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后
(2025-05-27 17:49:21)
下一个
清晨推开后门,我看见泳池又积满了水。
昨天才刚抽干的水池,如今又见水波荡漾,树影摇曳。零碎的枝叶散落各处,椅子翻倒,花盆移位。显然,昨夜这里经历了一场风暴。
再往前走,我怔住了。
后院那棵靠近栅栏的大树倒了。不是断了一根枝,而是整棵劈裂,从树干中段裂开,横倒在泳池设备边上。一半压在铁栅栏上,枝叶插进电控箱,粗重的主干直直压在屋檐上,像一只突然而沉重的巨兽,伏卧在住宅的心脏部位。
我以前很少注意这棵树。它年年落叶,却从不出声。站立的时候,它只存在于我视线的上方,不言不语。此刻我站在它倒下后的阴影中,四周一片静寂,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惊惧:原来一个人生活的秩序可以这样轻易被打破。
我回过神来,开始收拾现场。
我从最小的树枝锯起,将它们一根根捆缚,搬到路旁。湿滑的枝叶沾满手臂与工具,空气中弥漫着树皮碎裂的潮气。清理完外围的零枝散叶,我才真正看清这场灾害留下的痕迹:整扇铁栅栏被压垮,后方两段木篱笆倒伏;几根白色PVC泳池管被砸得裂开,水泵凹陷变形;树枝还压在屋顶的一角,屋檐轻微下塌,雨水槽已变形。
我想着:幸好有保险。
我回到屋里,打开文件柜,找出房屋保单。一看,自付额高达24488美元。我怔了一会儿,反复确认数字,像是在确认某种现实。说实话,我从未认真读过这份保单——只是习惯性地相信它的存在,像相信电、水、下水道,像相信系统在关键时刻不会缺席。
毕竟,我每年都在交保费,七八千美元,像交一笔“生活托底税”。但现在看来,这种保险更像是一个空洞承诺:在你真正需要它的时候,它先让你自己承担灾害的“合理部分”——而这个“合理”,恰好就是你承担不起的部分。
我并不是特别天真,只是生活久了,会慢慢相信某些东西应当是稳固的。比如篱笆、屋顶、树根;比如保单、法律、制度。一切都井井有条,直到某个风暴夜悄然吹来,才知道:托住你生活的,从来不是纸上的承诺,而是你自己。
那棵倒下的大树还在后院,枝干横陈,叶片在清晨的风中缓缓颤动。它的倒塌没有警告,没有声音,却让我听见了一种久违的现实之声:有时候,风暴之后,真正倒下的不是树,而是你一直相信它不会倒下的那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