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新来港妇女而言,申请单程证难、经济困窘、受暴力侵犯的她们,要面对种种的制约因素
▲阿丽(左)和阿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在香港,像她们这样遭遇家庭暴力的内地妇女不少。 南都记者 王日晶 摄
单亲跨境母亲唐小姐和她的儿子望着窗外,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怎样。南都记者 高贵彬 摄
“嫁个香港人”,一度是跨境婚姻内地妇女羡慕和炫耀的资本。然而身份的困窘、经济的拮据、儿女骨肉分离……种种因素让这个光彩的泡沫一触即破。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香港多家妇女权益组织提出关注跨境家庭问题,跨境婚姻妇女这个日渐庞大的群体不应再受冷落。
据统计,近年内地与香港交往频繁,跨境婚姻数目持续上升。在过去20多年,跨境婚姻的数目由1986年的16451宗,上升至2009年的22339宗,其中超过八成是内地女嫁港男的情况。
港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呈报的虐待配偶个案总共3163起。香港社会福利署早前表示,香港家暴个案七成涉及内地人与香港人的跨境婚姻,新移民较多的元朗、荃湾葵青、西贡黄大仙为家暴问题三大重灾区,各占个案总数逾一成。
据香港群福妇女权益会统计数据,2010年有512个家庭暴力求助个案,其中约八成是内地跨境婚姻妇女。“数不清的内地妇女受尽委屈,这些委屈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拿到单程证的阿萍诉说自己遭受家庭暴力时,失声哭起来。
家庭暴力只是跨境婚姻妇女极端的例子。对绝大多数新来港妇女而言,申请单程证难、经济困窘、与儿女骨肉分离、受暴力侵犯……无亲戚朋友的她们,不仅要面对文化差异的适应,还要面对种种的制约因素。
目前,香港设有5个地址保密的庇护中心,专门给予受虐妇女躲避家庭暴力行为,另外还有61个综合家庭服务中心遍布全港各区,向有需要的妇女伸出援手,提供一系列预防、支持和补救性福利服务,包括辅导、家庭生活教育、亲子活动、支持及转介服务等,其中2/3是由社会福利署管理,其他都是由各类民间组织运营。尽管不是专门为来港妇女而设,香港妇联、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群福妇女权益会等十多个社会服务团体机构为在港妇女权益奔走贡献。
数据显示,跨境婚姻的数目由1986年的16451宗,上升至2009年的22339宗,其中超过八成是内地女嫁港男的情况。2010年呈报的虐待配偶个案总共3163起,七成涉及内地人与香港人的跨境婚姻。
■ 个案
群福妇女权益会是由一群曾遭受配偶虐待的妇女组成的自助互助非牟利团体,主要为受虐妇女争取有关改善生活的政策,以保障其应有的权益。通过该机构,南都记者采访到了嫁给港男的内地妇女阿萍和阿丽(均为化名),她们都因为家庭暴力向群福妇女权益会求助。
遭家暴五年 躲进庇护中心
3月5日下午1时,香港九龙塘歌和老街公园,来自潮汕的阿萍向南都记者讲述了她多年遭受家庭暴力的经历。
2002年,她22岁,在深圳某商场做销售员,认识了一名比自己大25岁的港籍男子并交往。“他很大方,对我很细心体贴,又是香港公务员,感觉很有教养,很可靠。”阿萍回忆起当时交往的情景:“他说他已经离婚了,想找个伴侣好好过日子。后来才发现都是谎话。”
2003年阿萍和丈夫结婚,并于2004年1月生下一女。2008年生下第二个女儿,阿萍才发现原来2002年丈夫表白时谎称离婚,而实际上他是2004年才离,并且自己已是第4任,前3名受害者都不堪忍受家庭暴力才离开。
“只要我一跟别的男人说话,回到家就要被他打。”阿萍天真地以为,是自己没有生下男孩才招致这样的虐待,于是忍受着,想为他生一名男丁。然而她发现,丈夫的前3任妻子都分别为他生有男孩。“甚至连我生小女儿坐月子的时候,他都殴打我。甚至恐吓我要拿刀划花我的脸,或者把我卖到菲律宾做妓女。”
因为遭受家庭暴力,阿萍曾经报过3次警,但是没有用。阿萍唯有提出离婚,目前正在办理离婚手续以及女儿的抚养权事宜。在群福妇女权益会等机构的帮助下,去年11月至今,阿萍和两个女儿都寄居于一处地址保密、专为家庭暴力受害妇女所设的庇护中心,以逃避丈夫的暴力行为。
谎言骗局 内地女称被骗光钱财
同样向群福妇女权益会求助的阿丽称自己的跨境婚姻碰上了一场骗局。
不少跨境婚姻都始于港男的花言巧语,甚至谎言,对于这点香港群福妇女权益会中心主任刘燕玲感触颇深,“在很多人看来,嫁给香港人是很光彩的一件事,我想说的是,在这个光鲜的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阴暗面。”
“1999年我们在从广州到深圳的长途巴士上相识,他要了我的号码,然后几个月来经常打电话给我,纠缠我。”阿丽回忆道:“他自称常从事公益事业,而且对我照顾周到。当然,后来证明这都是骗局,把我的生意和钱都骗光了。”
阿丽称,1999年和丈夫相识时,她在深圳有自己的店铺和事业。十年来,丈夫在外不断拈花惹草,并和情妇合伙,慢慢地把阿丽的店铺和钱都骗去了。后来丈夫公然带着情妇在她面前示威,并经常对阿丽拳脚相加。曾经丈夫悄悄把儿子带回深圳和情妇居住,阿丽上门寻儿,却被情妇拿着铁棍恐吓,幸有陪同上门的保安解救。“我一回深圳找儿子,便会被打一顿。有8个月我和儿子不能相见。”
阿丽称,其丈夫2009年4月甚至去了阿丽家乡所在入境处,自称香港特派警察,诬告阿丽欲对儿子不利,试图让当地入境处不批予阿丽赴港签注。
(由于涉及当事人生命安全、单程证审批以及子女抚养权争夺等问题,应当事人要求,南都记者未联系当事人丈夫进行采访。)
■ 困境
单程证 跨境婚姻妇女的枷锁
在香港,持双程证(临时赴港许可)的妇女被称之为“准来港妇女”,拿到单程证的则称为“新来港妇女”,持单程证满七年者才能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
单程证是跨境婚姻妇女成为香港居民的凭证。根据香港现行的人口政策及单程证制度,与港人结婚的内地妇女,需要排期4年,等待单程证审批下来才能定居香港。在此之前,只能办理港澳自由行,或者申请自2009年12月25日开始实施的探亲签注,可在港逗留1年。
对阿丽而言,单程证是她争夺儿子抚养权的筹码,却也成了丈夫威胁离婚、逼她放弃儿子的手段:“他威胁我:‘你不同意就不给你办单程证!’”单程证需要丈夫的签名和照片,而阿丽的丈夫一直不愿配合,因此她现在赴港持的仍是双程证。如果答应离婚,阿丽便失去了约束丈夫为她办单程证的筹码,放弃单程证便等于放弃了争取儿子抚养权的机会。这让阿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离异后单程证成了丈夫控制来港妇女的一种手段。”刘燕玲表示。关注跨境家庭妇女权益人士曾冠荣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有时候港籍丈夫会用‘单程证’来威胁内地妻子。”由于阿丽正和丈夫在办理离婚手续、争取儿子抚养权方面僵持不下,阿丽一再叮嘱南都记者别透露太多资讯,担心丈夫实施报复,并影响判决结果。
跨境单亲妈妈 为儿女穿梭两地
早前有调查发现,由于婚后不足4年便离婚或者丈夫离世,跨境母亲迟迟无法领到单程证赴港,香港现在大约有5千至1万个该类家庭。她们饱受与子女分离之苦,其中有八成内地单亲妈妈要依靠子女的综援金生活。
今年港府的财政预算案为港人“派糖”6000港元,只限于香港永久性居民。持双程证的准来港妇女和虽然有单程证、但未满7年的新来港妇女并未能享受该待遇。
在港没有身份,不能在港工作,亦无法使用香港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即使病了也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带儿女回内地生活?子女没有内地户籍,回内地生活,社保、入学、住房等又将如何解决?
为了照顾子女,这类跨境家庭的单亲妈妈唯有不停地续领双程证留港。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受访者每次续领的留港限期是90天,约有一成受访者每次续证的留港限期更是30天或以下。
香港关注家庭及妇女权益人士梅伟强向南都记者透露,过去5年赴港定居人员的数字显示,来自广东省以外的赴港团聚的人员约占总数三成至四成。由此估计,有部分家长需要经常长途跋涉。“续证时期若碰巧在学期期间,在学的子女又无人照顾,家长就需要带同子女回乡,子女唯有长时间缺课。”如此跨境生活对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追问
1、为何跨境婚姻容易发生家庭暴力?
疑心重 跨境家庭八成老夫少妻
在群福妇女权益会做了13年义工的黄镇辉女士认为,跨境婚姻的家庭暴力,和港籍丈夫对新来港妇女的不信任有关。她表示,前来群福妇女权益会求助的个案中有八成是新来港妇女,而她们绝大部分都是“老夫少妻”,年纪相差很大,例如阿萍和丈夫的年龄便相差了25岁。
“年纪较大的单身香港男子,很多都是离过婚,或者经济条件不佳,娶内地女子比较容易。他们对自己本来就没信心。”黄镇辉表示,这些案例中,男方通常疑心很重,妻子去哪里、和什么人说话都得向他报告。“甚至下楼买菜也要规定多长时间内必须回来,有的男性还会查问自己儿女,打探妻子的行踪。”
对于跨境婚姻家暴频繁的原因,香港群福妇女权益会中心主任刘燕玲则认为和香港流行的一种偏见有关:“内地女人如果不是贪钱、不是为了拿香港身份证,那为何会嫁比自己年长这么多的男人?”尤其不少香港丈夫持有这种观念,容易将婚姻当成一种互相利用的交易,在对待新来港妇女上便容易怀着一种偏见,甚至蔑视。
用刘燕玲的话说,“很多内地女子想法很单纯”,认为香港是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诚信度高,便天真地希望有一个可靠、诚信的香港人可以与其分担将来,后来才发现,“原来童话的真面目是这样的”。
2、遭受家暴,警察不理?
申诉难 执法机构难断家务事
“也不是说香港不重视妇女的合法权益,实际上,社会福利署经常宣传妇女保护的政策。然而,执法者在现实中没有严格执行,各家庭也有各自的不同情形。”刘燕玲向南都记者透露,对于家庭纠纷,警方很少介入。“香港警员对这种家庭纠纷有自己一套处理方法。他们经常随身带一个处理‘家事纠纷’的小册子,报警了他们会登记,然后回应说,这种家庭事,你们自己回家关上门解决吧。”
当然,执法机构难介入家庭事件,对于情节严重的暴力事件,跨境婚姻妇女也可向法院提出申诉。但对于大多既无亲戚朋友,又无经济财力,更非香港永久居民的这个群体而言,连申请社会福利都成问题。诉诸法院,是一条漫长而波折的路,恐怕熬不起。
3、跨境婚姻妇女为何不愿求助?
怕报复 更无维权意识
尽管香港妇联等十多个社会服务团体机构为在港妇女权益奔走贡献。但关键不是有多少团体在努力维权,而是很多来港妇女并没有维权的意识。
群福妇女权益会义工黄镇辉女士感慨地说,在自己13年的义工生涯中,发现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新来港妇女受“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影响,除非忍无可忍,否则不愿向外人倾诉。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港妇女并不知道有上述社会团体可以求助。阿萍就是这一部分人之一:“如果我早知道有庇护中心,早就申请去了。”
此外,害怕报警后遭丈夫更厉害虐待,也是束缚内地在港受虐妇女的因素。“第一次报警,是我女儿报的。”阿萍回忆以前受虐经历说:“他总威胁我,如果我报警,就把我赶出家门,让我睡街。”
刘燕玲则表示,很多家暴受害妇女不仅经济受控制、身体受到伤害,同时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少受害者的精神处于崩溃边缘的状态。“更有极端的情况,受虐者反而成为施虐者。”刘燕玲曾接触过一些个案,妻子不堪丈夫虐待反而残害丈夫。
建议
婚前最好赴港了解情况
夏小姐来自湖北孝感,她在深圳工厂打工期间结识了一名香港人随后结婚,遭受家庭暴力。忍气吞声熬了十几年,夏小姐终于获得了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女儿也将顺利升上高中。她跟丈夫离婚后,参加了香港相关的妇女权益保护组织。
对于将与港男结婚的内地女性,夏小姐想给她们一些建议。鉴于不少港男来深圳找女朋友,受女方签证问题,双方恋爱基本在内地。夏小姐说:“这样女方就不知道男方在香港所处的环境,他跟你说的情况是否属实,必须在结婚前赴港得到证实,不能轻信男方所言。”
“内地妇女在港举目无亲的现象极其普遍。”夏小姐说。结婚前女方要融入到港方家庭,这样,婚后双方出现矛盾,女方可寻求家人帮助,此外应该多结识朋友,让自己有情感的出口。
出路
逐渐放松的新移民政策
随着跨境家庭数目增多,跨境单亲母亲、跨境家暴等问题也日益显著。这几年,港府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一再放松移民政策。本月2日在香港立法会会议上,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表示,港府今年的人口普查会统计跨境家庭的数目,包括持双程证人士的数目。
今年1月份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少光在北京宣布将放松移民政策,港人在内地超龄子女从4月1日起可以单程证申请来港与父母团聚。
“如果政府担心存在假结婚的现象,那么对于那些孩子都已生下来的家庭,已经没有太多怀疑的理由了。”关注跨境家庭妇女权益人士曾冠荣认为,轮候单程证至少需排期4年,这个年限太长。他强调,即使已经拿到单程证,成为永久性香港居民仍需7年,这个年限也应该缩短。曾冠荣提议,港府可以对跨境单亲母亲的情况进行核实,再酌情予以单程证的审批。
当然,港府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也关注到了跨境家庭。教育方面,对于居于内地而跨境到香港上学的跨境儿童,政府相关部门会为他们特别是幼龄学童提供更便利、更安全的过境及交通服务。
在医疗服务方面,已获得单程证的新来港妇女及身为香港居民的11岁以下儿童,可以使用公营医疗服务。
由此可见,对于跨境家庭妇女这个群体,路似乎就在前方,只是有点曲折。
统筹:南都特派香港记者 王日晶
采写:南都特派香港记者 王日晶 朱菂 王雅楠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