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文

每天一篇文章,坚持写下去。
博文
(2024-11-26 21:48:14)
一年半以前重新开始跑步,挑战自己每周跑六次。为了确保成功率,一开始设定的目标是每天一百米。这个目标足够小,所以百分百完成。后来读AtomicHabits这本畅销书,发现作者所倡导的就是这种以两分钟内能实现的目标为起点,慢慢培养一种想要的习惯。之后,目标慢慢提高到五百米、八百米、一公里、十五分钟、三十分钟……现在的目标,是每天五千米。从一百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1-26 21:46:42)
最近,有机会去和一些处于人生低谷的人交谈,他们的低谷,低到一无所有、无家可归。也许,干脆叫他们“在谷底的人”更为贴切。从和他们的交谈中,我学习到很多,很多。在这个手机时代,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不管是否行色匆匆,都无暇旁顾,因为但凡有点闲暇时间,最省事的动作就是拿出手机、把注意力交给屏幕,似乎这样就可以找到意义,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4-11-26 21:45:50)
恩慈,是kindness,是对人善意和慈悲的心肠。恩慈,是给哭泣的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静静地等着他停下来。恩慈,是努力尝试体会他人的伤心,并默默陪伴、无声地祷告。恩慈,是为朋友的成就和幸福开心,就好像那些好处都降临在自己身上。恩慈,是不论断,允许别人犯错误,哪怕是伤害自己很深的错误,而不轻易觉得对方是故意的。恩慈,是透过十字架上的耶稣去看到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1-22 18:36:32)
两周前跟一位姐妹聊天,她问我有什么可以为我祷告的,我说,“为我做事能真的感受到乐趣祷告吧,我常常被任务感所压迫”。姐妹听了很心疼我,并为我祷告。这两周,上帝应允了姐妹的祷告,至少在两件事上,我感受到了单纯的快乐——跑步和弹钢琴。在这一周,做这两件事的时候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原来觉得辛苦的跑步反而给我赋能,每次跑完都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1-21 08:10:26)
应试教育,是以应对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回顾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我觉得应试教育既有好处也有害处。
应试教育的好处是实用性强,对于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规律性强的知识很有帮助。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就是英语的语法。英语本是我的强项,但是在学校学习了很多年,依然不能精准地应用一些语法规则。后来,为了考托福,我报名参加了新东方的课程,那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4-11-20 08:36:15)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受到我弟妹的视频号“老徐围炉故事会”的启发。在这里先致谢。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还没活明白呢,怎么能了解死是怎么回事呢?”这句话影响很大,大到我们整个民族都避讳谈论死亡,似乎谈论的动作会把死亡给招来,而不谈的话死神就注意不到自己。因为避讳死,所以很多楼房都不会标记四层、十四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4-11-18 21:29:05)
三十岁那年,有一次跟一位朋友聊天,她说起一个朋友的妈妈一直做全职主妇,到快五十岁的时候,忽然悲伤地感叹说,“我浪费了这一生!”当时,我们都很同情那位妈妈,同时又觉得五十岁是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事。一转眼,我也快五十岁了,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会以全职主妇的身份迎接自己五十岁的生日。想起二十年前跟朋友聊天的场景,似乎就在昨天,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1-16 21:02:46)
没时间看书,就听。最近在听的一本书叫《敢于带头》(DaretoLead),是一位名为BreneBrown的女士写的,也是她自己朗读的。我并不喜欢这本书,但是,它有两点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首先,作者虽是女士,但是声音里有一种非常冷峻的气质,虽然声音的质感是女性的,但那股劲儿让我觉得她的性格是非常男性化的,常常一边听一边在头脑里勾画出一个留着板寸的女兵形象给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4-11-16 11:32:22)
今天这篇短文的日期后面多了一个数字——“18250”,猜猜是什么意思?文末揭晓。提示一下,与主题有关。年轻的时候基本不需要时间管理,因为那时候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后来有了孩子,进入真正的生活,才发现时间极其不够用。有一段时间,每到晚上八点我就会左右为难非常心痛,因为再不回家孩子就睡着了,可是如果回家先陪了孩子就得工作到后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1-16 11:31:56)
当当当当,每日一文来到第45天!虽然还是有点为难,但是来到电脑前这一步越来越充满期待和欢乐!写了这些天,感觉写作就像是给思想梳头,原本乱蓬蓬的一团,因为要写出来,头脑里不知道哪里来的一把梳子就跳出来,轻轻地细细地梳理着,有些打结的地方还小心翼翼地解开,然后就有一篇小短文出来了。哦不,这把梳子不仅仅是头脑里的,它的手柄似乎是从心里伸出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