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居和离婚后的两三年里,我一直觉得每个适龄男青年都象井绳。 可是单身女性的潜意识还是在screen周围的options。
我的学校是一个私立的二流大学,很少有国内来的学生。因为有本事的中国学生都跑到东部的常春藤盟校去了,没本事的又不肯读这么贵的学校。也有当地长大的华裔孩子。一个男同学连续两学期选和我相同的课程。后来开始约我看电影吃饭。他满有钱,独自住在Santa Monica Canyon的一个大房子里。我们性格好象比较一样,只是没有共同话题。他经常告诉我左邻右舍是某导演,某电视明星。可他又没富到和斯皮尔伯格做邻居的程度,所以他提的人名我都不认识。甚是无聊。点菜时我通常要有头有尾的鱼,他每次都要fillet。当我们熟到可以以这件事开玩笑的时候,彼此都知道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了。
在Venice Beach溜旱冰的时候碰到一个美国男生,后来发现是同一个学校的。他说自己是移民律师。经过几次email之后,我们在Killer Shrimp吃饭。我们谈到外国人得到美国居住权之难,他说应该有一种法律条文规定只有有学问有本事的人就可以获得美国居住权。我告诉他已经有这样的条文了,是为特殊人才背书的。他大窘,可是也未能说出这个条文的签证类别。我于是怀疑他不是律师,或是蹩脚的律师。不再见面。
在工作场合碰到过一个男士,俄国裔,面孔英俊。我们在Sunset Blvd上的Cat & Fidler吃饭。谈话比较投机。可后来他说自己并不开车,因为走路有益健康。我大倒胃口。列位看官,洛杉矶的公交系统一塌糊涂,开车走20分钟的路程,坐公共汽车转来转去要花3个小时。 在这个庞大而杂乱的城市里,如果不开车无异于作茧自缚。此公的借口再堂皇,和女人约会的可能性也是slim to none。在我这里是none。
我不认为自己是个物质的女人,但我是个现实的人。在洛杉矶这个物欲横流的大都市,个人的沉浮都有着城市的烙印。这不是一个适合寻找结婚伴侣的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稳定,周围诱惑太多,地价奇贵,工资又不见得比别处高。一个MBA毕业生,洛杉矶的大公司提供的薪酬通常比Ohio同等大公司低。想来这里工作的人还是趋之若骛。
看到听到的故事太多,朋友以及不是朋友的人们每日上演着爱恨情仇,渐渐感到生活中的事情十有八九不能恰如人意,与其勉为其难,不如独善其身。但我又不是提倡苦行僧式的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