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大祖国是我们的后盾”这句宣传口号,看似表达国家对人民的保护,但在现实中,却隐藏着对民众利益的忽视,将人民推向牺牲品的境地。盾本应挡在前面,当国家作为“后盾”在后,而民众冲锋陷阵在前时,人民便不再是被保护的对象,而是成为了“肉盾”。“盾”是一个防护性象征,意味着国家应当位于前线承担责任,为人民抵挡外部的威胁。[
阅读全文]

中国传统酿制白酒的工艺中,用脚踩曲是一项广为人知的工序。特别是茅台酒,不仅采用这种工艺,还在宣传中大肆强调“少女采曲”,为其产品增加故事性与神秘感。与此同时,西方葡萄酒酿造业也沿袭着用脚踩葡萄的传统,这在现代消费者心中时常引发强烈的反感和不适感。对于讲求卫生的现代人来说,脚踩酿酒带有一种令人困惑的矛盾:为何非要用脚而不用机械?[
阅读全文]

很多中国人感到被欺负,这一现象不仅在中国境内普遍存在,在海外华人圈也屡见不鲜。有趣的是,据十分不完全的统计,99.3%欺负中国人的本身就是中国人,“中国人专门欺负中国人”。许多中国人在国内要忍受层层压迫和不公的待遇,而到了国外,仍可能遭到来自同胞的剥削和欺压。相反,外国人及其他族群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相对讲究公平公正,更少有明目张胆[
阅读全文]

最难得到的,是真诚;最难掩饰的,是不真诚。真诚和不真诚的态度在人际关系中展现出显著差异。真诚是一种内心的态度,它通过时间和言行的积累得以展现,而不真诚则常常在短暂的互动中一眼就会暴露。真诚是一种内外一致的状态。真诚的人不会刻意表现自己,他们的言行一致,无论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场合,都会表现出内心的尊重与理解。这种真实的态度为关系注入[
阅读全文]

饮食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心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热门研究领域。食物不仅满足我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理状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些酸、甜、苦、辣、咸等特定口味的食物能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来改善情绪状态。酸——焦虑忧思时,吃酸性食物舒缓心情:焦虑和心绪不宁时,适量摄入酸性食物(如酸梅、柠檬)能[
阅读全文]

1950年,中国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参与了朝鲜战争,首次以军事干预的方式参与国际冲突。然而,如今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国家战略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果朝鲜半岛未来再度爆发战争,中国的应对方式将不可能再是直接出兵,而可能只停留在外交和口头上的“抗美援朝”表态。中国之所以在朝鲜战争中出兵,苏联的战略施压与欺骗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
阅读全文]

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长期以来在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领域占据领导地位。这种全球影响力不可避免地招致仇视和批评:一方面,美国的政策和行为经常引发国际争议;另一方面,这种全球性曝光也让它成为各国媒体和民众批评的主要对象。美国成为被全世界人民“妄议”“批评”和“唱衰”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
然而,这并没有削弱美[
阅读全文]

在中国社会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有趣而矛盾的现象:许多自称“爱国者”的人,对国家的赞美极为敏感,不允许他人批评国家,还时常公开表达对“党中央”的忠诚。然而,他们往往对自己家乡的县、乡级党员干部持批判甚至厌恶的态度。这些所谓的“爱国者”,为什么不“爱县”或“爱乡”?这些“爱国者”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是经过[
阅读全文]

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朝鲜是否会向俄罗斯派遣军队等方式提供军事援助及其法律后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朝鲜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直接违反联合国第1718号决议中的条款,并引发复杂的国际政治后果。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首次核试验,挑战了全球核不扩散体系。国际社会对此举强烈反应,联合国安理会于2006年10月14日通过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实施严厉制裁,旨在[
阅读全文]

海参崴,即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这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港口城市,原本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追溯历史,海参崴及其周边地区在清朝时期被称为吉林将军辖区的一部分,属于满洲的领土。然而,这片土地的主权在19世纪中叶的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在19世纪,清朝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1840年代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