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动机的产生只有两种机制:或因为痛苦,或因为快乐。一切的动机,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无非是这两种最基本机制的排列组合而已。就其本质来看,与死有关的一切情感,比如,饥饿,恐惧,疾病,丧失,受到轻视,等等,就让人产生痛苦的感觉;与生有关的一切情感,比如,食色,爱情,征服,受到重视,等等,则让人产生快乐的感觉。生与死是人所面对的最为基本的矛盾,它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人的变化与发展。对人类来说,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恐怕是必须永远面对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换句话说,人类的一切诉求,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来展开的。
一方面,痛苦使人难于忍受,于是就有了要解脱痛苦的动机。比如,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就是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得太痛苦了,想换种活法,结果不停得换,直到人变得快乐起来为止。可有的人就不那么幸运了,一辈子都是身不由己,有苦也没处说,只好写日记、开博克,以释放痛苦。可写着写着,没想到写成了业余作家。算是应了“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那句老话。再比如,所谓“知耻是谓勇”,就是因为自己方方面面都不如别人,于是羞愧难当、引以为耻。 也就是“知耻”让自己的内心产生了不可名状的痛苦,所以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只好鼓起勇气,决心迎头赶上,以便最终能够摆脱耻辱。从个人的层面来说如此,从国家民族的层面来说也还是如此。否则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为什么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为什么有“危难兴邦”、“国无忧患恒亡”之说。当然,痛苦也可让人产生完全放弃的动机:或自甘堕落,或自行了断。像其它所有的事物一样,动机也有好与坏这样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快乐使人乐于享受,于是就有了乐而好之的动机。比如,爱上一个人后,也不用别人教,就会想方设法的要做些什么,以取悦对方为己任。不管是否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反正又是献花,又是写诗,又是寄情书。无论干什么都是满腔热情,看什么都是诗情画意,人也立刻变得高雅,彬彬有礼。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振,哪怕是不吃不喝不睡,依然是神采奕奕、目光炯炯。即便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可心里的快乐却无以言表。可见,有了爱,就有了动机,也就是一个人为了恋人什么都愿意做,而且是主动去做。可是,如果大街上随便问个人他为什么会爱,他大约永远都说不清。爱一个人如此,爱某件事同样如此。由此可见,一个人自身固有的动机,他可以感受,可以发现,但永远都说不清。
说到女人,就索性再多说几句。一般而言,只要是正常的男人,对女人都会有兴趣,尤其是对漂亮女人。但前提是女人的美能够让人看得见、或是能够感受得到。那样的话,即便可望而不可即,至少能够让人平添君子好逑的遐想。否则,深藏闺中人未识,自然不会有人去追求。(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大概就是处于这样的一个境地。)这里再拿 " 书中自有颜如玉 " 做个引申, 如果每日读书都像与美女约会,那么读书就必定会成为人生之一大快事。好的老师能够把书本变得美不胜收,形同美女;差的老师却把书本变得不忍目睹,形同丑女。两厢一比,高下立见。难怪好的老师才会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其原因就在于:他能够激发起学生们自己追求美好知识的愿望,也即求知欲。反之,则会造成学生们的厌学——心想,女人原来就是这个样子,我还是打一辈子光棍好了。由此可见,就兴趣本身而言,它带有天生的特点,就像男人对女人的兴趣一样,自然就有,不用言传身教,只要周围有窈窕淑女就成。怨不得寺庙要建得远离尘世,原来就图个眼不见心不烦。否则美女总在跟前晃来晃去,经文大约是念不成了,脱口而出的恐怕就是—— "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 了 .
也就是说,无论培养何种动机,都不可忽视一个人天然的本性。比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一个本性。这就决定了他对美会有一种本能的欣赏和追求。以此类推,如果知识对他来说是美好的,他就一定会去追求,并为此而觉得快乐。为了得到更多的快乐,他就会不断的追求下去。这样的动机才是永恒的。所谓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大概很容易引起误解。如果学习真是件苦差事,恐怕不会有人要划向无涯的对岸,而应该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了。我的理解是,如果乐在其中,则学习之苦,不是心灵之苦,而是皮肉之苦。就像热恋中的人,为了得到恋人的欢心,不吃不喝,就站在屋外日晒雨淋的道理一样。苦是苦点,可心里还是甜的。这样的苦不仅值得,而且更有意义。这才会有所谓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否极泰来之感。反之,单纯为了吃苦而吃苦的学习,绝对是愚蠢的学习,也是注定不会长久的。年龄越小,其天性就越是追求快乐,而吃苦耐劳,则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其强度与年龄成正相关。这就是为什么越小的孩子越要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边玩边学的结果,就是快乐无比,幸福无边。日后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兴趣才会越来越大,这时,他才会忍者皮肉之苦,或挑灯夜战,或风餐露宿,因为他始终保有心灵之乐。这才是孩子们都爱玩游戏机,却又能不吃不喝的道理,如果把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变成像玩游戏一样,那么学习就不会再是味同嚼蜡的一件事。过早的强调孩子为了吃苦而吃苦的精神,恐怕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它会自然而然地让孩子产生逃离的动机。这就是为什么在有些事情上,父母会火冒三丈,孩子会痛哭流涕的真正原因。
前面谈到动机的成因是经历痛苦和享受快乐。至于说一个人因什么事而痛苦,或是因什么事而快乐,那就因人而异了(这就是教育为什么要因才施教的道理)。换句话说,人与人的不同是由于其内在素质的不同,结果表现出来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差不多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至于长出来的是好瓜还是歪瓜甚至坏瓜,则由其自身的条件和环境的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事实上,一个人的稳定和持久的兴趣,才是其日后事业的第一推动力。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在动机,是时时刻刻通过他的兴趣所表现出来。如果对什么都没兴趣,那肯定是什么也不愿学,更不会主动去做。就像如果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连多看几眼的兴趣都没有的话,则很难想象他会去主动追求她,更甭提日后修成正果了。
就拿现代教育系统来说,无论私立公立,与 HomeDepot 都有的一比,就是什么都有。可是有了现成的材料和工具,房子就盖起来了吗? Project 就完成了吗?那么,是不会用工具吗?有什么工具不会用?不会学?可是像样的东西到底做了几样? 不干活的,不是不会做,首先是不想做;真正干活的,不怕不会做,想方设法也要学了做。学校当然可以把一个人训练得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比如车、铣、刨,但就像做 Home Improvement project 一样,可要是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机,更不可能有创意。如此这般,又怎么能够保证他会想方设法地去使用工具,并作出点什么像样的东西来?
至于究竟产生怎样的动机,则因人而异。有些动机是共通的,就像许多的孩子都有玩的动机一样,给他游戏机,他就会玩得忘乎所以。可是光有动机还不够,还得有方向才行。就像一辆车,光有发动机还不行,还得要有方向盘。否则就不可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玩游戏机玩上了瘾之后,有的去了赌场,有的则去了软件开发公司。
中式教育,或是“推”式教育,充其量就是教会了一个人如何熟练地使用某种工具,而不是鼓励他如何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开始一个项目,并由此训练他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中国孩子,小时候,主要是胜在 "proficiency" 上,家庭作业做得多,背得熟。但这种熟练,只是停留在形式的阶段,并没有对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也就是乘法口诀背得熟,并不表明他数学就好。形式的东西是一种表浅的东西,而内容才是真正深刻的东西。就像拥抱人人都会,可抱在一起后,内心真正能够体会到无比幸福的恐怕还是倾心相恋的恋人。如果没有爱的内容,抱一抱谁不会呢?所以说,形势与内容的统一才是完美的,爱情如此,学习之事同样如此。看一个孩子的潜能,主要是看他有没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去自行钻研,同时也看他能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也就是思维够不够发散。这种自学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真正的兴趣就像是上帝播撒在一个人心中的种子,给点雨露就发芽,给点养料就生长。这就是为什么兴趣不在于多,但一定要有。一个人若是对自己周围的世界毫无兴趣,并且又缺乏自己独特的眼光,那他是绝对不可能成为独树一帜的帅才的。只可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现行教育和撒哈拉沙漠有得一拚。它扼杀的恰恰是一个人兴趣的萌芽以及随之而来的学习动机。所以说,天才常常有,但适合天才生长的土壤却不常有。当中国人还在为考试的高分而努力奋斗的时候,美国人却在心中筹划他未来的帝国。当中国人还在为上了名校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美国人却已经辍学回家,白手创业。
综上所述,动机的激发方式无非有两种:一为“快乐”,也就是乐而好之;二为“痛苦”,也就是解脱痛苦。因为无论做什么,没有动机,一切真正有意义的、自主的行动都无从谈起,当然也就谈不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动机又有其天然的成分,不是想有就有的,并且是从兴趣先行表现出来的。千万不要出于功利之心去扼杀它。尽管痛苦和欢乐都可以激发出一个人的动机,但任何动机都可以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 以上讨论的主要是学习的动机,而且是着眼于其好的方面。
(纯属自娱自乐。有空再整理,原先的许多内容已经单独成章,见闲话应试教育。否则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