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
味觉未必非得和吃有关。中文里有许多感受用吃来形容,比如吃亏、吃苦、吃闭门羹、吃了一瘪、恶心得像吃了只苍蝇,等等,别有一种传神的韵味。传说金圣叹被处决前,儿子来探望,金圣叹见景生情,得一对联:莲子(怜子)心中苦,梨儿(离儿)腹内酸,就是用味觉表达心境的一个典型例子。
记得上中学时,体育课八百米要达标,每次跑完都是一口的血腥味。[
阅读全文]
视觉
视觉无疑是人的各种感觉中最先声夺人、也最锐不可当的一种。美国的俗语,一幅画面胜过千言万语(Apictureismorethanathousandwords),不容置疑地突出了视觉的重要。
可惜我从十岁左右就近视戴眼镜,视觉反而是最不发达的,没有遗传到父亲的好眼睛。记得父亲讲过,一次他洗菜时发现一条虫,从四楼的阳台顺手扔下去。他看到虫子落地没摔死,还一耸一耸地爬走了。[
阅读全文]
听觉
2006年柳云龙的《暗算》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视连续剧。在第一部“听风”里,柳云龙着意刻划了一个奇人瞎子阿炳。阿炳的听觉高超到什么地步呢?两只狗咬架,他能听出是公是母;一只手表听听,能判断出是快还是慢,并且精准到是一天快个四五秒。最奇的是阿炳在产房等了一天一夜,好容易盼到儿子出生。而婴儿的一声啼哭,让他立刻听出父亲另有其人,[
阅读全文]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是我们感知客观世界的途径。人和动物都具备这些功能。人类又把这些感受来的信息揉合在一起,注以情感,营造出种种形而上的意境、氛围,越搞越复杂。最终以致谈到什么,往往是大脑加工过的信息,各个具体器官的直接感受反而被淡化了。随着年龄增长,各个感觉器官日益退化,那些活生生的真切的感觉越来越退居末座。故做此文,留[
阅读全文]

2022年五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正巧看到一个中国展,对各个时期做出介绍。总体感觉西方对中国历史的梳理、强调的重点和自己学的大相径庭,颇有借鉴。于是把每个时期的介绍翻译整理如下。此外博物馆在每个时期的介绍里附了一句中文,或诗或卦或记载或自夸,英文翻译得极好,也抄录下来。
5000-1800BC,新石器时代。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著于公元前400[
阅读全文]

我在科罗拉多读博时,当地的国际学生组织曾带我们去洛基山脚下的农场联欢。一大诱人节目是骑马。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骑马。老爸曾告诉我,牧民的腿因骑马骑成欧形,像把钳子一样有力。只要一夹,马就知道遇上了行家,会乖乖地听命。我暗暗告自己要用力向内夹腿,装也装个行家。等骑上去,才发现腿大大分开,到一个角度,能维持就不错了,双腿很难用得上力。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