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园

野草的乐趣就是疯长。而且,杂草丛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质、最能触摸到心跳的地方。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生命启示录4——气血

(2014-12-31 12:52:54) 下一个

大道至简。很多事,只要回到生命之初,就好理解了。所以,要理解健康,首先要理解气血。从一个外行的角度看,中医的精华也许就在于对于气血的认识和调养。

 

“血所以丽气,气所以统血。非血之足以丽气也,营血所到之处,则气无不丽焉;非气不足以统血也,卫气所到之处,则血无不统焉。气为血帅故也”(《张聿青医案》)

 

既然外行,自然无知者无畏。既不好为人师,更无治病救人之使命,不过是胡言乱语、自娱自乐。本博客一向自说自话,不为看客,只为自己。信手涂鸦之余,乱放草稿,故所思所想,均属逻辑混乱,概念不清之类,姑且哈哈一乐,不予置评为好。

 

言归正传。老张说了半天,说的神乎其神,非上医无法理会。以俺的观点,所谓气为血之帅中的气,就是氧气。

 

人体的出现,不可思议,其精微玄妙,让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个生命体,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判断一个东西的重要性,无非就是把它拿掉,然后看看有些什么影响。缺营养,活些日子没问题,缺水,也可活几天。哪怕失血,只要抢救及时,也能活过来,可要是缺氧,立刻就会窒息而亡。

 

氧气对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一个人的呼吸通畅,氧气充沛,就是第一重要的影响因素。身体的各个部分的氧又是靠血液循环得以输送的。换句话说,首先血液中的含氧量必须充足,并且必须要保证能够畅通无阻地送到身体组织的任何地方,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缺了一个,身体就会出问题,而且一定是大问题。

 

只要看看,血液一天在人体里内部循环多少次,就知道它有多么重要了。心脏送出来的血液,经过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然后又经过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再返回心脏。这里,可以参考一个网上数据:

 

“血液按这个顺序旅行,速度非常快,在体内循环一圈只需要20秒钟,依此速度算,血液在一小时内可循环180圈,那么,一天是4320圈。1年是157.68万圈,如果一个人活到80岁,血液会在体内循环 12614.4万圈。”

 

这么多次的循环,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倍增效应。只要想一想,肥胖是怎么产生的,就可以理解,那么多的脂肪细胞是如何一天天积少成多地堆积到体内的。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再看看几个事实,就会对血气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褥疮大家都听过,也就是卧床不起,然后身体被压迫的部位就开始溃烂。

 

按说,身体里所有的血管,都是一样的,并没有改道。即便血液中的含氧量也是正常的,可是长期的压迫,就会造成局部的供养不足,不光是氧,还有其它的养分。积累下来,溃烂就发生了。

 

人体的所有构成都是由无数的各式各样的单一的细胞所组成的。一个循环之内,供养不足,也许好办;可是,每一个循环都差一口气,那么多次循环下来,问题就会变得突现出来。就像蚂蚁搬家,一次一点点,可时时刻刻搬一点,最后就会积少成多。

 

理解了这点,再从细胞的水平来看看,缺氧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细胞都有细胞膜。单个细胞通过这层膜与外界发生各种必要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得以成活。也就是这层膜,保证了细胞的独立性:独立生活,自主盈亏(所以孩子作为个体,必须独立就是自然本性,这是后话)。

 

假如缺氧,那么看看细胞内会出现什么变化。首先就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其结果就是细胞内的酸性增强,所谓酸性增强就是H+的浓度增加。

 

好,再来看看什么叫遗传变异。遗传就是通过细胞内的细胞核所含的DNA不断地复制才得以进行的。而DNA本身就是一系列的核苷酸,它的上面含有N基,而胺基本身很容易被H+催化,发生相应的生物化学反应,比如羟基化,或者酮基化,于是DNA双链上最简单的变异——点变异——就产生了。

 

按照缺氧使单一细胞内偏酸的这个思路,就可以做两个最直接的推论:

 

第一,   DNA发生变异的时候,细胞内液,很可能是偏酸性的。细胞膜内的酸性,应该更容易使其中包含的DNA发生变异。进一步推论,酸性体质恐怕更有利于细胞发生癌变。

 

第二,   癌变的部位,应该发生在血液输送的最末段,也就是各个器官等的外表面,也就是血液中的氧不大容易送达的羊肠小道,也就是仅仅依靠毛细管循环的部位,或者叫上皮组织细胞附近。

 

如果,这两个推论成立,那么这个推论所依据的假设就可能有点靠谱。当然,任何的假设,首先要看能不能解释眼前所观测到的现象,只有等进一步完善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指导问题的解决。

 

接着再胡言乱语几句:

 

所谓细胞中DNA的变异,严格的说来,只是变异细胞为了自己在缺氧环境中顽强活下去的一种异常表现。也就是,通过对DNA的调整,适应这样一个缺氧的酸性环境,并努力地活下去。这个行为,和民不聊生,饥民愤然造反,有异曲同工之妙。按说,体内的免疫监控系统,可以劫杀其于无形。但是,饥民太多,揭竿而起,镇压根本来不及。由此可见,生物体内的内在需求也要求分配必须平衡,不可短斤少两。否则,没有分配到足够财产——氧——的那部分细胞就会不满,愤而暴动,以致威胁到个人自身的统治地位——最后只好下野,以死为谢。(患寡不患均之所以是真理,由此可见一斑。)

 

理解了气血,就理解了健康和养生。很多的慢性病,可以说都是血气不足所造成的。人类的很多毛病,又是因为违逆了当初造人之初的生活方式所致。那时的人,为了果腹,就得不停地行走或奔跑,而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连太阳都晒不到,更别说大汗淋漓了。在原始人,甚至没有完全脱离每天狩猎的原生态民族,大约是看不到诸如肥胖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之类的现代病的。更不要说,诸如颈椎病,背疼,坐骨神经疼,肩周炎这样的办公室病症了。

要不说,大道至简呢。

不妨再做一些推论:乳腺癌患病率,未哺过乳的肯定比哺乳的要高很多,甚至可以做进一步的推测,哺乳时间短的比哺乳时间长的患病率要高。俺现在手上没有数据,先推测再求证。并且几乎可以肯定,乳腺癌的发病部位,都应当集中在乳腺上皮细胞附近。换句话说,如果那里的血液流畅,比如哺乳频繁,则细胞发生癌变的机会就小。如果不哺乳,估计就要靠每天锻炼来解决乳房局部血液循环的问题了。不过,现在手上没有数据,等以后慢慢找。

所以,乳腺癌,应该是可以预防的,至少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减少的。专家们说的什么遗传,什么荷尔蒙改变,都是瞎蒙的。如果俺的看法是对的,那么乳罩的使用,很有可能是乳腺癌高发的真正帮凶。如果有朝一日,全体女性同胞可以像当初全民做眼保操那样,每天早中晚,各做一套乳房保健操,每次十分钟,那么完全可以预计,乳腺癌的患病率一定会显著性地降低。不过,俺不是医生,也不是专家学者,这事轮不到俺来操心。

如果理解,中医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好办了。等俺自学完经络和解剖之后,再接着谈点体会。

各位看官,切记,千万不要被俺误导了,要知道,俺啥也不懂。这不过是俺写给自己的新年献词:新年快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