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园

野草的乐趣就是疯长。而且,杂草丛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质、最能触摸到心跳的地方。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孩子是圈养还是放养?

(2007-11-11 09:03:13) 下一个
孩子是圈养还是放养?圈养就是养育者大包大揽,被养者到时张嘴就吃;放养就是让被养者自己去寻找自己的食物,自己管理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学就是圈养,自学就是放养;被动的学习和生活就是圈养,主动的学习和生活就是放养。

如果从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来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则。其结果就是:任何环境,只要是能生存下来的物种,相对于它的生存条件而言,一定是最优异的。但前提是:低劣的物种被淘汰。也就是活不好就活不好,死了就死了。 可人类社会就无法承受这么高的淘汰率。因为对于物种而言,只有生存的问题,没有人为的分工的问题(上帝的分工是另外一回事)。

对人类社会而言,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不过,不再是体现在生存方面,而是体现在分工方面。也就是说,再怎么淘汰,也不可危及一个人的生存。否则,被淘汰的就可能要闹事。太穷了,就要起来闹革命。中国的朝代更替,基本上都是源于民不聊生,,以至最后揭竿而起。所以,一个社会要想稳定,就要制定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时平衡社会的两极分化。像考大学,每个人都必须让他考,可要是考不上,也只好如此。至少,他心里服气。

动物群体就没有公不公平的顾虑。放马过来,单打独斗。胜者为王,败者为蔻。不存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把为王的胜者赶下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为“寇”的,任其自生自灭。通过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就将最适合生存的个体保存了下来,这样群体才得以更好的繁衍。

现代社会,由于高度分工,一切都具有大工业的特点:按部就班,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步不赶趟,步步不赶趟,所以,孩子不管是不行的。除非是个天才,则无需按常理出牌。其实,真正的人物,从来都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根本就不可能完全圈养。换句话说,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某种程度的圈养——学校就是其被圈养之地。

只是,有些人一旦被圈养,就丧失了自己觅食的能力,有时其实是丧失了自己觅食的勇气,只好被动地等待哺育; 另一些人则不然,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中吃不饱,或者觉得不合胃口,就自己开小灶。由于有圈养的条件,不至于挨饿;又有放养的勇气,吃得更加可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由于教育已经秩序化、制度化了。所以,圈养是前提,以便满足大工业的要求: 快速和大批量。圈养就相当于为每个人提供一条教育的高速公路,以避免让人在崎岖的山路上只靠着自己的摸索,蹒跚前行。但是一个人要是没有被放养过,也许就没有前行的动力,就等于一辆汽车没有发动机。即便有高速公路,对它也没有意义。由此可见,圈养是前提,放养是保证。两相结合,才能多、快、好、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crazyweed 回复 悄悄话 有点道理。是圈养是放养得看养什么,是野马,就得拉着一缰绳,时不时牵一下,免得跑太快,迷失方向。如果是头养,那就应该用鞭子赶出去放养,因为怎么跑,它也不敢走太远,如果圈起来养,以后它就不敢出门了。班门弄斧,见笑了。
redtruck 回复 悄悄话 圈养+放养=好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