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完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后,意犹未尽,梵高艺术创作生涯的井喷时期是在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勒,这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两年。于是我们在行程上加上了阿尔勒,这就是自由行的优点,可以随时根据心情和体力调整景点。梵高35岁那年对巴黎繁杂的都市生活产生了厌乏情绪,他渴望乡村的宁静和阳光。为此他经过一天一夜的火车到达了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勒;这里的麦田,[
阅读全文]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是美术馆爱好者的“圣地”之一,它是一座现代化的独栋小楼,坐落在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紧挨着荷兰国家博物馆和市立博物馆。本馆共四层,一至三层是按照梵高生平排列的其各时期的作品。梵高于1853年出生于荷兰南部一个天主教家庭,16岁时在父亲的要求下成为传教士,向贫困的采矿工人传教。27岁时就读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
阅读全文]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Vermeer)与伦勃朗和梵高并称为荷兰三大画家;但和后两位相比,维米尔的名气要小的多,也“神秘”得多:首先是他的相貌,既无自画像,也无任何照片显示他长得啥模样;二是没人知道维米尔师从何人,也没有延续其脉络的学生,甚至连与其生平相关的日记、信件和资料都无留存;三是除了遗留的三十多幅画,竟然没有任何素描或未完成[
阅读全文]

尽管美国人财大气粗,也有好几家世界一流博物馆,但迄今为止收藏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数量十分可怜:米开朗琪罗作品为0(你没有看错,是0);收藏的达芬奇作品为1,收藏的拉菲尔作品为4,仅此而已。位于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NationalGalleryofArt)就是收藏这几幅作品的唯一一家美术馆。这家以“国家“冠名的美术馆,其实完全由私人投资建造;在1921至1932年[
阅读全文]

出于兴趣,我参观过不少著名大学的图书馆,它们大多设定一个特别的区域,用恒温和暗色调来保存珍藏书籍。但像耶鲁大学那样有一个独立的图书馆来保存古籍,那就是绝无仅有了,或者说至少是同类图书馆中最大和最现代化的。耶鲁大学从成立的1701年就开始收藏古籍善本,主要来自耶鲁校友的捐赠。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古籍收藏量上升,耶鲁校友FrederickBeinecke和EdwinBeinecke[
阅读全文]

在中国赴美的近百万留学生中,容闳(1828—1912)的名字镌刻着独特的坐标意义。作为中第一位赴美国的留学生,和第一位“海归”,他以“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为毕生理想,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留学之父”。在中国近代史众多历史人物中,容闳是少有的无争议的人物,被海峡两岸的华人所敬仰。容闳出生在广东珠[
阅读全文]

美国的拉丁裔是对来自墨西哥和中美州、加勒比海以及南美等地的族群的统称。由于这些族群主要说西班牙语,因此又称为西裔(Hispanics)。根据2020年的人口普查,全美拉丁裔人口额总数为6500万左右,接近总人口的20%。作为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族群(1990~2000年间增长约60%),拉丁裔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拉丁裔族群中,墨西哥裔是绝对多数,占62%,波[
阅读全文]

自罗斯福总统之后的历届美国总统,退休后都在自己家乡设立图书馆/博物馆,以留下自己的政治遗产。杜鲁门总统(1884-1972,1945-1953年在位)的图书馆在他的家乡,密苏里州的独立城(IndependenceCity),靠近堪萨斯城。一进大门,迎面就是他的大幅照片,这也是美国总统博物馆的标配,但旁边有一副标语:Anordinarymanandhisextraordinaryjourney(一个普通人的不平凡的经历),这倒是很少见[
阅读全文]

美国有好几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念碑,但于此相关的博物馆只有两处,一战博物馆在堪萨斯城,二战博物馆在新奥尔良。我们这次自驾游的目的地之一就是堪萨斯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博物馆,这是美国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战博物馆。1918年,堪萨斯城的一些市民提议为刚结束的战争修建一个纪念碑或纪念馆,此建议得到市政官员和社会名流的支持。在没花[
阅读全文]

上世纪整个九十年代我都在美国工作和生活,期间看了不少经典电影,如《ForrestGump》(《阿甘正传》),《SavingPrivateRyan》(《拯救美国大兵》,《AirforceOne》(《空军一号》),《Fugitive》(《逃犯》)和《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廊桥遗梦》)等,也由此喜欢上一些著名影星,如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梅丽尔·斯特里普等。如今这些电影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