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的时候和一个台湾来的朋友一块儿吃饭。她已经来瑞士二十多年了。想想三毛在瑞士巴塞尔的时候她应该也已经在瑞士了。本来是不该提那陈年旧事的,可是在她确认认识龙应台之后,我还是好奇地问了问,你认识三毛吗?她摇头。不过一定是也读过三毛的文字的。她坦言说,她不是很喜欢三毛的文章。她说三毛的幼稚已经变得不能让人苟同,人总是要长大,不可以拒绝年龄的老去和生活阅历的增加。
我想到五年前千里迢迢从中国买回来的厚厚的三毛的文集。曾经读它,来打发刚来瑞士时非常寂寞的一段时光。
已经几年没有去翻动了。可是我记得,二十几岁时读那些文字时心里的悸动,对在异国他乡旅居的向往。三毛是个会织梦的女孩,曾经是那么快乐和积极地生活在梦想的天堂里。她的老去,是在她失去荷西之后...大梦初醒之后...她的死去,是她在又一次点燃了希望之灯、去中国西部寻找新的梦想而不能如愿以偿之后。
拒绝长大的女孩,最终还是不能接受平庸的现实,那么就选择了离开。
世上没有几个女人可以如她一样取舍分明。一朵开得如此尽情激烈的妩媚之花。如果不早早衰败,便显不出完美的短暂。对人世的眷恋只是那大喜大悲,只是那极致的繁华。
这样把来龙去脉想了想,觉得那个台湾朋友的话也许是对的。从此我不再会去看三毛的文字了。人总是在不停地向前走,阅历增加,性格改变...曾经深刻在脑海里的风景,怕再回头去找,看到了之时难免加杂失望。
三毛的一生是幸福的。她一直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天堂里。
三毛如果没有得到荷西,也许她的生活会慢慢从梦想归于平淡.就是因为她找到了她的不一样的爱情,不一样的生活,失去了再难以得到,所以难以再忍受现实的生活.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有了孩子之后领悟到的.如果三毛能够有孩子的话,她也许就不会选择自己离开世界了.
即使是现在,依然有和她一样拒绝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不呢?如果可以躲开成人世界里的黑和苦痛?
我大概是在学生时代读过三毛,印象中她是浪漫和疯狂的那种女人,她的作品具体写些什么我已经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