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东西叫才能
(2008-03-02 19:53:53)
下一个
才能这种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天生的,就好像是一粒种子,只要碰到适合它生长的条件,它就会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但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果就天晓得了。同样,教育对某个人而言,也就像种子的生长环境一样,只不过是帮助他以最佳的轨迹来完成其自我表达而已。
中国人常说,"笨鸟先飞"。这话本身没错,只要努力,达到先飞的目的其实是有可能的。但是,别忘了,首先它得是只鸟,有会飞的才能。如果是头猪,除了长膘之外,怕是永远也飞不起来。话又说回来,如果猪的理想就是要像鸟一样的飞翔,它大概早就绝了迹。这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
看来,还是得“物归其类”,才能各得其所。也就是说得知道自己是哪块料,要不然说“自知者明”呢。不过,天生是烂铁的并不多,但如果天生就是块铁料,那么,容易生锈也是明摆着的事实。当然,回回炉,却有可能成了块钢,甚至是块不锈钢。可是,无论如何百炼,却绝不可能炼成一块金。从这个意义上说,材质有天生的成分,就像金、银、铜、铁、锡。但后天的锤炼,也至关重要。
不过,如果有人说,他是如何发奋,如何练就了一块真金的,那多半是因为,他本来含金量就大。否则就无法理解,为啥同班同学中,有的孩子去了哈佛大学,有的孩子却连社区大学都进不去。说白了,至少在上大学的这个选项前,他们的才能完全不同。
才能有多种多样,发现才能的方式也有多种多样。比如说,一个孩子对数字特别敏感,说明他的大脑对数字类的学科有某种优势。并不是说他将来一定要学数学,而是说他的强项很可能是在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这个方面,比如陈景润。而有些人却表现出极强的语言天赋,善于文学创作,却不喜欢数学,比如琼瑶。万幸的就是他们都干了自己想干的事,所以才能各得其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孩子,他未来的专业或职业不可能一上来就定好;但他思维的大类别,差不多早就定型了。比如说:理、工、文学艺术、商,等等。父母要做的就是帮他们发现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当然,有的孩子全面发展,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怎样判定一个人潜在的才能?从过程来看,有几个特点: 好奇心重,问题多多,持续和稳定的热情。从结果来看,就是学什么就像什么(1. 学得容易),做什么就成什么(2. 做得轻松),而且往往是举一隅能以三隅反,至少在起步阶段如此。再往深里走,也不觉得费劲,只要干着,就觉得快乐(3. 坚持得快乐)。久而久之,自信心就起来了。坚持下来,就成就了一个人乐此不彼的热情。如果一个人一辈子真能按照自己的热情做事,那么,其人生的快乐就不言而喻了,成名成家不过就是这种快乐的自然结果罢了。可有些人本末倒置,追求的只是功名,反倒把第一位的快乐放在了最后,于是就有了头悬梁,锥刺股,弄到后来就成了范进中举。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玩游戏机最快乐。难道他就是玩游戏机的料?其实中国人信奉“君子不器”的古训,从不认为一个人只能像个器皿一样,只有某种特定的用途。说某人是块料,指的是他的资质和禀赋,和曾文公说的“功名看气宇”的气宇是一个意思。
都是玩游戏机,可是又各有巧妙不同。有的孩子钻研说明书,说明他自学能力强。有的孩子,不怕失败,说明了他的忍耐和坚持精神出色。有的孩子不怕风险,玩的就是心跳,说明了他的勇气可嘉。有的孩子该玩的时候猛玩,不该玩的时候就停下来,收放自如,说明有高度的自制力。这里面有些东西可以引导,有些东西却是父母没法改变的。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否则就不可理解,为什么玩上瘾后,有的人去了赌场,有的人却去了软件开发公司。说到底,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永远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没有统一的模式,只有实事求是。
但无论宏观的教育如何成功,具体到个人,其才能也还是千差万别,有高有低。一个人日后在社会这个金字塔里的位置,往往就取决于他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才能的大小。如果其医学预科学不下去,当医生的理想只好泡汤。不过,一件事情的失败,并不是人生的终结。因为,命运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其实又会悄悄地把另一扇门给打开。这才有人挪活树移死之说。不过,毕竟人生有限,闪展腾挪的机会也就有限,要不然人们常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如果说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成功,往往并不是他不够努力,而确实他缺少了某种在此行业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才能。所以才有“小富由勤,大富由命”一说。要不然确实无法理解为什么我昔日的中学同学里有那么多的下岗青年。看来并不完全是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相反,确实是因为他们当时学习的才能有限。也就是他们当初所说的“学不进去”。
如此看来,才能这东西,并不完全是当事人所能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谁又能否定宿命这回事呢?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论语》中提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道理之所在。 不过好在圣人又说道:"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既然大多数的普通人都属于“中人”之列,施行普通的教育应当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