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史

从繁杂的文献中抽丝剥茧,将历史的脉络梳理井然,并用心理学原理透析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现风云诡谲且又波澜壮阔的民国历史画卷。
博文

节选十六秋收起义1927年9月初,中共在湘赣边界的几支武装力量正预备组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一是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因为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而停留在那一带,预编成第一团;二是安源路矿工人和矿警队武装,预编为第二团;三是平江、浏阳等地的工农义勇队或农民自卫军,预编为第三团。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节选十五红色军魂1927年8月初,南昌起义后的南下义军出师不利。刚离开南昌不远,起义队伍就损失掉一个主力师的兵力,这个师就是第十一军蔡廷锴第十师。本来蔡廷锴完全没有参加起义的心理准备,叶挺只跟他说下南昌驻扎,便于在动荡不利的局势中撤回广东。可到了南昌,竟被拉进起义的参谋团,跟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起谋划起义,这才发现被裹上了“梁山&r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节选十四龙潭大战汪精卫见共产党不甘被清除,采取武装暴动来抵抗,他于是不得不更依靠军队。可是,他却越来越指挥不动唐生智了。汪算计着:如果这时能同南京方面重归于好,蒋介石既已下野,自己就可以成为合并以后的唯一领袖;更进一步,有了南京方面军事力量的制衡,自己就不必再看唐某人的脸色了。正当汪精卫决定在庐山举行党、政、军联席会议的时候,他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节选十三南昌首义(下)上期说到,在南昌起义前,共产国际给中共派来了罗明纳兹作为全权代表。7月23日,这个年仅20多岁的“钦差大臣”一到汉口,就把中国共产党失败的责任都推到了中共党员们身上,引起了张国焘等人的极度反感。但是,争论还不是最紧迫的,最要紧的是需要这个全权代表批准南昌起义的计划。因为在中共公开发表《对政局宣言》之后,7月13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节选十二南昌首义(上)1927年7月间,中国共产党经过这次决裂,认识到非武装斗争不能自保。在国共合作的几年间,中共确实在武装力量方面打下了一点基础,这个成就完全归功于中共党员们的不懈努力。此时,叶挺指挥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已经完全被中共所掌控。对于从原叶挺独立团扩编来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中共当然也不会放弃。张发奎任命自己的亲信李汉魂为第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民国人物悲剧楷模蒋先云在这次宁汉分裂中,许多共产党员从南京阵营转移到了武汉阵营,“黄埔三杰”之一的蒋先云就是个典型。他出生于湖南省新田县农家,在湘南学生运动中崭露头角,1921年10月,由毛泽东介绍他加入共产党,当时只有19岁。随后转入工人运动,成为湖南工人运动领袖之一。1924年,毛泽东推荐蒋先云报考黄埔军校第一期,以第一名被录取。在黄埔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节选十一国共决裂(下)上期说到,陈独秀对中共的前途已经悲观了。在国共合作的几年里,他曾两度提出共产党员退出国民党的主张,都得不到共产国际的支持。现在,他自己都感到退出国民党也不是办法。中共独立发展的基础在哪里?依靠工人阶级的上海武装起义最后还是失败了。而武汉国民党在政策上与共产党的主张越来越抵触,共产国际还是一味要求合作不能破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节选十国共决裂(上)蒋介石的清党密令是1927年4月11日发出的,关键内容归结为一句:“已克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突然遭到逮捕和杀害,犹如中国上空爆炸的一颗巨型政治炸弹!人们大惊之余,并未完全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唯一确定的事实是:蒋介石背叛了过去的立场。对于蒋集团以外的人来说,最清楚的莫过于汪精卫,因为他自己几天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节选九四一二事变在中共一方,陈独秀本来做好了跟蒋介石发生冲突的准备,但是,中共中央突然收到了苏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主要内容是要中共进行拥护国民政府和上海政府、反对个人独裁和与帝国主义者结盟的宣传。陈独秀在这封电报的指示和苏联舆论的影响下,最终转变了态度,把希望寄托在了刚到上海的汪精卫身上。经过陈与汪秘密讨论后,两人起草了一份对外的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节选八沪藏杀机1927年3月下旬,大上海上空中欢庆胜利的声音还未消失,相互指责的声音却越来越大了。对于中共及其领导下的工人群众,坚信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更何况他们在这个城市经过三次武装起义,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以极大的牺牲亲手将敌人打败了。他们视北伐军为自己的同盟军,但认为其主要任务是打败北洋军阀,而不是来领导他们。对于蒋介石和白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