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创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笔邻。
个人资料
雅酷原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为何人民“公仆”怕人民?——从“乡镇政府门禁事件”说起

(2025-11-13 12:46:40) 下一个

中国的政治新闻像一部反讽剧:剧情明明发生在A,却人人都知道真正的主角是B;台词指向基层干部,但这话其实写给更上面的人,只是作者不敢点名。这两天,新华视评发布《乡镇政府门禁拦住的是群众,挡住的是人心》:表面批评乡镇政府大门口的道闸、岗亭、保安;实际上批的,是从县到市、从省到中央所有层层进化版的门禁文明

 

只是新华社批得很巧:——只点最弱的那一层。——只骂不会反击的那一群。——只说基层,却字字让上面听着心里发紧。一句话:敢怒,稍微敢言,但不敢言到点子上。

 

乡镇政府只是替罪门”——这篇评论批的根本不是乡镇。我们先来看看事实。乡镇政府门口设保安、设岗亭、设闸机?那也算新闻?那只不过是常识罢了。如果说乡政府的门禁让群众不满,那县政府的门禁是让群众止步;市政府的是让群众望而却步;省政府的,是让群众连想都不敢想;而到了中央层面……群众连门在哪都不知道。

 

新华社选择拿乡镇开刀,原因不难理解:第一,乡镇最弱,不会回怼。第二,批它最安全,反而显得新华社还敢监督。第三,真正的问题根本不在乡镇,而在乡镇被迫模仿的上级机关。某种意义上,这篇评论是一个央视式的隐喻、一个人民日报式的拐弯、一个新华社式的我骂我,我骂别人,我骂我自己——但都不点名的文学体裁。

 

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其政府机关对公众是开放的。你去美国国会议员办公室,连登记都不需要;你去日本各地市役所,也像进邮局一样随意。为什么?因为这些机构的合法性来自人民——人民没有必要被防范。

 

那我们再看看中国的情况:群众进政府:必须登记、必须联系、必须核实、必须有人接。群众问为什么:答:为了安全。真相是什么?其实就是怕麻烦、怕上访、怕曝光、怕冲突、怕惹事,怕群众一个不开心,把官僚主义、腐败问题、行政不作为给捅出来。一句话:怕人民,因为他们不是人民选出来的。

 

这不是情绪化的攻击,而是政治学的铁律:不接受选票监督的权力,就一定会加强实体屏障来保护自己。越是脱离群众的机构,门禁越严。越是害怕问责的官员,墙越高、岗亭越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荒诞的场景:号称人民公仆,大门却比银行还难进;口口声声服务群众,一看群众就像看潜在风险;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结果群众来不了,干部也去不了。这哪里像公仆?这分明像君主。

 

20年前政府敞开大门,如今层层设防——是谁变了?那时的政府机关甚至连门都是敞的,来的人多是问政策、办事、求解决。干部头疼,但至少人气在。后来呢?先是设门卫。后来要登记。再后来要联系接待人。最后要提前预约

 

为什么?因为政府不再把群众视为来办事的主人,而是带来风险的不可控变量。到最后,许多机关的门禁不像政府,像是金融中心与秘密机关的结合体:——“你找谁?”——“没联系不能进。”——“要接待人出来。”——“要单位开证明。你以为自己是来办事的?保安看你的眼神,好像你准备投核弹。

 

政府为什么害怕人民?因为这套体制培养的是管理者,不是服务者;是统治者,不是代理人;是权力持有者,不是公共事务受托人。你问:有什么好怕的?答案是:怕有人来监督、来追问、来揭短。毕竟,一个不受投票约束、不靠民意续任的体系,自然要靠门禁、靠墙、靠武装安保维持一种安全感

 

新华社的评论当然有价值,它至少指出了问题:门禁是官僚主义的象征。但讽刺就讽刺在——它批的是症状,不敢批病根。新华社不敢说:因为政府没有民选基础,所以怕人民。它只能说:作风要转变。”“基层不能高高在上。”“群众要有获得感。

 

这些话听了几十年了。问题依旧没解决。乡镇门禁撤了?县、市、省、中央的门禁谁敢动?新华社当然知道问题在哪里:权力与人民的距离太远,才需要层层设防。但新华社不会承认,也不能承认。于是它批乡镇,好像外科医生在病人脚背上贴膏药,还说自己做了治疗。结果就是:病根没动过,反倒显得更讽刺了。

 

如果政府真把自己视为公仆,门禁会是这样吗?如果政府真正源于人民、依靠人民、受人民监督,会把群众当风险源吗?一个无法让人民轻松进门的政府,如何让人民相信它是为人民服务的?门禁只是一面镜子,它照出的不是秩序,而是:权力与人民之间的巨大心理鸿沟。

 

越怕人民,就越离人民远;越离人民远,就越怕人民。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新华社这篇评论,其意义并不在于它批了乡镇,而是它让公众看到:连新华社都知道这是一种危险信号。只是,它不敢把信号指向真正的源头。

 

门禁不是铁栏杆,是权力与民意之间的隔离带。乡镇的门禁只是最末端的一个闸,真正在设置层层屏障的,是整个行政系统。新华社的评论,是一阵小心翼翼的敲门声:你们的门,好像太难进了。

 

但人民想问的是:是谁让这些门变得这么难进?是谁先设了门?又是谁逼着所有人效仿?真正的答案大家心里都有。公仆怕人民,这不是人民的错。人民进不了公仆的大门,才是人民最大的失败。所谓门禁拦住的是人心,不仅是乡镇,更是整座政权机器,与它声称要代表的人民之间,那条越来越宽的裂缝。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