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园

野草的乐趣就是疯长。而且,杂草丛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质、最能触摸到心跳的地方。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生命启示录1——生死

(2014-12-24 15:56:25) 下一个

 

“To be or not to be?” ——生存还是毁灭,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只有活着,才有人生可言。任何的物种其实都要面对这个问题,无论身处什么环境,要么放弃,要么顽强的活下去。有太阳的地方,万物欣欣向荣;没太阳的地方,也依然充满生机,比如苔藓,蘑菇一类。这就是生命的第一个特点:百折不挠,永不放弃,除非死了。也就是说,无论外界条件如何,它从不抱怨,只有顽强的适应、顽强的生长。一个人,如果身患重病,活不下去,尚可理解;无病无灾,不缺胳膊不缺腿,只是精神痛苦,就贸然自我了断,实在是殊为可惜。这么做的人,其实是错过了凤凰涅槃的唯一一次机会。

 

生命的另一个奇妙特点就在于高度的有序。一个又一个的分子有序的排列在一起,杂而不乱,处变不惊,仿佛后面有一支看不见的手。

 

就说说细胞中的蛋白质吧,20个氨基酸可以任意组合,并以任何数目和任何顺序排列,组成众多的蛋白质,去完成各式各样匪夷所思的杰作,让生物得以生长和繁殖。对繁殖来说,它对细胞的某些部分得进行复制,并分裂为两个细胞。对生长来说,它从环境中摄取营养,并构建出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蛋白质的一个无以伦比的功能就是通过多肽链的折叠,产生高效的催化功能,一旦折叠展开,就失去了这种功能。无法理解为何是20种而不是200种氨基酸就组成如此众多的蛋白质,也无法理解,开天辟地的那一天,这20种氨基酸是按先后次序出现的还是同时出现的。人类习惯用有限的思维去思考有限的事物,真的无法想像拥有无限多双手的上帝是怎么让这一切同时发生的。

 

有了生命,就有了生命力的问题。生命力的强弱并不在于孰长孰短,而在于是否在其被设计的寿命期限里尽可能的康健。任何一个产品,都会有说明书。可是比较奇怪的是,人这个产品,造出来后,往往没有配备随时可以查阅的说明书。所以,八仙过海,各有各的过法,等到出了问题之后,才发现使用不得法。就像一台发动机,按时加油,定期维修,用个二十年不会有问题,可要是平时只管开车跑路,也不换机油,或是有了小毛病也不修,那么,一旦出问题,往往就是大问题。车出了毛病,还可以马上更换一个零件,人出了毛病,却不一定能换。

 

生长的东西就有序,衰败的东西就杂乱,死亡也不例外。推论开来,能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的人,比较有生命力,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阳光,心态比较积极,比较自律,往往充满希望并热情洋溢;把生活弄得乱七八糟的人,一般都比较缺乏生命力,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阴郁,心态比较颓废,缺乏自律,往往容易绝望并无精打采。

 

对一个个体来说,死亡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构成生物体的各种细胞,不断地更新分裂,又不断地衰老死去,只是它的整体——人这个细胞的拥有者——并无察觉罢了。说一个人活着,其实作为他的某些部分来说,已经死了无数回了,只是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同样,一个个体对于社会,就如同一个细胞对一个人来说。每个个体的凋亡无时无刻都在进行,但作为整体的社会,往往浑然不觉,当然医院除外。

 

生命只是一场旅行,有开始就会有结束——“源于尘土,归于尘土”。 途中所经历的一切风景,都是必然。“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二者必居其一。

 

悲悲切切是一生,快快乐乐也是一生。选择怎样的人生,是态度问题,不是幸运不幸运的问题。如果悲切有利个体生长,那么悲观失望自然会成为养生良方。反之,亦然。所以,从生物学的角度,有利于肌体生长的一切因素,都值得肯定。也许个体的生命不过是绝对精神在其身上之闪现,就像细胞的生命不过是个体精神之闪现一样。

 

理解了生命,就开始理解因缘际遇。生命是偶然中的必然,死亡是必然中的偶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