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烫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个人资料
正文

进行 baby sign (幼儿手语)一个多月的体会

(2011-03-31 20:56:16) 下一个

女儿不是开口很早的宝宝,进入第十五个月的她至今只会说 apple, eyes, bubble, cup, baby, 抱,背,爸爸,阿姨,hi,bye-bye,学牛叫moo-moo,uh-ooh, boom 和 this。没有想喊妈妈的迹象。 唱字母歌,我唱a-b-c-d-e-f-g,她能接 h。仅此而已。

在没有学手语之前,女儿吃饭一直吃得很不好,吃着吃着就要发脾气。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猜测后才意识到她发脾气的原因包括(1)想自己吃;(2)要喝水或者喝牛奶;(3)不想吃了;(4)想吃其它的食物。这些,她只能靠用手拍打勺子、蹬脚等很“粗暴”的行为来表达。平时她经常会哭,我只能按照作息时间来判断她可能要吃点snack,或者悃了,或者要我哺乳。

有一种说法是小孩子的性格在7~14个月之间开始形成,所谓的trouble two,其实是trouble one的延续。而通常,trouble one 被忽视,人们把trouble one看成是小孩子“就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有trouble one呢?在我看来,就是因为宝宝有了强烈的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念头但却无法表达所产生的焦躁。而家长如何处理这种焦躁会对日后性格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所以,我觉得,要让孩子减少焦躁情绪,就要帮助她学会如何用大人也能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手语的引入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有一点要提的是,都说 never be too early to teach baby sign。我并不苟同。当然有些孩子特别聪慧,可能在一岁之前已经开始渴望模仿;但就我女儿而言,她到了一岁后才突然间掌握了 If you are happy 的三个动作,虽然一岁之前的反复练习功不可没,但一岁是她在模仿能力上的质变。她有了想模仿的冲动。在孩子有了这个迹象后才开始进行手语教学为时不晚。而过早地教手语对家长来说心理上的挑战太大,很长时间孩子都没有什么反馈,除非家长心理素质特别好特别耐心,否则,就我本人而言,太打击了,可能会导致我怀疑孩子的智商或者干脆放弃手语教育。

我在教女儿手语之前先看了一部教学录像《Sign With Your Baby》。此外我还把配套书上的一些基本手语复印了贴在墙上,我和相公都可以及时查阅后教女儿新的手语,并且有利于保证手语的统一。这部录像非常有帮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和其他妈妈一样,我先教女儿的是milk。我把 milk 分成 mama’s milk 和 moo-moo’s milk。因为女儿喜欢小牛,给她看小牛她就会moo-moo地叫,所以我们都叫牛是moo-moo。女儿不会喊妈妈,但对 mama’s milk 还是理解的。

很快,女儿就开始做 milk 的手语。逐渐地,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已经掌握了sleep, milk, eat, drink, shoes, more, please 和 all done。这些都很实用,假如宝宝要去daycare的话,即使她还不会说话,但她已经能向老师表达想法寻求帮助了(这里的老师应该都懂一些手语的)。

现在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她试着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我正在看书,她会过来抱着我然后做喝水的动作,不用大哭,我就能解决她口渴的问题。她在吃饭的时候,会做喝水的动作但同时做牛奶的动作,我们就给她倒杯牛奶。她吃完了,就做 all done,我们不会再勉强她。

记得有一次,她突然大哭起来。我问她,你想喝水,还是吃东西,还是想睡觉呢?这么一问,提醒了她,她停止了哭泣,想了想,做了吃的动作。问题迎刃而解。

在手语上,shoes 和 more 很容易混淆,我们会通过实际情况来判断,同时坚持做正确的手语,渐渐地,女儿就意识到了这两个手语的区别。

小宝宝,当她体会到学会一种技能所带来的优越性后,就会有继续学习的动力。我现在给她看 Baby Einstein 里的两部有手语的录像,一部是《Baby Wordsworth》;另一部是《My First Signs》。她看的时候都很认真,努力地模仿。

非常感谢第一位想到将手语应用到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人,受益匪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