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芦笛:从“皇军天下第一” 说到中苏恩仇(九)

(2007-01-11 08:30:49) 下一个


芦笛 标题:从“皇军天下第一” 说到中苏恩仇(九) - 2005-10-4 18:55 (590 reads)


从“皇军天下第一” 说到中苏恩仇(九)
──读萧峰文想到的

芦笛

这位间谍查明情况后,便立即向上级报告,一直报到国务院,他不但报告了满州的空虚,指出毫无邀请苏军入侵的必要,而且强调指出斯大林早就在打远东的主意,苏联出兵必定会改变战后远东政治格局,造成共党势力的急剧扩张。因此,他强烈建议不要邀请苏联出兵。
后来事态发展证明这些预言极为准确,可惜他的报告给淹没在国务院的官僚渠道中,没能送到总统手上。美国国务院不是第一次犯这种官僚主义错误。抗战初期,陈纳德在中国实地观察了日本飞机的卓越性能,而那是当时美国飞机根本不具备的。他赶快向国务院发了报告,结果被批复:专家认为该报告描述的性能根本就不可能。
雅尔塔会议不久,罗斯福就死在任上,接替的副总统杜鲁门不久就发现了北极熊的狼子野心。因为大战行将结束,丘吉尔一直忙着和苏联划分帝国主义势力范围。他曾给斯大林开了个臭名昭著的“脏名单”,把东欧和中欧那些小国开列其上。西边的小国注上“英国:100%”,东面的注上:“苏联:100%”,而中间的则是“英苏各50%”,那百分比指的是英苏在该国的影响力。斯大林看了那个名单什么话都没说。丘吉尔讪讪地问:或许我该把这名单毁了?斯大林说那是他的事,于是老丘只得悻悻地把名单收了起来。
老丘后来才痛苦地发现,经过大战,英国再不是过去那个外强中干的超级大国了,根本没有实力来影响世界,已经不可避免地沦落为二流国家,而苏联在大战中崛起为超级大国,唯一可以与之抗衡的只有美国,世界就此变成美苏两极。斯大林志得意满,岂会把一个二流国家放在眼里,去和老丘分割百分比?可笑老丘不知道帝国主义有老牌与烂污两种,竟然指望老斯那痞子会尊重一纸协议。
苏军一占领了东欧,獠牙便露了出来,波兰就是第一个被屠宰对象。网友新大陆人的文字已经约略介绍了华沙起义的事,而这恰是欣赏苏联的萧大侠忽略了的。当时苏军在东线节节胜利,战线逼近华沙,波兰人民受到鼓舞,便在华沙举行起义响应苏军,解放了该城,但希特勒判明苏军只会袖手旁观,便调动党卫军部队反扑,包围了华沙,城内人民英勇抵抗,日夜盼望苏军来救,但近在咫尺的苏军就是故意按兵不动,抵抗战士终因死伤惨重,不得不投降,德军在受降后以重炮把该城夷为平地。这是斯大林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显示他借刀杀人的凶残面目。
等到苏军占领了东欧,便着手成立傀儡政权。波兰原有流亡政府,一直寄居在英国,流亡政府下属的自由波兰战士,和英国人一道参加了二战全程。按国际惯例,此时应该是流亡政府回去接管全国,如同后来科威特政府在傻大木撤退后回去复辟一般。
但斯大林根本不管这套,却去扶持共党政府。这对英国刺激很大──当初他们就是为了保卫波兰向德国宣战的,结果血战6年惨胜了,却连当初的波兰政府都没能保住,这让他们把脸往哪儿搁去?杜鲁门当然也看不下去,但又拿苏联无可奈何。他发现共党的扩张本性并不亚于纳粹,于是便开始担忧苏联会在远东也这么干,不想再请苏联出兵远东,但又不便推翻雅尔塔协议。这样,在波茨坦会议期间,他便向斯大林透露了美国已经拥有原子弹的消息,意在吓唬老斯,让他适可而止。
斯大林闻讯后脸上纹风不动,根本就没拿那当回事,只是淡淡地祝贺了杜鲁门一句。过后就谈别的话题去了,倒让杜鲁门暗自纳闷:只上了两年教会中学的准文盲“乔大叔”到底听懂了他的话没有?他太小看斯大林了:如果喜怒形于色,老斯早就在东方血腥政治里掉了几万次脑袋了。就连胡锦涛那种历史上绝对不会留名的小角色都有这本事,何况是杀人不眨眼的老斯?
据朱可夫在《回忆与思考》中说,斯大林完全明白杜鲁门那信息的意思,因为苏联自己也早就在研制原子弹了。老斯下来后便让科研部门加紧苏联自己的研制工作。这完全是撒谎。根据《Stalin's Bomb》一书,苏联根本就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斯大林是闻讯后才下令间谍机构加紧工作的。他们不负领袖期望,短期内就把老美的绝密偷了出来。秘密警察头子贝利亚召集了苏联的物理学家日夜会战,给他们下了军令状。那些人日以继夜地工作,深知到期交不了货就要给枪毙,因为斯大林早就安排了第二、第三梯队在后面等着接替。他的著名理论是“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当然,他自己是例外。
杜鲁门的那个消息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加速了斯大林入侵满州的准备。斯大林知道美国有了新式武器,很可能不用他帮忙了,等到原爆证实了这一点,苏联便顾不上和中国讨价还价,迫不及待地出了兵,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
我转贴的论文已经介绍过,苏联出兵满州没遇到什么实质性抵抗,45年8月6日第一次原爆,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出兵,10日日本外相照会盟国,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广播投降大诏,同日关东军决定“谨依圣旨,立即停战”,17日正式向苏联远东军提出停战交涉,但苏军却拒绝停止前进,原地受降,却在18日至20日之间短短的两三天里,依靠空运部队和地面快速先遣部队相继抢占了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长春、沈阳、承德、旅顺、大连和平壤。在整个“战役”过程里,苏军仅消耗炮弹36.1万发和子弹102.37万发。俘虏日军59.4万人(也就是开不到两枪就能俘虏1人),击毙的只有8.3万人(日本资料统计约2.1万人),己方阵亡则仅仅8219人。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未见过如此便宜的“大战”。如果关东军真是日本爱国贼至今歌颂的“皇军精华”,则苏军应该是天兵天将才可能实现这种奇迹。
我那不成材的马弟弟今日再度出来奋勇搞笑,告诉我,如果苏联不出兵,那么满洲国至今还是独立国家。满州国军有40万之众,要知道该军队有多厉害,只需看看林彪的四野就行了,国军根本就打不过,云云。
老马的分工是娱乐大众,所以他才会忘记7年前我就把他的胡言乱语驳斥得一丝不挂了。白白教育了他7年,而且前两天咱们还在大讲特讲开罗会议,他居然也就不知道战后归还东北是该会议的决定,更连《我的前半生》都没看过。居然会以为“满洲国”乃是可以脱离日本而存在的一个独立国家。
那书上说得清清楚楚,天皇大诏一下,溥仪的“御用挂”便请他签发退位诏书,此后又想把他弄到日本去,还没来得及逃便被苏军俘获了。如果苏联没有出兵,则溥仪无非是走近路逃到东京法庭上去而已。当然他个人结局会好得多(光那些国宝就够他受用的,NND),不过只有胡话大师、大众笑柄才会以为在元首退位并上了法庭、政府逃散之后,那“满洲国”还会存在下去。
最搞笑的还是老马的家传“左右互搏术”。听他那意思,似乎苏军替中国人歼灭了伪满洲国军,扳倒了满洲国的武力支柱。既然如此,请问林彪的四野是哪儿来的阿?难道使用的是死魂灵,ghost troops?
老马这里暴露的,除了他个人特有的思维错乱之外,更是中国特色之一的直线思维。文革期间我看《美芹十论》,见辛弃疾花了很多篇幅去讨论所谓“势”,觉得很有意思。等琢磨明白了后才想起来老毛在毛选四卷里做的算术题有多可笑:记得他先给出了国军共有多少师,然后再给出共军每年能歼灭国军,最后算出需要多少年才能把国军全部消灭,“解放”全中国。
后来我发现这种直线思维在国人中非常普遍,他们只看到人员数字,看不见无形的“势”。不明白这点,就永远不会明白为何许多强大国家在仍然保有强大实力时会突然垮掉,例如德国在一战结束时军队并没有受到毁灭性打击,军队都驻扎在国外,战争根本就没有打到德国境内,但旦夕之间也就分崩离析。国府垮杆又何尝不是这样?后来共军根本也就用不着把最后一个国军士兵干了,国军衰弱到一定程度便会自动发生“山崩”。
用现代话语来破解,所谓“势”乃是许多因素的复合函数,它包括战略态势、兵力、国民经济、士气、军民耐受力等等。如果交战方战略态势、兵员、装备、国民经济、军民耐受力弱化到一定程度,便会到达士气的全面断裂点(breaking point)。一旦到达这点,哪怕你还拥有相当强大的武力,大局仍然要在短期内不可逆转的崩坏。只有马弟弟才会看不见这些,作出“战胜日本=打光日本全国人口”的惊人公式来。也只有他才会以为满洲国在大势已去之后尚能幸存下来,如同盼望大树倒了,鸟儿还能在其上的雀巢里平安孵卵。
总而言之,抗日盟国邀请苏联出兵,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后患无穷,因此改变了相当大比例的亚洲人民的命运。这错误是政治家的短视造成的。罗斯福对苏联烂污帝国主义本质缺乏认识,受了美国实用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更缺乏对俄国历史的认知,这才犯下了这千古大错。
罗斯福不知道,苏联之所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拒绝蒋介石的请求向日本宣战,是因为他在西线吃紧,朝不保夕。一旦解决了生存危机,消灭了德国之后,他必然会转而向东,去和日本算清日俄战争留下来的宿怨,改善苏联在东亚的战略态势,完成先辈遗志,向满州和朝鲜推进,为苏联海军谋取温水港。所以,即使想求苏联帮忙,也该让穆罕默德走向大山,而不是让大山走向穆罕默德,也就是故意装出不想让他染指的模样来,反倒刺激得他来求你,而这就是斯大林玩弄盟国特别是中国代表团的拿手好戏。其实谈过恋爱的同志都该知道这把戏,马克吐温早就在《汤姆沙耶历险记》里教唆过了。
杜鲁门的错误,乃是在察觉北极熊的狼子野心之后,应该毅然决然地毁约,该约的前提是必须中国同意,他可以以此为借口,告诉斯大林因为中国不同意,美国无法再维持雅尔塔协议的承诺。更不该用美国已经制成原子弹的消息去吓唬老斯,反倒刺激他加快了入侵准备工作。这样等到原子弹扔下去后,斯大林知道厉害,未经美国同意,便很可能不敢贸然兴兵。
作为仰承他人鼻息的弱国,中国政府倒没有多少选择。老蒋如果拒绝雅尔塔密约规定,势必要得罪美国,这是他不能承担的风险。在与美合作过程中,他唯一强项的一次就是要求罗斯福撤回史迪威,但那不仅是为了捍卫他的权位,也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中国军队岂能由一个鬼子指挥?而且国军只听蒋的话,岂会听老美的号令?如此胡来,势必造成大乱,比后来李宗仁取代蒋公造成的灾难还更严重。但这次毕竟只是牺牲外蒙以及东北的有限权益。他痛苦地权衡再三后决定吞下那苦果,其实是弱国之君必然经受的悲剧。命运待他还算仁慈的了──如果美国是英国那样的帝国主义国家,只怕美援的代价要沉重得让他变成又一个“卖国贼”。
尽管没有多少选择,我觉得,国府仍可使出由晚清外交官发明、由国府继承并熟练使用的弱国外交艺术──拖,换言之,在国力贫弱时绝不和强国谈判主权和领土问题,更不要签约,而是千方百计拖下去,并不放过任何一个国际场合宣称对争议领土拥有主权。从这个角度上看,老蒋本可以对美国阳奉阴违,迟迟不派出代表团,迟迟不签字画押,拖到杜鲁门心生悔意时,那就不会再有得罪美国之虞了。老蒋没这么干,说明他本人对关东军实力缺乏了解,对北极熊本性认识不足,内心还是希望得到人家相对慷慨的援助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也有错误。
但话再说回来,弱国无外交。哪怕老蒋使出拖字诀来,在谈判中不同意所有条款,无休无止地扯皮扯下去,那又便如何?正如后来事态发展表明的,斯大林根本不在乎是否获得中国人的批准。他照样会抢着出兵,照样会占领东北与北韩,照样会逼着中国政府签订城下之盟。爱你喂,弱国遇上了这种恶邻,也确实没有什么人为努力的余地。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未便苛责先贤。
【未完待续】



论坛


返回论坛

 
你好好读读《图波列夫囚徒设计所》苏联原子弹设计早在进行中。 -- 马悲鸣 - (43 字) 2005-10-4 21:35:22 (114 reads)
嘿嘿,你连苏联盗走了老美的原子弹绝密都要否认了?你知道苏联是哪年爆炸成功的? -- 芦笛 - (0 字) 2005-10-5 12:33:10 (38 reads)
狗了一下,苏联始于1943。 -- 水蛮子 - (54 字) 2005-10-4 23:09:51 (76 reads)
再对比一下二战时的中苏。 -- 赛昆 - (281 字) 2005-10-4 20:34:36 (156 reads)
还有美国对苏联的援助问题,死大林吃完抹净就不认帐了 -- HanJian - (0 字) 2005-10-5 1:32:13 (39 reads)
越扯越不象样了。斯大林打下了德国,什么罗斯福,邱吉尔说几句话 -- 水蛮子 - (80 字) 2005-10-4 19:53:55 (148 reads)
嘿嘿,是人都知道,在获悉老美有原子弹之后,斯大林非常怕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 芦笛 - (62 字) 2005-10-4 20:00:18 (115 reads)
在广岛原子弹之前,苏联还不知道这一切,因此出兵东北是志在必行。 -- 水蛮子 - (228 字) 2005-10-4 22:49:16 (81 reads)
忘记说,斯大林在中共胜利后作自我批评,自己都承认他怕触发世界大战,保守了些。 -- 芦笛 - (0 字) 2005-10-4 20:01:36 (47 reads)




想了想,正经回答一下yankee的评论

芦笛

刚才蒙小杨评头品足,随便答应了一句,下去想想不妥,再来正经答复两句:
【一、芦笛很能写汉字。汉字写到他那个水平,差不多极点了,至少我这辈子也写
不出这么好的中文。】
不敢当,决非事实。论文才,老芦在网上顶多是二三流水平。随便文笔本坛第一,那包括布局和文字水平在内。老马的文字功力也应该强于我,但他谋篇一塌糊涂,短篇犹可,长篇文气涣散,显得冗赘。在这方面,我似乎稍比他强些,虽然一般写得很长,但文气是贯穿的。即使如此,我的文字也有拖沓重复的毛病,那原因是我现写现帖,写完后只改错别字或病句,不作详略取舍的修改抛光。我最恨干这种事,芦笛文集到现在没整出来,就是因为我实在怕修改文稿。
【二、芦笛的逻辑性比一般中国人要强,表现在比较注重论据,不象马悲鸣随便林
诗云那样随手造假,滑不留手,待挨个驳过去,早筋疲力尽离题万里了。(当然那
些人有一说,故意设置障碍,故意不让别人讨论个顺溜,只好“随便”了。】
这倒当仁不让,老实说,我当网霸就全靠这招。理性辩论不必说,我打架都是“说理论证+讽刺挖苦”,但战胜对方全靠前者。迄今为止,我批过的同志自胡平以下,似乎都丝毫不知道逻辑思维的起码观念。
【有大方向感,至少知道去哪找资料,信什么不信什么。当然只有在你认真的时候。

嘿嘿,这是作学问的起码功夫,科研和文科学术研究的入门功夫,硕士生就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遮莫我这退休老工人还不懂这套?我这人比较讲学术道德,一般如果有不同说法,一定会列出来加以排除,不会隐瞒对自己的主张不利的证据。
【三、芦笛喜欢旁征博引,但经常引征自己不准确知道的东西(大都是很早读过的
书,有些资料已经过期),只要能临时支持一下论点就拿来。这点和今天李敖、古
代的孟子都有点象。堂堂之阵,整整之旗往往能掩盖某些论据的虚弱,也阻隔了作
者的退思能力。当然,象李敖那样出来就是来骗比他更无知的中国人也就罢了。】

这话我既同意也不同意。同意的话已经在跟帖里说过了,我写作态度很轻率匆忙,一般不作案头准备(鬼子说的research )。哪怕是在比较认真(例如写《宋教仁》)时,也是先看了点东西,理出脉络便边看边写。那种拟订大纲、占有材料、系统整理之后再动笔之事,我还从未搞过(除非是写专业综述文章)。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凭记忆动笔。
但我不是毫无根据就胡乱说话,更不是为了临时支持某个论点就去拎出一个史实来。除了《宋教仁》之类的考证文字,我的史论说的其实是早就在脑子里形成的想法。这些想法的形成是看了大量资料的结果,并非临时抱佛脚。主要论据都是坚实的。我的问题是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有时不必要地提到无关史实,而出错的恰好在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出的硬伤,对我的基本论点毫无影响。例如我误把签订《中俄北京条约》算在李鸿章头上,把希特勒被迫延期进攻俄国的原因误记为南斯拉夫起义。这些错误其实和我的主要论据没什么关系。删去它们一点都不影响文章主题。我这个毛病自己也知道,无非是聊得兴起,扯到别的没把握而自己又懒得去查的枝叶上去而已。
话说回来,写“恩仇”文那样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事件如此之繁多,地理范围如此之广的文字,基本靠记忆,手中毫无参考资料,出的错还这么少,应该算是很难得的了,连我都免不得佩服自己,嘻嘻。







 
诚然,信然,理所当然。老跛专门坐享笛成,还要挑肥拣瘦,蛋里寻骨, -- 跛脚僧 - (65 字) 2005-10-4 20:25:55 (44 reads)
还是下面那一句干净利落:) -- yankee - (0 字) 2005-10-4 12:18:28 (34 reads)
芦笛文章调动千军万马,打的是歼灭战 -- 铁木 - (21 字) 2005-10-4 11:49:27 (83 reads)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