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春天了。天气时阴时晴,我这整个星期在圣加仑大学的市场营销学院中心早进晚出地进修。路过的草坪盛开着各色野花,十分繁茂。我很喜欢这样的景物,很多年前也曾经忍不住会去采上一大捧带回家插到花瓶里。而这几年的春天,却总是匆匆的路过,只用眼光流连,走过便忘了。也许心境也大不如前吧。有时候我想,如果时间倒退十六年, 我对生活的选择是另外一种,那么,我便不会改行,不会来这里进修。我会继续作我的建筑师,会和那个志同道合的可靠的建筑师男人结婚,在广州过另外的一种生活,每天打交道的人也会很不一样……种种,种种……想到这里,会忍不住笑一笑。
进修期间同班的一个年轻瑞士人安,30岁。有一天的进修课题正好是跨国公司里的文化差异,老师举了很多关于中国人的例子。结论是文化的差异不容忽视,要花时间和精力认知和调和,并且是很不易的事。我是班里唯一的亚洲人,其它都是瑞士或者德国人。下了课,安来问我,你的婚姻成功了吗? - 因为他的女友是个香港女孩。对于他们的未来,他似乎抱着犹豫的心。我看着他说,别看我的例子。我几年前已经离婚了,因为我们都不够成熟,我犯了错,他也犯了错。那时候没有人给我们上过这堂课,对双方差异造成的矛盾没有给与太多的重视。可是另一方面,有很多失败的婚姻,并不仅仅完全归罪于文化的差异,有很多情况和性格差异有关。当今的社会,瑞士人和瑞士人的婚姻也并不就意味着牢固,离婚率高达半数以上。
我看着他迷惑的脸,突然想起十六年前的盖瑞,那个爱上我的瑞士年轻男人,我们在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的恋爱时光。如果,只是为了顾虑文化的差异而放弃一段美好的爱情,那会是一件遗憾的事。我实在怜惜安的这段跨国恋情。
临别的时候,班里的同学相互交换名片。我笑着对安说,如果你和那个女孩结婚,要发请帖给我。他犹豫地笑。看来还是爱得不够,或者年龄太轻,没有太大的紧迫感。
记得很多年前我写过几个故事,标题都是“婚姻的童话“。那个时候,对于婚姻,我已经有动摇的信念。写到从前的邻居苏珊的婚姻结局,非常怅然。一个网友的留言是,It's a
curse to love two countries. It's a bitter sweet thing knowing two cultures......
是真的吗? 是,还是不是,有谁可以武断地下定论。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跨国的男女关系,需要更多有意识的努力和经营。
如果下次再见到安,我要告诉他,跨国婚姻并不可怕。人年轻的时候能够相信爱情,是件很美好的事。我们不能够选择我们能够遇到的人,可是我们可以在我们遇见的人里面做出选择。 在我们的关系中我们也可以选择相安无事地融洽相处。我现在又找了一个异种男人,这一次是个荷兰人。我们都很国际化,在这个国家,我们都是异乡人。我们都已经成熟,都有各自的孩子。我们每周见面一到两次。我们都很忙,不太去想未来。我们相互愉悦,相敬如宾。天气好的周末,我们会去逛卢赛恩美丽的早市,然后沿湖散步,或去山上徒步。 我们在一起看四季的轮回,对相互一无所求。仅此。但是我感激这段关系给我心理带来的稳定和依靠。它可以让我如此安详地面对生活,让我可以有一颗普通的心留意到路边繁茂的野花。仅此。
生活是你自己的,我们到了这个年龄,个性定型,感受明晰,做自己喜欢的舒服的事情,快乐每一天,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