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60)
2010 (70)
儿子为挑战其父对上网玩游戏时间的最终决定权,决定“离家出走”。到也不是真走,只不过是随手拿上游戏机和一件单薄的外套就到外面的草地上坐了下来,以此向父亲示威。
之前,父亲再三劝说未果,见他执意要出门,只好顺水推舟,不过建议如果真要走得再彻底一点,应该把衣服和游戏机都留在家中。当然这个建议,儿子没有采纳。其实,父亲明白,他之所以要走,无非是将父母的爱作为他挑战的砝码,即通过惩罚自己达到惩罚父母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让我称心如意,我也不让你们称心如意”。
父亲做好了准备,决定冒小家伙冻病的风险,看看他到底能坚持多久。同时心里盘算着,要是这次不让儿子吸取足够的教训,他日后也无法明白什么叫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但愿这次体验会带给他足够的教训——现在要是就离开温暖的家,那只有挨饿受冻的份。否则还真的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就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个跟头就十万八千里,最后还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到了一个小时,父亲不能再等了,决定出去叫儿子回家。他问儿子,呆在外面是什么感觉。儿子哆嗦着,话都说不清了,声音都开始嘶哑,不过还是承认外面有点冷。其实再冻下去,可能就要冻僵了。为了给儿子一个台阶,父亲邀请他回家,儿子倒是没有推辞,立马就跟着回了家。低温还是比面子强。父亲马上熬了姜汤,儿子嫌太辣,只喝了几口。于是换了杯柠檬水,让其趁热喝下去,同时还加了一块蛋糕,让他补充热量。
夜里等儿子睡着了,父亲悄悄去查房,给他盖好被子,心里默念对他的祝福,希望他以后长大了,还会记得曾经的这样的一个夜晚:没有吵闹,没有训斥,只有理性、选择和承担。
还好,第二天儿子竟然没事,他暗自庆幸,感谢上天的怜悯,过了这一关。可喜的是,儿子的态度平和了很多,再也没有了昨晚的自以为是。今天给他一个夹心面包时,随口的一句,“爸爸省给你的,只有一个了。”孩子一听,立刻就把手里的面包一掰两半。儿子这么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带给他一种全新的震撼:“儿子懂事了。”
少生气,舌尖上的世界。完了没,裘教?—— 文章一发就算完了,改天再摆一小地摊,继续摊煎饼。
谢谢几位留言。
另外,能够发表意见的,就是一种分享的体现,什么意见都可以,没有好与坏,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您的感觉是对的。我真没想幽默。
既然把'少生气'的您都惹怒了,咱这也当爹的不妨把话直说了吧。
当爹的已经明白,'他之所以要走,无非是将父母的爱作为他挑战的砝码,即通过惩罚自己达到惩罚父母的目的'。这种行为,对不起,做父母的根本不能接受。接受了,就是已经竖了白旗。
对孩子要平等相待。但当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作出非理性的决定时,家长不该按他划下的道儿走。家长完全有权利给出另一个选择。比如:You are grounded! No games for 123456789 days/weeks/years/decades/centuries/millennia!
孩子要明白,要挟的行为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没打着白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