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老子一直鼓吹圣人应该以三宝为治理国事的原则。不敢为天下先,是心中的想法,而在外的表象是以“柔弱”的姿态展现。而且在道德经书中,老子一直劝人以柔弱的姿态养生与处世,例如:在CH10中,老子教我们练气的基础在于:“专气致柔、能婴兒乎?”又在CH42中说:“强梁者不得其死”,用周朝的古训以警告刚强。在CH30和CH55中都说:“物壮则老,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子要求当政者应该以慈、俭、不先的原则治理国家(CH67),如此才可以保护此大自然,如此人民才能有安逸与健康的生活。当然,慈的含义中可以包括俭和不先,有慈存在心中,外面的表现自然就会俭和不先。在CH68-74中,老子都在强调以慈治国和以慈用兵的可行性与重要性。而在CH75中,老子在此章说明以俭治国的主要原因。一个国家领导人以俭朴治国的话,国家的赋税就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国学包括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此三家的哲学即将成为卄一世纪的主流哲学,而且可以拯救此已经被资本主义所毒化的世界。自从北宋的理学三先驱的努力,他们已经把老莊的思想渗入儒家思想,並且推荐“中庸”一书,而且在南宋时期,朱熹把中庸加入“大学、论语、孟子”三书之中,构成一部伟大的四书。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如何可以拯救此已经被资本主义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大自然的“天”,是永远损有余而补不足,如:高压的空气永远是流向低气压处,在高处的水永远流向低处,这就是自然的天。並且在老子的眼中,主持正义的大道,正如大自然的“天”一样,就是減少“多”的一处,而去补加“少”的一处。而凡人处理世事的辦法卻是相反,他们往往是减少“少”的一方,而去补加“多”的一方,因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在老子哲学中,他一贯的原则是警戒大家:任何事物过分强大后都会遭到淘汰。他说:“物壮则老”,又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又说:“坚强者死之徒”。反之,柔弱的一方反而会生存,而且最后应会成功或者胜利。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说:“柔弱胜刚强”,也说:“守柔曰强‘,又说:“柔弱者生之徒”,又说:“曲则全,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万物的生死存亡,都是由其自然而然的发生。即使是治国平天下,也是建议“无为而治”。所以他强调圣人在治理国家时,心中要怀有慈、俭、不先三宝。有慈在心中时,就不用严刑竣法去管理百姓。在道德经CH74、是继续前一章(CH73)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用今日的言语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他人不必去干涉人民的生死大权。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子之治国、坚持慈俭与不先的三宝,而且效法大道的无为,不用严刑竣法管束人民。但是,一个国家中,有不同性格的百姓,有的人心有勇气而且敢作敢为,会在社会中为非作歹,引起他人的不安。如何处理这些勇于敢会鬧事的人,在一个无为而治的领导者统治,老子的答案是:
在道德经CH73中,老子用不同的语言告诉我们:“天之道、不爭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道德经CH72,老子在此章的开始就告诉我们:“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意思就是假如一个国家的人民不怕严刑峻法的威迫的话,国家统治者就会遇到人民群起反抗的威胁。这句话老子在春秋时期就说出来的,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当时的宰相李斯並不知道这句话,他采用法家思想的严刑峻法,不但建筑了万里长城,而且焚书坑儒,引起极大的民怨,所以一个农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道德经中,尊道贵德的国家领导人,老子称为圣人,也是三军的统帅。圣人遵守老子的三宝而治军。所以在道德经CH69中,老子就述说圣人治军的方法。在慈爱的原则下,老子的治军就推出他的“四无”原则:1、行无行,2、攘无臂,3、执无兵,4、扔无敌。意思就是不排阵形,不举起臂膀,不执兵器,也不杀敌人。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轻敌,遵守以慈用兵的原则。如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论语为政篇有一段名言,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样的,在老子道德経CH71,也有一段几乎相同的话,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就是说:“知道而不以为自己知道,高上。不知道而以为自已知道,有毛病。”孔子的教育是要求学生诚实为最重要的修养,而老子是要求学生以谦让为修养境界。虽然说出稍不同的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