤降,摧毁了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增长机器。这导致依赖出口的广东省逾2000万民工失业。长期关注社会稳定的中国政府采取行动,阻止了局势的恶化。中国政府决心采取一切手段来恢复经济的快速增长。
然而,这些举措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破坏稳定的后果。不断飙升的投资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空前的88%——是过去10年43%均值的两倍。同时,中国各银行的贷款质量多数确实受到今年上半年大量信贷投放的影响——这一趋势可能为新一波银行不良贷款播下了种子。就在本周,中国监管机构告诉银行,新增贷款必须用于推动实体经济,而非用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投机。
两年多前,中国总理温 家 宝曾警告称,中国经济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是先见之明。然而,中国没有针对这些担忧采取措施,实施促进消费的调整政策。相反,渴望增长的中国却受到全球贸易繁荣的引诱,在最不平衡的行业加大了赌注。在2007年以前,投资和出口占中国GDP的80%左右。如今,面对严重的全球衰退,中国却让温总 理警告过的那些问题更为恶化:将受流动性推动的巨额刺激方案瞄准了最不平衡的行业。
这对任何经济体而言都是不可持续的——或者无法为全球经济提供可持续支持。中国必须让经济增长转向国内私人消费。这可能需要在增长规模上做出妥协。但鉴于这会改善中国经济的质量,在增长方面做出短期的牺牲还是非常值得的。
与大多数人不一样,我一直坚定地看好中国经济。然而现在我开始担忧了。加剧令人担忧的失衡状况的宏观战略最终会导致失败。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正是2008年至2009年全球危机和衰退的原因所在。中国不会从这种后危机时期的最关键教训中获得特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