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瑞士
(2004-01-30 01:32:06)
下一个
欧洲的明珠
世事往往是很让人难以预料的。以前从未留意过某一个国家的名字,而到后来,仅仅是因为遇见了自己命里的那段婚姻,生命的轨道便急急地一转,向这个国家驶去,从此再也分不开了。有时候,当我漫步在静静的湖滨,凝望着隔岸的山川树木和此起彼伏的小房子,阳光用它的手暖暖地抚摸着我的头发,我的身子,我的手臂和我的双脚,忽然,会从我的心底生出一个疑问:我这是踩在哪里的土地上了呢?
身后传来不紧不慢的教堂的钟声,那如雾的往昔岁月迎面拂来,伸出无数的触角想要拥抱我,却被那不愿停留的风无声无息地带向远处去了。而我,仍然站在那里,脚下踩着异国那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硬实的方砖铺地,这不是梦中。
我住的这个国家----瑞士,在世界地图上仅仅占了个很小很不起眼的位置。好多人一不小心就会把它同瑞典混淆。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在电话里听我报出瑞士的名字,会很关切的问,北欧很冷吧?我不知从何讲起,说来话长,有时也懒得去解释和争辩。
有心的人如果仔细地在欧洲的版土上查找,可以在德国、奥地利、法国和意大利等人尽皆知的国家所包围的一块空间里看到瑞士的名字。它位於欧洲的中部,常被称作欧洲的心脏。尽管版土小,却藏龙卧虎,是一个经济强国。这里的生活质量在世界排名数一数二,同时又是联合国及世界红十字会等重要国际机构的欧洲或世界总部所在地。国内的地区,按地理形势可划分为三个区:吕拉区,中原区和阿尔卑斯山区。素称山的故乡,国土内有山自不必说,还有数不尽的湖泊,同时又是欧洲三大河流莱茵河,罗纳河及因河的发源地。阿尔卑斯山区和主要是高原及草原的吕拉区居住人口很少,相反,中原区虽然占国土面积的30%,却集中了瑞士的大多数人口和它的工业交通,农业畜牧业。而我就住在这里的苏黎世湖畔的一个叫拉亨的小镇里。
瑞士是一个很迷人的地方。对於它,我总有一种特殊的宿命的感觉。仿佛从前曾在某一个梦中到过,可是太匆忙,看不清,抓不住,恍恍惚惚的印象,只是觉得美。自从踏上瑞士的土地,就释然了。
第一次亲眼见到瑞士,是一个夏天的丝丝小雨中。那天下午男友盖瑞开车到机场接我回家。通往拉亨的高速公路是从苏黎世湖的一端通往另一端,同湖的走向平行,地势甚高,湖两岸的景物尽收眼底。偶尔路边会闪过一片防护林,俏皮地遮挡一下视线,只那么几秒钟,那盈盈的湖光山色就又回来了。或许是因为自己所牵挂的人住在这片土地上,瑞士在我的心里早就有如一块晶莹的宝石,散发着美丽而柔和的光芒。
瑞士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温而湿润的,而且满眼是着了水的深深浅浅的绿色,十分宁静。我感觉到了旅行后舒适的疲惫,懒散地靠在车座上,伸直了双腿,向窗外望去。近处的草地包裹着略有起伏的丘陵,平整洁净得象地毯一样,处处是人工的痕迹。间或有一群牛羊或是几棵果树,亦点缀得恰到好处。再向下,多是些古朴的小房子,错落着聚成一个个村落,一直延伸到水边。湖很广,呈淡淡的灰绿色。由於雨,湖面一起烟,朦胧见到对岸连绵起伏的山脉,轮廓被白云化去了,而山脚下也是一片片紧紧相连的村落,房子沿着山坡层层堆砌,密密麻麻。
车窗紧闭着,少许雨丝无声无息地斜扫在玻璃上,我象走马观花一样地在看一幅水彩画,只是这画很长很大,向前走总也走不到头。车里出奇的安静。这是我和盖瑞久别后相见独处的头一刻,两个人反而显得异常的沉默。有时相互看一眼,温柔地一笑,便一个开车,一个把眼去看窗外。安详而且和美。
随着车的向前行驶,高速公路正前方的天际被一座雄奇高峻的雪山挡住!在这7月的夏天里,下着温和的细雨的一天,那明明是白雪皑皑的山峰,灰白色的巨大的石头山体,十分壮丽地屏立在眼前。峰顶是晴的,闪着耀眼的阳光,即使是隔着这边的雨,也是灿烂夺目。那次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雪山。
后来,我才知道,瑞士小则小,却拥有很多风格迥异的自然风光,田园,湖泊,山脉,峡谷,冰川雪峰,河流,得天独厚,美伦美幻。
同欧洲的其他国家一样,瑞士也保持了其独特的人文景点。这里有历史上著名的朝圣之路、有多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有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堡和众多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它的城市都小巧精致,没有或是很少有高层,保留了中世纪的建筑和城市规划风格。在苏黎世或是伯尔尼的百年古城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湖边小径漫步,是一种不一般的宁静享受。每一条狭窄的石砖路,每一处坡道或是每一段台阶,每一个角落,每一片小广场,每一汪水景和每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都会给有心的散步人带来喜悦。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找家露天咖啡馆悠闲地喝杯热咖啡,亦可以坐在广场的长椅上边吃东西边看过往的行人,一切烦恼都可置之脑后。也是因为它们的小和古老,所以亲近而耐人寻味。更妙的是,每一个季节都赋予它们不可言传的特别的味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瑞士住得久了,渐渐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也慢慢了解了有关它的故事。
说来瑞士是个很特别的国家。历史上原本并没有它的,是后来几个自治州联合起来,长年共同抵制外来统治,慢慢独立出来就有了瑞士联邦政府。因此,瑞士人是由德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后裔组成,这样自然地就分化出了德语区、法语区和意语区,每个区都有它自己特有的文化习俗,可以说就是德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文化习俗的演变,同时它们又无可避免地相互交织在一起。
小小的一个国家,有德语、法语和意语3 种官方语言加上另一种显为人用的拉丁罗曼语,我们旅行时常常是开上两三小时的车,路上的语言就很可能换成另一种。当然,我的先生从小受瑞士的学校的教育,每种方言都难不倒他。他生长在苏黎世湖畔,也就是德语区,而大学上在法语区,年青时去过意大利、西班牙和澳大利亚长期旅游,对各种西方语言都有不同程度的能力。据他说,拉丁文是欧洲各语系的源头,学了拉丁文,就很容易懂欧洲各国的方言,而拉丁文是他们小时的必修课,象他一样的多语的瑞士人处处都是。比如说,我刚到瑞士时,只能用英语交流,我们生活圈子里的大多数的人都能听懂,一般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中青年人尽量会用英语和我说话。当然,从而也滋长了我的懒惰心理,以至于我的德文训练一直未能系统地坚持下来。不过,德文本身就是一门很难很无规律可言的语言,我又是那种不到泰山压顶决不肯努力的人。
除了语言的复杂,瑞士的天气也不是很叫我适应。我是被广州和悉尼整年整年的温暖气候和亮丽阳光娇惯坏了的,而瑞士的气候尽管不象北欧那么冷,却是四季分明。应该说很象北京,春夏秋都各有其醉人的韵味。可是冬天很长,为期5个月左右,所不同的是没有风沙,也不会那么冻得湖上结冰可以走人。这里家家户户安了暖气。我不太喜欢隆冬的日子里出门总要把自己全副武装成象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所以就象个冬眠的动物,总爱缩在温暖的家里,在窗口望望外面的银白的冰雪世界。可是,对於热爱雪而且熟悉雪的本地人来说,这个季节却充满了律动和魅力。这里到处都是世界闻名的滑雪胜地。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银装素裹的山川间,小至三四岁,老到六七十岁,人人都很快乐地参与滑雪、雪橇、滑板等运动,家家户户都有滑雪度假计划。在冰雪之上,他们如鱼得水,显得自如而优雅。如果说瑞士人有魂魄,那他们的魂魄就在这连绵不断的山脉上,就在这无尽的白雪中。
多年前还是作学生时,我读过梅苑的一本<<人海巴黎>>,她提到,法国人象水,瑞士人却象山。我一直记得这句话。或许就是因为这句话,又加上天缘巧合,我遇见了一个品格象山一样的瑞士人,被带到了瑞士,并且依着苏黎世湖边安了家。它用它独有的魅力,稳重和详和安抚着我的一颗飘游了许久的心。这里有爱我的人和我们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家。
不过,如果让我现在举家回中国定居,我也会一样欣然而去。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好与坏,且因人而异,更不用说是我所熟悉的中国的土地对于我。在西人的土地上,终究,我还是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各中滋味,只有我这样经历过了的人才懂。不说也罢。
我也在瑞士,3年多了已经。可是我不喜欢瑞士,好山好水好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