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妻子散步,看见街道两旁的草坪上插满了小国旗。邻居家的门廊上也悬起了星条旗,在风中微微颤动。远处传来稀稀落落的礼炮声,仿佛在为这座城市提醒:独立日到了。
我们走在夜色里,谈论的却不是节日安排,而是成长与独立。
妻子说:“人什么时候才算独立?是自己挣钱的时候吗?”
我说:“也许更早,也许更晚。有的人少年时就独立了,有的人到老都没独立。”
“独立是钱的事,还是心的事?”她问。
“是心的事吧。”我停下脚步,看着路边一株紫薇树在路灯下寂静地盛放,“一个人不再需要依附,不再需要别人为自己定义,不再恐惧失去谁,也不再把责任推给谁的时候,他就独立了。”
妻子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脚下的人行道。晚风习习,她额前的发丝轻轻飘动,像是夜色也在思考。
1776年的这一天,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向大洋彼岸的帝国宣告,他们不再是臣民,而是自由的公民。那是一种国家层面的独立,却也是一群人的精神独立。他们不再等待命令,而是自己书写法律,决定自己生活的走向。
独立,意味着不再依赖。它需要勇气,也需要承担。一个人,若想真正独立,首先要接受自由所带来的重量:你不再能怪罪别人,不能将生活推卸给命运。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走到街道尽头,停下,看见远处的天空忽然亮起一片烟火,紫红色,金黄色,像一朵极短暂的花,绽放在城市上空,然后消失无踪。
“好看。”妻子说。
“嗯,好看。”我答。
她没有看我,她看着烟火消失的方向,轻声说:“成长也是一辈子的事吧。”
“是啊,”我说,“成长和独立,都是一辈子的事。”
我们转身,沿着来时的路走回去。路灯下,小国旗在夜风中飘动,像无数个微小而坚定的宣言:我们在这里,我们选择,我们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